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金山区“第六产业”三字诀

2016-11-27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19期
关键词:金山区金山农产品

上海金山区“第六产业”三字诀

金山发展“第六产业”的三字诀

早在2010年,金山区在确定“十二五”规划时就提出了金山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做亮精致农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的实施意见》,逐渐明晰了“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三个农业发展路径。2015年8月,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动“第六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为加快推进发展“第六产业”,金山区结合农村产业特点和所属行业要求,在落实现有扶持政策的同时,在土地、项目、品牌培育、金融贷款、人才引进等方面研究出台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符合农村三个产业融合发展要求的政策措施。

金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诀,就是做好“精、强、活”三字文章。经过五年努力,全区“第六产业”取得快速发展。2015年金山农业总产值达到34.9亿元,分别是五年前和十年前的1.1倍和1.5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84元,分别是5年前和十年前的1.7倍和2.5倍,比上年增长10%,增幅位居郊区县前列。

第六产业是将传统的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二、三产业,并依靠信息公共平台和文化公共平台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起来,实现全链条增值,提高全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并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金山区委书记李跃旗表示,接下来,金山发展“第六产业”,将着重在“融六成链”、“带动农民增收”上发力。

金山区发展“第六产业”的三字诀

“精”,就是立足一产,发展精品农业、精致农业。为在上海农业资源有限的“狭小空间”内“以小博大”,金山主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着力发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种养殖”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在绿色蔬菜方面,积极开发保健蔬菜系列产品,并在品质上狠下功夫,目前该区结球生菜年产量1200吨,占上海市总产量的90%。在名优瓜果方面,则打造出了“一葡二桃三莓四瓜”,分别为施泉葡萄,枫泾黄桃、皇母蟠桃,鑫品美草莓、莓博士黑莓、敏蓝蓝莓,珠丰甜瓜、亭林雪瓜、小皇冠西瓜、多利升西瓜

“活”,就是连通三产,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注重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体结合,重点打造形成4个年接待能力50万人次的农业旅游集聚区,分别为枫泾镇古镇文化休闲旅游区、廊下郊野公园休闲集聚区、吕巷农耕文化万亩水果公园休闲区、山阳金山嘴渔村滨海文化农业休闲区。以“农”字为特色的廊下郊野公园,已在上海首批7个郊野公园中率先开园

“强”,就是接上二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传统的农业种养拓展到生产、加工环节,极大地提高

了农业附加值。重点引进净菜配送、中央厨房、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培育出了1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6家达到规模以上,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鑫博海“中央厨房”就是其中之一,年加工生产配送能力4万吨、年产值近4亿元

金山区发展“第六产业”的六大举措

在金山区,“第六产业”既有三个产业融合互动,也有一二产业、一三产业联动。一二产业联动,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上,一三产业联动包括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休闲旅游、创意农业等。为实现金山特色“第六产业”发展目标,金山区明确了六大重点举措,力争到2020年,使“第六产业”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金山区推进“第六产业”发展的重点举措

调优农业产品结构,凸显特色规模效益

推进品牌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以“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种养殖”四大主导产业为基础,把农产品结构调优调高调出特色。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发展,坚持市场导向,科学制订种养规划,做到相对集聚、成片种养和适度规模,凸显特色规模效益

打造“一葡二桃三莓四瓜”为核心的农产品品牌,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种研发、推广,选育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特、优农产品,促进农作物品种的升级换代。品牌农业的种植面积年均增长不低于10%,品牌农业的产品直销率年均增长不低于15%

官方微博

(2016年5月5日13:32)

开发观光休闲农业,打造特色农业旅游集聚区

推进农业与文化创意、科技发展、设计服务、生态建设、风貌旅游的整合,打造集农业观光、体验、科教及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农业旅游集聚区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一二三产业交叉互融旅游集聚区

以聚焦廊下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打造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为核心,使地产农产品为农业加工业的首要源头,积极融合工厂观光、科普展示等功能,全程展现加工过程,为城乡居民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开展创意农业设计,推进农旅文融合创新化生产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有机融合,引导发展传承农耕织渔文化,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农业新型服务业发展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搭建和探索农业新型服务业的服务平台和服务模式,如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等

(2016年5月3日 14:47)

拥抱“互联网+”,加快推进“第六产业”

在信息化条件下培育农产品流通与营销、农业大数据服务、农业物联网等农业新型服务业,对发展“第六产业”至关重要。金山区积极引入“互联网+”的创新模式,转变营销理念,引导农业生产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首先,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进物联网建设,有效服务“第六产业”产品流通。充分利用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农标对接以及电子商务平台、无人售菜智能终端,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农产品快速直销。其次,推动信息技术与蔬菜生产、农艺、环境技术的融合,推动掌上APP和物联系统在蔬菜生产上运用,建设高端温室的示范点,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2016年5月9日 17:18)

【智库观察】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被称为“第六产业”[1×2×3=6(加法亦可)]。作为沪郊农业大区的金山区,走在了前列。不久前,在全国政协一次座谈会上,上海金山区被“点名”要求出席,详细介绍“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新业态”。3月18日,国内首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金山举行,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专家参会研讨、“取经”。

猜你喜欢

金山区金山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海市金山区龙泉学校 从传统走向未来,成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
我与风的故事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彭奕欣
农产品争奇斗艳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