APP下载

学校体育的基础性作用探析①

2016-11-28邬先友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5期
关键词:竞技青少年体育

邬先友

(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 四川广汉 618300)

学校体育的基础性作用探析①

邬先友

(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 四川广汉 6183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体育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国民体质的提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文探讨了学校体育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关系,寻求三者协调发展的路径,为我国成为体育强国注入动力。

学校体育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基础性作用

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开展。

1 学校体育基础性作用定位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它是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因素,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需[1]。而学校体育的基础性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首先,健康的体质离不开体育锻炼,只有通过锻炼后才能进而使人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学校体育在培养其思想作风和锤炼意志品质方面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学校体育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能够使每一个受教育对象潜移默化地养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互相关系、尊重对方、文明礼貌的思想作风[2]。从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这一本质功能出发,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人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和完善,力争让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民健身奠定基础。

2 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果

2.1 学校体育工作备受重视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体质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其中高等院校是体育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促进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走“体教结合”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的作用也毋庸置疑。因此国家颁发一系列法规文件,开展关于学校体育的重大活动来促进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例如:2007年4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2012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1年4月颁布的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2013年2月18日,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2016年4月,国办发〔2016〕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文件的下发和活动的开展都充分说明党和国家予以学校体育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2.2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新进展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最主要的渠道,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形式,也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基础,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应该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3]。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因此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序幕拉开了。体育课程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体育课程更名,原来小学体育课称之为体育,而中学体育课则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其次,把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再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都有根本性的改变;最后,将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时增加。体育与健康课标实施10多年,体育课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贯穿于体育课程中,无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采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健康第一”的理念扎根于整个教学中。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进行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通过召开学术论坛、专题研讨会、教师技能大赛、现场观摩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体育教学改革典型学校和教师。例如,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主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就是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交流共同创新和提高,为各地区各学校之间体育教学经验的切磋交流搭建平台,有利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对于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更是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会。2012年10月13日,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承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指导下隆重开幕,全国共有31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科院(所)、师范高校专家,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共3 000多人在郑州进行教学研讨,将体育教育的最新成果展示出来。该届活动正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育若干意见》的体现,活动通过教学观摩与展示,突出体育课的地位,凸显体育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广泛交流教学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锻炼效果。这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高度关注。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中小学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了非常明确且具体的要求,学校体育工作任重道远。

2.3 体育师资队伍得到加强,科研成果显著

学校体育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担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的重要任务[4]。因此在体育教师的培养方面,国家竭尽全力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和培养体育教师队伍;积极扩大现有体育院、系的招生名额,在许多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设置了体育院系,与国家的政策相呼应,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与此同时,一大批专家、教授、学者对学校体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采用的意见和建议。

3 学校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3.1 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契合

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有各自的发展之路,交流很少,各自的发展所呈现出的特征不同,这是由传统体制的制约造成的。从二者的功能和价值上来看,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学生,通过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学生产生作用和影响,其作用力一般仅限于学校,而群众体育则是非制度化的体育,主要面向社会大众,将体育的作用力延伸至普通锻炼者的生活区,涵盖其生活环境。从时间纬度上,学校体育的作用仅限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期,群众体育则将期限扩展到余暇时间,时间跨度更大。即便是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二者之间的互补性是存在的。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之母,没有全社会成员广泛参加的群众体育实践以及由此培养形成的大众体育意识,便没有竞技体育赖以丰富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素材和广阔的生存环境。同时,群众体育可以延伸和发展学校体育,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5]。只有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实现互相哺育共同发展时,以终身体育观来审视学校体育,从学生终身受益角度出发,全面贯彻终身体育这条主线,拓宽目标,着眼未来,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这样二者就得到互补,达到双赢的目的,为真正成为体育强国做出巨大贡献。

3.2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共同发展

基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基本国情,竞技体育体制才得以形成,它在学校体育中地位十分重要,意义与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它基本的价值被认定为:学校体育是对青少年有组织的、具有强制含义的、全面的身体培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竞技体育所蕴含的训练和竞赛因素对青少年的身体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无比重要。

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以学校体育为基石,那么首当其冲的是要加强学校体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发展学校体育,普及学校体育,有了完善和扎实的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奠基,才能进一步选才定向,筛选出优秀的专业运动员,提高选材几率,进而提高出成绩的几率,缩短周期,节省投入,达到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的目的。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担沉沉地压在各级各类学校身上,因此学校开展系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培养青少年的锻炼理念,传授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传播体育思想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激发他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扩大体育人口的基数,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许多学校通过开展学校体育训练和竞赛,为体育专业队输送了许多后备人才,成为了竞技体育体制的一种有限的补充[6]。

3.3 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竞技体育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只能代表在这个运动项目上这个国家的最高水平或者是该国极少数人的运动水平,并不能代表整个国民运动水平,它是精英体育的浓缩。对于竞技体育“金字塔”而言,处于基础地位的群众体育才是真正让“金字塔”发光的能量和动力。因为群众体育在人类的整个生活中,是容量最大、吸引力较强、涉及范围极宽的一项社会活动。不仅是在运动中参加人数最多, 而且耗用总时间也是最长的,其影响力也是不可估量的,而学校体育之所以对竞技体育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就在于学校这个场域能较好地使不同性质的体育现象之间发生较好的关联[7]。换言之,把学校体育作为发展竞技体育的一种依托,可以减少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发生畸变的几率,使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科学正确的发挥其作用,对学生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对促进学生参与运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运动乐趣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在学校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互促进必然成为一种趋势,这是不可忽视的。

3.3.1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基础性作用

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基石和重点。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应该仔细研读体育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更好地让学校体育教育着眼未来。这就要求在体育课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打破过去灌输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放羊式教学,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作为重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3.2 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延续性

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从业后群众体育的需要,借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全面的挖掘和推广,与终身体育的常用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凸显延续性,实现人人都有体育锻炼项目,让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有机的融合起来,为提高终身体育意识和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3.3 学校体育走内外结合之路

过去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各成体系,处于相互隔绝、孤立的状态,没有一个交融的契合点[8],只有改变这种状态,在社会大环境中将学校体育视为重要组成部分,走“大体育”之路,把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体化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互相哺育,输入新鲜血液,这样才有利于学校体育最大化发挥对其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基础作用,为我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奠定基础。

4 结语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石,对增强全民体质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学校体育的基础性作用在于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学校体育肩负着提高国民体质的重任,我们既要坚定的开展学校体育,又要充分兼顾群众体育,集中有限资源使得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1]林楚辉.当前学校体育在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9,30(1):83-86.

[2]汪洋.“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的学校体育功能与目标[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6):62-64.

[3]体卫艺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长杨贵仁重要讲话[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a29490100 mz4n.html.

[4]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刘红梅,裴海泓.中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梦想与现实——对中国学校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49-52.

[6]颜天民.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散论[J].中国学校体育,2009(9):27.

[7]张忠.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存在的价值和形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2):112-113.

[8]王保华.和谐社会视野下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问题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78-80.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156

G807.01

A

2095-2813(2016)12(b)-0156-03

邬先友(1984—),男,土家族,湖南龙山人,硕士,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竞技青少年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