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园散记

2016-11-27姜敬东

走向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冠县散记游园

文/姜敬东

梨园散记

AN ESSAY OF THE PEAR GARDEN

文/姜敬东

暮春时节,我风尘仆仆地去号称“中华第一梨园”的冠州梨园看梨花,到了梨园却见众花事已过。这样也不错,赏花的人潮已退,只偶尔遇见三三两两的游园者,正暗合了我喜欢清静的癖好。

冠县梨园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汉武帝时期,冠县鸭梨就已名扬四方。百年老树遍布梨园,春天梨花盛开,堆雪铺玉;夏天枝繁叶茂,碧波万顷;秋天硕果累累,飞甜流香;冬天苍枝婀娜,诗画遍地。写就了一幅幅风景壮丽的天然画图。景区以具有300多年树龄的“梨树王”为中心,规划为梨王宫、结义园、梨仙居、百草园、亲情园、观花园、御宿园、吉祥园、养生园、贡梨园、林间娱乐园、寒露寺遗址、群梨荟萃园等十三个景观单元。其中观花园建有三层16米高的观雪台,登台极目远望,万亩梨园尽收眼底。百余米长的栈道似一道彩虹,飞架在梨树丛中,漫步栈道上,人在花中走,果在身边垂,使人若置仙境,心醉神怡。60多个各具特色的景点,彰显着“中华第一梨园”的风采。

那梨树下种种的传说和故事,敦促游园的人们去寻找自己心中的那棵树王。我未见过梨树,这件事似乎有些离奇!可是今天,当我看到你的样子却又如失散的亲人似曾相识!园内外的喧噪再也与你我无关,蜂飞蝶舞也与你我无关,与我们有关的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约定,明年的春天,再来你的树下,游园赏花。我相信关于你的那些所有的故事,其中有一株取名“送子观音”的梨树,外貌端庄祥和,枝桠秀美,如沐仙风。相传,此处有一梨农,家道殷实,夫妻恩爱,行善半生,却无一男半女,甚是懊丧。因思子心切,郁闷至极,到村后梨园,抱此树大哭,倾其苦衷。一年后,妻子竞得一龙凤之胎,儿女双全。此事相传百里,前来供奉者络绎不绝。求子祈女,无不灵验。百姓口碑相传,谁知此树乃观音化身也。如果你喜欢讲故事,也喜欢听故事,你会宁可相信这些故事,也像是那些醇厚善良的梨农的孩子一般自然可爱,生生不息。

还有一则关于“光武园”的历史故事:更始之初,刘玄在洛阳称帝,命刘秀去河北一带宣昭朝廷旨意,以示臣服。此时有一卖卜之人王郎冒充汉成帝刘骜之子刘子舆,骗得了地方势力的拥戴,在邯郸称帝。听说刘秀来到河北,便画影图形,四处追杀,害得刘秀只得落荒而逃。刘秀被王郎的追兵追到这梨园之中。当时这里到处都长满了桑树和梨树。刘秀正无处藏身,恰遇蚕姑。蚕姑见刘秀气宇轩昂、仪表不凡,便断定必是好人。于是把他埋在桑叶之下,骗过了追兵。后来,追兵知道是蚕姑放走了刘秀,竟残酷地杀害了她。

公元25年,刘秀登基当上了皇帝,想起蚕姑,心中总是惴惴不安,便命人来到梨园修建蚕姑庙。次年,蚕姑庙落成。光武帝率文武大臣,备绫马、帛币、香烛,亲到庙中祭祀。光武帝自知以天子之身叩拜,蚕姑不便享祭,便让卫士侍立两侧,栓御马、脱龙袍、着便服、行兄妹之礼,哭祭叩拜。此举,一时间被后人传为佳话。那栓御马之树被称为“拴马桩”,搭放龙袍之树被称作“御衣架”,卫士侍立之处的几棵大树被称作“锦衣卫”。由此看来,这万亩梨园之中,每一棵老梨树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尤其那“御衣架”,时间一长,也便有了一些灵性。所以来此游赏之人,大多喜欢脱掉外衣或是围巾之类,在'御衣架'上放一放,搭一搭,据说可以官运亨通、前途无量。

每棵树不光有精彩的故事,还都有他自己特有的姿态,或遒劲,或洒脱,或妩媚,或飘逸。树下是黄沙土,细细绵绵的,树上是自由伸展的枝,隐隐现现的花,小如黄豆的果,经年累月,无言地轮回。也许,每棵梨树的年轮上都记载着云卷云舒、狂风暴雨、香雾弥漫、绿叶脆果,也许又加载着新的传说、新的故事、新的日月光芒、星汉灿烂吧。

(本刊图片除署名外由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提供)

猜你喜欢

冠县散记游园
冠县灵芝:种出名堂 育成风景
核载6人的面包车竟塞了22人
游园——畅妈手作
游园昆梦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别具风景的农夫市场——旅美生活散记之一
达里雅布依散记
小动物游园记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