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小城(短篇小说)

2016-11-26text杨世运

南方文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红樱桃紫燕老师傅

text_杨世运

故乡小城(短篇小说)

text_杨世运

公共汽车上又上来两位乘客: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六七岁的男孩。舒城起身让座。中年妇女急忙将儿子推到座位上,说:“宝宝快坐!”

小朋友坐下后便低头玩电子游戏。舒城止不住怜爱地一笑,伸手抚了抚小家伙的脑袋。宝宝不高兴,气呼呼地质问:“干什么呀?”母亲在一旁发话:“宝儿,碰你一下有啥关系,人家不是给你让座位了吗?”

舒城没听出这番话语中藏着的不满。回到家乡他太高兴了,见什么都备感亲近。

公共汽车停站了,舒城提前下车。因为他感觉到了小男孩的母亲在不停地斜视他,他担心她会觉得让一位花甲老人让座位于心不安,更担心她会叫她的儿子站起来让老爷爷重新入座,又担心身边的两个年轻人会起身让座。若这样就太麻烦大家了。

下车后,舒城安步当车。他的目的地还有四站路,大概要走半个小时。

家乡啊,阔别了将近40多年的家乡,我要仔仔细细看看你!当年,这里只是一座仅有几条石板街的小县城,现在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前面就是小清河,汉江的支流,穿城而过。远远看,河上的桥还在,只是钢筋水泥代替了石板。一位老师傅正拉着一架板车往桥上爬坡,老师傅脚蹬登山鞋,肩上搭一条毛巾。舒城疾步赶向前,奋力帮他推车。

老师傅大吼一声:“干什么?”接着又声明:“车上全是水货,不值得你拣!”

舒城回答:“老师傅你说啥?我是帮你推车!”

板车上装满了各种货物,有服装运动鞋,还有儿童玩具。老师傅嘟嘟囔囔说道:“你省点儿力气,到别处发财去吧!”

舒城没听出弦外之音,热情问道:“老师傅您多大年纪了?”

“问我年纪干啥?42岁正当年,打架输不过谁——但是我不想动手,你快走!”

啊?这“老师傅”才42岁,难怪说话这么幽默。舒城不用再推车了,因为车已走到了下坡路,拉车人飞车而去。舒城很庆幸,庆幸拉车人没回过头,如果回头见到帮他推车的人是个比他年长20余岁的老翁时,他也许会感到不好意思的。

啊,乡音乡情故乡人,我爱你们!

舒城倚着桥栏,目送42岁的“老师傅”走远了,才继续前进。下了桥,是一条老街。他庆幸老街变化还不算太大,仍能寻觅到青少年时代的足迹。

看,这里不是金家巷吗?没错,正是金家巷!巷口的菜市场仍在,所不同的是规模扩大了,拆除了一片旧房子,建起了商贸大棚。

舒城在这里止步,仿佛又回到了46年前。

46年前,也是像现在的红樱桃上市的季节。那是个充满青春梦想的春天,舒城18岁,读高三,邻家的小妹柳紫燕17岁,读高二。

小城的红樱桃赛玛瑙,味道特别纯特别甜。樱桃上市的时节,菜市场的摊位上少不了亮眼的红玛瑙。

那一日是周末,傍午时分,舒城和紫燕,在县文化馆门后的球场见面。

“樱桃又熟了,你知道吗?”这是紫燕见到舒城后的第一句话。

“知道。掐着指头推算季节,我也知道现在该吃新鲜樱桃了。”

“走,我们到金家巷买樱桃去,我有钱。”

二人走进金家巷,在第一家摊位前驻足。

摊主是位中年妇女,热情地招呼紫燕和舒城。她说:“中学生向家长要几个钱不易,你俩挑最大最新鲜的樱桃吧!”紫燕却摇头,小心翼翼地专门挑拣被碰伤的樱桃。

摊主想制止:“小妹,别尽拣破了皮的樱桃呀!”

“阿姨,它们受伤了,在流眼泪。”

“小妹,你帮我买去这些受伤的樱桃,那我就少收你的钱,我给你五折!”

“别打折阿姨,这些流眼泪的樱桃一点儿也没变味,甚至比没流泪的更甜!”

“小妹,你真是个好心人!观音菩萨保佑你,将来找一个疼你爱你的好丈夫!”

紫燕的脸刷地红了,扭头望一眼舒城。

两个人离开菜市场回到体育场,坐在大槐树下的石凳上一粒一粒吃樱桃。紫燕的尖尖十指在挑选,挑出“泪水”流得重的樱桃自己吃,选出“轻泪花”的递给舒城……

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舒城考上大学后离开小城去了北京。而紫燕,读完高二就辍学了,到城关镇草绳社当工人。

舒城刚上大学时,与紫燕有过书信往来。但是,紫燕的回信越来越少,到后来就断了音讯。舒城向父母询问紫燕音信全无的原因,父母回信说紫燕已结婚,丈夫是一名地质队队员,婚后她就随丈夫去了远方,地址不明。

自18岁那一年离开家乡小城,舒城再也没回来过。35岁那一年他结婚成家,将他的父母接到了大城市。直到这时,父母才向他道出了实情:紫燕并没同什么“地质队员”结婚,她一直在草绳社打工。她编造自己已远嫁的谎言,为的是不影响舒城的前途。她等啊等,直等到舒城已在大城市成家并且安居乐业之后,才把自己嫁了出去,丈夫也是草绳社的工人。

岁月荏苒,如今,退休已好几年的舒城,终于又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故乡啊,美丽的小城,在舒城的梦中像是一幅一尘不染的水墨画,永远是他精神的寄托。水墨大家黄永玉说得多好呀:战士的眼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战死于疆场,要么回到故乡。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踏上故乡的土地,人又回到纯真的童年。因此,年过花甲的舒城高高兴兴地给小朋友让座,全心全力帮一位壮年人推车。

现在,舒城就伫立在金家巷的巷子口,离柳紫燕的家仅咫尺之遥了……

菜市场内的嘈杂声把舒城唤醒。

他决定先走进菜市场看一看,买上一袋子红樱桃。他为这一决定而欣喜。

第一家摊位上就有红樱桃。多巧啊,摊主也是一位中年妇女。

摊前正立着一位顾客,是位老太太,身体微胖,年纪60岁出头。

老太太左手忙,右手也忙,左右开弓挑拣,专拣最大最红的樱桃,把一堆樱桃翻了个底朝天。边挑拣,边不消停地品尝。

摊主扭头发现了状况,叫道:“嘿,嘿嘿!你这人怎么啦?”

老太太充耳不闻,继续大动作挑选。

摊主急了:“老太婆,你看清了,这是鲜货,有你这样乱扒拉的吗?”

老太太立即阴了脸:“鲜货又怎么啦?卖东西哪有不让挑拣的道理?”

“你睁大眼睛看清楚了,这不是萝卜白菜,这樱桃娇气……”

“娇气?我看是你娇气吧?”

“说什么呀,老太婆!”

“什么‘老太婆’? 你会不会说人话?”

“你倒是会说人话,可是买几颗樱桃也要扒来扒去,吃不起你就别买!”

“你好大的口气!就你这个菜摊摊,我就是全买下,能花我几张小钱?”

“你有钱,你是富婆,买几颗樱桃就别这样翻天覆地!”

“翻天覆地?还懂得夸张,好像你多有文化似的!”

“我有文化没文化与你有何相干!”

“呸!乡巴佬,说话怎么满嘴喷粪?”

“我乡巴佬怎么啦?瞧你这副德行,老东西!”

站在一旁的舒城急忙上前劝架:“二位息怒,有话好好说。二人都互相礼让该多好,退后一步天地宽。”

舒城没想到,他的这番话竟把买樱桃的老太太给惹恼了,立即反唇相讥:“你是这乡巴佬的什么人?要你来多管闲事吗?”

舒城忙赔上笑脸:“您别生气,我不是管闲事,不是的……”

“那你想干什么?”

“我,我,我只是觉得,我们家乡这座小城,是一座美丽小城……”

“莫名其妙,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梦话!”老太太扔下舒城,对摊主讽刺挖苦,“这就是你请来的帮手,想仗着你人多势众就能吓唬人?我是吃饭长大的,不是吓大的!哼,你以为就你一家有樱桃卖吗?我到哪儿买不来?”说着,把已装进塑料袋里的樱桃刷刷刷倒回摊位,转身扬长而去。

老太太这一倒,受伤的红樱桃就更多了,惨不忍睹。摊主扯直嗓门,追着老太太的背影大骂。老太太充耳不闻,像是一位打了胜仗而撤离战场的将军。

舒城目送老太太远去,走近摊位,向摊主劝慰道:“大姐,别骂了!”

“我骂她她活该,你到底是啥人?跟她是不是一伙的?”

“别误会大姐,我和她素不相识……”

“那你就少在这儿添乱,走走走!”

“大姐别生气,我买樱桃,我买你这些受伤的樱桃。”

“你说啥?”

“我买这些受伤的樱桃。”

“你买?”

“我买。”

“你什么意思?为啥要买这些破樱桃?”

“这不是破樱桃,只是受了点伤。”

“丑话先说在前头,你别指望我打折……”

“不打折不打折,我保证按原价付款!”

摊主便开始忙碌,不仅挑出了摊位上所有的破樱桃,还把藏在摊位后面准备扔掉的一堆烂樱桃也匆匆装进塑料袋。一边做着手脚,一边用狡黠的目光偷视舒城。直到舒城付足了钞票,她才长舒一口气,得意地对着邻摊位的同行神秘一笑,悄声嘀咕:“现在怎么还有这样的傻瓜?”

舒城并没注意摊主的嘲笑,他展开双手,捧着一大包泪花闪闪的红樱桃离开菜市场,向着记忆中的柳紫燕的家走去。

走着走着,舒城突然止了步,一道阴影飞上心头:刚才和摊主争吵,又连带对我舒城讽刺挖苦的那位老太太是谁?年龄,个头,脸型……她,她会不会是柳紫燕?不不,不应该是她!她怎么可能对摊主那么刻薄那么无礼?她又怎么可能那样对待流泪的红樱桃?但是,她的话音,听起来为什么那么耳熟?

不,不会是柳紫燕!可是,万一她真就是柳紫燕呢?

远望柳家的老房子,仿佛见到正有人掏出钥匙开门,又仿佛开门人正是刚才那位与摊主争吵的老太太!舒城不敢再前进,怅然若失,转身离去。

火车缓缓地离开家乡县城,这时舒城的眼前出现了一道亮光:不是的,那位老太太不是柳紫燕,柳紫燕的眉心处长有小小的一颗红痣,可是那位老太太眉心是无痣的呀!

火车驶入了第一个停车站。舒城提前下车,出站,心中重新升起美好的愿望,买得一张重返故乡县城的车票。

火车很快就到站了。但是,下车后舒城的脚步又迟疑了,在月台上徘徊不定。万一那位粗暴对待红樱桃的老太太真是柳紫燕呢,那我的这次回乡之旅不是彻底失败?那老太太眉心间不见红痣,也许是藏在了皱纹之间呢?

猛然想起一位老朋友说过的话。这位老朋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往往语出惊人。他说过,如果你曾失去过什么美好的东西,最好的寻觅办法,就是小心地保护你的回忆。

再见了,美丽的故乡小城……

杨世运,湖北人,现居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红樱桃紫燕老师傅
卖早餐的 小贩
红樱桃的阳光味道(外一首)
游子归乡
一树樱桃满相思(组诗)
紫燕
希望
早春
盲人推拿
乡夏晨曲
母亲的红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