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教师的幸福感问题

2016-11-26张俊利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幸福感个体

张俊利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浅析高校教师的幸福感问题

张俊利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高等教育阶段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存在直接影响着高等受教育者的教育和生活,由此看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笔者选取此课题的意义所在。笔者主要从幸福感方面发现高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高校教师;幸福感;建议

1 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感其实是一种心理反应,是由于个体的安全或期望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内心愉悦的感受,这种愉快的感受可以来自于个体的主观感觉,也可以来自于个体的心理感受,也可以来自个体的社会认同,所以笔者认为的幸福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主要是个体主观的对于幸福的定义,它的评定标准完全依靠个体本人的标准;心理幸福感主要讨论个体的自我接受能力、独立自主能力、生活目的能力、人格成长能力、积极关系能力、和环境控制能力等,当个体面对挑战时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潜能;社会幸福感主要是研究个体的价值问题,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社会人的评价,由此产生的社会幸福感就不足为奇了。个体属于集体或某团体的一部分,其中的社会整合关系就是社会幸福感的一部分;个体是社会中的一员,个体对于社会给予贡献的同时,社会幸福感也会得到体现;和谐社会的呼吁和建立,也是属于社会幸福感的一方面;完全不参与社会活动的人是不存在,其中的社会认同就是社会幸福感的内容。

2 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及现状

2.1 科研压力。高校教师几乎每年都要求有科研成果或课题研究,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教授的要求和讲师的要求是不同,处在行政和管理岗位的教师也是如此,为了评职称,高校教师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工作量之外,还要进行科研和课题的研究,而且要有成果公开发表出来,也就是学术作品,这样才能提高职称,随着职称的提高,高校教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也会有所提高,在这点上,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是不同的。这个原因是高校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中国几乎所有高校都是如此。

2.2 工作负荷。高校扩招现象已经存在很久,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证明了国民素质在提升,同时也给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高校教师教学对象数量的增加,多个班级,教师同时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工作负荷非常之大。

新课改之后,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更新了教学内容,而且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高校新的考核方式和机制,多方面的原因使高校教师不但忙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要注重科研工作的专研,综合多方面原因,高校教师的工作负荷很大。

2.3 自身发展。高校教师和普通的中小学教师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笔者在找工作考试的过程中也遇见了这个问题,在笔者和多数参加考试的学生了解发现,许多高校毕业的学生在进入高校工作的职业生涯规划中都有助教至教授的职业规划,除此之外笔者还对刚入职的辅导员和高校教师进行简单的了解,大多数人关于职业规划都比较明确,在高校教师进入高校之前都对高校的考核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关于科研和教学的工作都有所耳闻,关于自身的发展问题都规划的比较细致,这点和中小学教师完全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的压力和家庭压力,笔者对于高教教师的调查发现,高校教师对于自身的社会认可度一般比价在意,在意就会有压力。另外,高校教师对于家庭和孩子教育问题比较重视,多数高校教师会注重孩子多方面的发展,由于自身对教育的了解,会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由此带来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3 对于提高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高校教师人才观。其实,国家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已经关注已久,不论是对于哪个阶段的阿胶是而言,教师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带给教师莫大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并大大的带动了教师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的热情,但是这其中依然存在着不十分和谐的现象。比如:社会会对教师的模范作用很苛刻,会过分的强调教师的道德模范作用,从而忽视教师真正的心声;社会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产生怀疑,殊不知教育科研成果不想别的科技成果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等。高校教师是知识型的人才,其价值不能用衡量简单劳动的方法来判断,高校教师需要以只是为核心的价值体制,不但符合教师的劳动性质,而且体现了高校教师的价值所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减轻其负担和压力,提高其幸福感水平。

3.2 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理论,人除了简单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还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教师对于需要的要求也是合理的、多样的。高校的管理者要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管理,通过和高校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教师的需求,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服务于教师的发展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上关心教师,让教师感受到尊重和关系,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其幸福感。

3.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校教师多数是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很久,甚至长达一生,其交际范围和视野会有很大的限制,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际,就会导致人际障碍,会对工作效率和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可以根据高校教师的交际障碍设置一些交际活动,比如学术会议、旅游、体育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保障,从而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从而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3.4 塑造积极的品质来应对压力。压力是动力的来源,每个人都有压力,都需要压力,高校教师也是如此。压力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个体如何对待压力。高校教师应该学习各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压力,比如旅游、参加活动、看音乐剧等,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陶冶情操,从而消除消极的情绪,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通过自我调节来面对各种压力,这也是再给学生示范,也是在育人,何乐而不为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心灵的启迪,所以教师应该是幸福的职业,高校教师更应该积极的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把这种幸福感带给学生,让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1] 黄海蓉:《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8年。

张俊利(1988.11-),女,河南开封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R1

A

1672-5832(2016)03-0095-01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幸福感个体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