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系安哥拉兔品种特征、性能及推广利用

2016-11-27杨静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12期
关键词:长毛兔公兔种兔

德系安哥拉兔品种特征、性能及推广利用

德系安哥拉兔又称西德长毛兔,属于中型毛用兔品种。因其具有全身被毛密度大、毛丛结构及毛纤维的波浪形弯曲明显、不易被缠结及粗毛含量低等特点,在20世纪被世界公认为产毛量最高、绒毛品质最好的长毛兔品种。

1一般情况

1.1原产地、育成史及分布

安哥拉兔1708年在英格兰首次被发现,它是由标准的毛型家兔突变而来的白色长毛兔种。因其被毛像安哥拉山羊毛而得名。德系安哥拉兔是原联邦德国在利用从英国和法国引进的安哥拉兔开展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上,历经50多年持续不断地选育,于20世纪70年代初育成的高产绒毛型长毛兔。因其产毛量高、品质好、适宜精纺而闻名于世。德系长毛兔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分布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自1978年开始引入我国后,我国成为德系安哥拉兔推广、应用最多的国家,在智利、阿根廷等国也有少量分布。

1.2引入历史

1978年德系安哥拉兔开始随着新西兰白兔、比利时兔等肉用品种少量引入我国,主要分布在华东、东北等科研院校。1979~1985年,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等地土畜产品进出口公司通过外贸部和农业部先后多批次从德国引进种兔近6000只。江苏省金陵种兔场通过中德政府间双边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分别于1986年7月和1987年11月从德国引进德系安哥拉兔199只(公兔29只,母兔170只)。1985~1988年间四川、云南等省外贸、畜牧部门,通过农业部种畜禽进出口公司和山东外贸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先后引进德系安哥拉兔种兔数百只。

2品种特征和性能

2.1体貌特征

2.1.1 外貌特征 德系安哥拉兔体型较大,肩宽,胸部宽深,背线平直,后躯丰满,结构匀称。头稍长,根据头毛情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似法系毛兔,面额部绒毛少,大部分耳背无长毛,仅耳尖有一撮长毛着生,俗称“一撮毛”型;另一种类似英系毛兔,即额毛和颊毛丰盛,耳背一半或全部长满毛,俗称“狮子头”型。德系安哥拉兔眼睛呈红色,两耳中等偏大、直立、呈V形。全身密被白色绒毛,毛丛结构及毛纤维的波浪形弯曲明显,不易缠结,枪毛较少,腹部、四肢、脚趾部及脚底均密生绒毛。

2.1.2 体重和体尺

成年兔体重估测值为3908.0~3973.9g。据江苏省2007年资源调查报告,德系安哥拉长毛兔3月龄体重在2200g左右,6月年体重在3300g左右,8月龄体重在3700g左右。成年兔体长为43~45cm,胸围在33~37cm,体重为3500~4500g,最高可达5500g。不同年龄德系安哥拉兔的体重,见表1。

表1 德系安哥拉兔体重

2.2生产性能

2.2.1 产毛性能 据德国资料记载,1934年德系安哥拉兔平均年产毛量292g,1983年年平均产毛量公兔为978g,母兔为1146g,1989年年平均产毛量公兔为1174g,母兔为1338,最高可达2024g。

据山东(1986~1988年)测定,1410只德系安哥拉兔按90天养毛期计算,年平均估测产毛量为889.7g;按73天养毛期计算,年平均估测产毛量为1007.5g。据2007年江苏省资源调查报告,德系安哥拉长毛兔年估测产毛量平均达1200g,成年兔粗毛率在5%左右,粗毛长度为7~11cm,细毛长度为5~6cm,粗毛细度为41~43μm,细毛细度为13~14μm,被毛密度为12 000~15 000根/cm2,细毛强度为2.48g,细毛伸度为40%。

2.2.2 繁殖性能 德系安哥拉兔5~6月龄性成熟,公兔5.5~6.5月龄、母兔5~6月龄适宜初配。一般年产3~4窝,平均窝产仔数6~8只,初生窝重为420g左右,21日龄窝重为2100g左右,42日龄断奶窝重为4900g左右,断奶个体重为850~950g,断奶成活率在80%以上。

3推广利用情况

德系安哥拉兔具有年产毛量、松毛率和绒毛含量高、毛品质优良等特性,符合国际兔绒贸易市场及精纺产品加工需求,批量引入后很快赢得了我国外贸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和农业部畜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广大养殖者的欢迎。为满足国内长毛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短短几年内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多批次引进德系安哥拉兔种兔达数千只,并及时组织有关科研院校开展引种观察测定、选育研究和推广利用,并迅速推广到安徽、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

由于纯种德系安哥拉兔纯繁数量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其价格及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高,繁殖成活率不及中系安哥拉兔,所以德系安哥拉兔多用于改良中系安哥拉兔,以提高商品兔的生产性能和兔毛品质,并成为我国杂交培育长毛兔新品种(系)的重要育种素材。目前,纯种德系安哥拉兔已少见,仅在云南省寻甸种羊场和江苏泰州、常州、徐州等地的养兔场中有零星养殖。

4品种评价

德系安哥拉兔是世界著名的绒毛型长毛兔,具有被毛密度大、产毛量高、毛纤维的毛丛结构和波浪形弯曲明显、不易缠结、毛品质好等突出的优良遗传特性,为提高我国毛兔生产水平和商品兔毛品质量及新品种培育作出了重要遗传贡献,对进一步改善各地培育的毛兔新品种(系)和杂交群体的被毛品质及发展兔绒生产均具有重要的遗传资源利用价值。

鉴于德系安哥拉兔在国内已经处于“濒危”状态,首要的任务是集中建立核心群,开展保种选育,结合开展提高德系安哥拉兔繁殖成活率及其适应我国长毛兔主产区饲养环境能力的科学研究,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德系安哥拉兔品种标准和饲养管理规程,以保护好这一遗传资源。

(杨静)

猜你喜欢

长毛兔公兔种兔
长毛兔催毛技术
养好长毛兔老手来教你
种公兔生产管理技术
养殖户种兔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怎样养好种公兔
嗨呀嗨呀种兔子(下)
提升种公兔精液品质的技术措施
肉兔引种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提高种公兔配种能力的技术措施
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双丰养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