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关爱镌刻在青少年心上”
——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龙太国

2016-11-28胡才荣谭培源

中国火炬 2016年1期
关键词:镇街全区关工委

胡才荣 谭培源

“把关爱镌刻在青少年心上”
——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龙太国

胡才荣 谭培源

阅读提示

龙太国,重庆市大足区关工委主任,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大足是闻名中外的“石刻之乡”,龙太国立下了“要像石刻那样,把关爱镌刻在青少年心上”的誓言。为了这句誓言,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倾注了无私的爱。

筑牢“抓手”好做事

军人出身的龙太国,有23年军龄,是位正团职干部。转业后,他先后任大足县委副书记、双桥区委书记兼区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军人的作风与长者的风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敬重。离岗后,龙太国任双桥区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区关工委名誉主任,一干就是9年。 2012年初,大足与双桥合并建区,龙太国任新大足区关工委主任。

面对既陌生也充满挑战的新使命, 在初始两个月的时间里,龙太国的足迹遍及机关、镇街、学校、企业及乡村,新的工作思路也在一次次考察、调研中日渐明晰。他亲自草拟文件,争取区委办、区政府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通知》,对城乡基层关工委从组织建设到选人用人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镇街党(工)委书记、村(社区)书记兼任同级关工委主任组织体系的确立,筑起了关工委做事的平台与抓手。短短几年时间,全区建成基层关工委组织528个,其中区级部门63个,镇街村(社区)339个,学校114个,企业40个,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条块结合、覆盖全区的关心下一代基层组织网络。

2013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区关工委在基层组织中着手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建工作。龙太国抓方案制定、抓典型推动、抓命名表彰。他那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鼓舞人心的言行搅活了全区“五好”关工委创建工作这池春水。“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这“五好”在大足不仅为人们所熟知,还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如今,全区已验收合格的区级“五好”关工委达到208个,占总数的39.4%;2个基层关工委受到中国关工委表彰。

构建大宣传格局

“关心下一代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工程,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12年5月,龙太国的题为《任务在肩工作做实》的文章刊载于《大足日报》,对构建大宣传格局作了系统的阐释。

2012年以来,为了构建大宣传格局,龙太国动情地给27位镇街书记写信,呼吁镇街领导“走出镇街,走进新闻,走向关心下一代的大舞台”。同时,在全区基层关工委建起通讯员队伍,及时传递各地工作的好思想、好做法、好经验。他亲自策划,与大足日报社、大足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沟通协调,推出了《关心下一代之窗》、《关心下一代之声》、《镇街书记谈关心下一代》、《行政“一把手”谈关心下一代》、《书记做客电视台谈关心下一代》等专刊、专题、专栏。针对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对“关工委是什么、关工委干什么、关工委怎么干”等问题缺乏认知的状况,他组织关工委5名老同志分头下基层培训讲解,并亲自赴回龙镇、石马镇等10多个镇街主讲。他们还通过每年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及感恩文化教育巡回展、国学经典教育巡回展等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足20万青少年徜徉在正能量的海洋。为了破解新常态下关工委工作如何创新发展这一课题,2014年4月,他提议并组织在全区开展征集关心下一代理论研究论文活动,收到了50篇有新意、有价值的论文。

2013年6月,大足区关工委作为全国关工委表彰的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代表重庆出席全国关工委宣传工作会议,以《融入主流媒体,激活关工委能量》为题作经验交流发言,并全文刊载在当年《中国火炬》杂志第7期上。

塑人事业乐无穷

龙太国有一句口头禅:“榜样是旗帜引领人,价值是灵魂塑造人,塑人事业乐无穷。”在部队,他曾参加过“援越抗美”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战斗。“1967年底的一天,我奉命带兵昼夜在丛林中搜寻被我军击落的两名美军飞行员。当疲惫不堪的战士发现敌人时,一下子就兴奋起来,冲向敌人,美军飞行员在我们面前立即两腿跪地,双手高举投降书,投降书上面有早已印好的13国文字……在越南,我们每天都面临敌机轰炸、蚊叮虫咬和牺牲,但没有半点畏缩,一心想的就是祖国和人民!” 这是龙太国从军的一次亲身经历。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革命传统教育教材《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心中永不磨灭的军魂》,义务向机关、学校和社区作报告50余场,受众5万余人次。孩子们说,龙爷爷亲身的战斗经历最感人!

“龙爷爷,谢谢您救了我们一家!”2014年1月20日,家住龙水镇复隆村6组小学生郭纯来到区关工委,满含热泪地向龙太国等老同志鞠躬。原来,龙太国一行在走访慰问贫困学生时,发现郭纯一家5口居住在不足20平方米的破瓦屋里,母亲和2个姐姐都患有疾病,生活特别困难。区镇村三级关工委联手,共同筹资5万多元,为小郭纯家盖起了80多平方米的新砖瓦房,还添置了木床、电视等生活用品。在他担任大足区关工委主任的4年间,发动老同志及社会各界筹资130万元,为助学解困、石刻文化进校园和“中华魂”读书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支撑。全区有百万人次青少年参与“中华魂”读书活动,52名青少年获得中国关工委表彰,“读书育人、关工塑魂”在大足收到了实效。

猜你喜欢

镇街全区关工委
深化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助推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网络背景下加强镇街档案管理探析
受欢迎的“三心牌”关工委
蒙牛有个关工委
中国关工委成立二十五周年有怀(二首)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