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查

2016-11-26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6年11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城镇化生态

调查

城镇化发展离不开的关键词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6.1%,但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交通拥堵、污染等“城市病”,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那么,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究竟如何?怎样让生态城市更“健康”?从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6)》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生态城市,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开始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不同层面的探索。所谓“生态城市”,旨在依照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源、信息高效利用,文化、技术景观高度融合的新型城市。通常理解的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均衡性和区域性五个主要特征。

相关数据显示,处于生态基础条件较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生态盈余城市区,环渤海湾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部分城市,都在生态健康状况方面表现较好。生态健康状况良好的城市,普遍会采取加强环境绿化、保护水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普及法律法规、增加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等方式,通过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生态社会建设,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

预警系统,为城市“体检”

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对“城市病”的预警系统必不可少。通过预警,才能对城市病提前监测、预防,对症下药。目前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六大角度:

人口:城市人口密度过大或过小;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城市居民人和人之间关系冷漠。土地: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城市“摊大饼”式地发展;土地利用率低下;大拆大建长年不断。水:平时缺水,每逢大雨却出现“城市看海”的景观;水源污染严重;污水排放不达标;水资源浪费严重。空气: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空气流动性小,热岛效应明显。交通:马路成了“停车场”,出行难、停车难;公共交通所占比例小;逢年过节交通压力暴增。文化:丧失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

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在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新西兰、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欧盟的一些国家都已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城镇化生态
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学校肺结核流行趋势控制及预警系统监测分析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俄太空预警系统探测到64枚导弹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