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实现途径研究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中华价值观政治

万 娟

(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实现途径研究

万 娟

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提出其作用实现的途径,以期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实现途径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

学者张岂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归纳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1]这其中既有对人生价值的阐释,又有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文明”、“公正”、“爱国”等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所以,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挖其思想精髓,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中华优良传统美德的熏陶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由于网络信息的错综复杂,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迷茫。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较为全面深入,既包括对其知识结构的影响,也包括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这个背景之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提倡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在自我约束中实现道德的升华。因此,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素质包括知识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当前社会急需具备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输出地,采取何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各种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累,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及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也使一部分大学生沉湎其中,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实践活动,塑造着中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精神,且具有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形成大学生健全的人格都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实现的途径研究

如何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需要研究其实现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渠道。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开设传统文化的课程上做过尝试,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占的比例还比较小。因此,要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力度,就必须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成为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由于传播的局限,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识和了解不深,致使西方文化渗透。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阵地。我们思政课的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指导,这些思想理论成果是我国卓越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们从中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伟大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思想上的传承性和内容上的相通性。每个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新意,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去解读思想政治理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有根可寻的课程,进而引导大学生产生对理论的认同感。根据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在教学内容中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强调整体、国家、民族利益及人际和谐、克骄防矜、恪守诚信等,注重道德实践,凸显传统美德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可行的。

其次,人文素质的课程教学应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在人文素质课程如大学语文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计划的学校不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高校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相结合,例如我们可以从文化、历史、哲学、社会、家庭、个人品德等方面对《大学语文》等相关课程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深挖掘,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同时,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高校也可以把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4]。此外,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程,鼓励大学生选修文化等相关的课程。多开设文化、哲学、历史和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历史、中国艺术等课程,还可开设《弟子规》、《论语》、《道德经》、《三字经》等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课程,有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让理工科的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在丰富大学生知识面和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再次,在各科专业的日常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把传统文化教育理解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任何专业的教学中都有职责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各个专业的理论教学中开展专业史相关内容的教学,通过对专业相关历史的学习,提高大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的热情,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另外,为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高校还应该积极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办相关学科专业,把一些传统的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以学科专业的方式继承下来。例如武汉商学院为了更好地传承汉绣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设立了汉绣专业,招收汉绣专业学生,将汉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继承了下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凸显校园精神和校园风气的一种群体文化,代表了校园师生员工的整体精神风貌。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要从学校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以武汉商学院为例,从硬件上,在各种场馆的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如图书馆的构造像一本打开的书,进入图书馆犹如进入书的世界;在软件上,从文化理念、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制定了“商者无域,知行致远”的校训,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新枫读书节等活动,与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地提升了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文化自信,激发了历史使命感。

其次,要发挥报纸、广播、网络等校园传媒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报纸、广播、网络、展板、电视电影、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内容中去,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讲传统文化故事,设计传统文化公益广告,给大学生形象直观的印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作为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高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在信息推送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页面中,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让大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大学生自主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承担起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还可以上传一些能够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历史和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再次,广泛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课堂的理论教学对大学生传递的是“知”,要想让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就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效果。在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可以开展读书活动、撰写“国学”读后感、观看“百家讲坛”、诗歌朗诵、书法比赛、历史典故微电影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爱国纪念日等具有传统文化纪念的节日,开展学习雷锋、赛龙舟、纪念一二九运动等大学生实践活动;其次,可以经常聘请一些专家或学者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邀请戏剧专家到学校表演,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再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文化遗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鼓励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形成科学正确的道德精神,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从而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这将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同志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3]习近平同志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Z].

[4]孙岳鹏,李亭.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的实现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

[5]曲江滨,张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68~69.

[6]付晓男,付秀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23).

[7]田琼,孔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电影评介,2015(1):111~112.

[8]张师帅.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8):56~61.

(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

本文系武汉商学院研究项目“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KZ002。

万娟(1984-),女,汉族,湖北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华价值观政治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