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规矩是尚法治的重中之重

2016-11-26夏文丽

四川党的建设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风潜规则守法

· 文 夏文丽

讲规矩是尚法治的重中之重

· 文 夏文丽

近年来“潜规则”成了社会流行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规章制度成了摆设,“潜规则”却大行其道。建设法治社会首先要清除“潜规则”存在的土壤,政府和公众普遍信法、守法,养成按规则想问题、做事情的良好习惯,形成依法办事的氛围。所以,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打牢法治的基础,应是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

首先,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讲规矩,就有投机分子钻空子,治理往往就会失序。在利益面前,人人都有可能去钻规矩的空子。特别是信息化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新规矩要不断完善。

第二,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现在的社会最缺少的并非是制度,而是规则意识弱。当前,大众依法办事的法治良序还未建立,遇事“找人托关系”的习惯还未改变;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按规矩和法律办事,闹得越大受益越大,越守规矩的人越吃亏等等,这不仅反映出“潜规则”管用,也表现出规则意识的淡薄。当前,迫切需要增加监管力度与处罚力度,通过提高违法违纪成本,让每一个“潜规则”获利人受到严惩,让人人养成规则意识。

第三,官德正,则民风淳。要重新塑造党政部门的权威,必须让每一个部门遵守规矩,每一个人形成规矩意识。要把政府的一切工作更加严格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公开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真正做到带头遵守执行法律。

第四,民风淳化,重在教化。鉴于当前社会规则意识淡薄的现状,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强化人们的规则意识教育,牢固树立依照规则办事的意识。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法治和公共秩序宣传教育,提高大众法治理念,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责编:刘艳梅)

猜你喜欢

民风潜规则守法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清代阅卷潜规则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浅析明清时期地理环境对王家营地区民风的影响
潜规则
《春酒》中的民风民俗
办公室潜规则Ⅳ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