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我们有时明知一些观点是偏见,依然会支持它?

2016-11-26田吉顺

读者·原创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拉肚子顺产放化疗



为什么我们有时明知一些观点是偏见,依然会支持它?

有心理学家把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一个直觉经验系统,系统2是一个分析系统。系统1可以自主无意识运作,快速轻松,占用精力少;系统2需要你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进行理性的分析,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系统1负责产生直觉印象,做出快速反应;而系统2则负责抑制系统1产生的各种思维冲动,进行自我控制。

系统1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受直觉支配的,容易产生偏见,例如:

1.喜欢给先后发生的两件事建立因果联系。比如我上午吃了一个苹果,下午拉肚子了,于是把这两件事建立起因果关系—因为吃苹果,所以拉肚子。但实际上,拉肚子很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2.会接受暗示。比如你在商场讨价还价时,往往会下意识地围绕着吊牌上的价格来讨价还价。

3.产生何种印象,取决于提取这个印象的难易程度。比如说,医生建议一个孕妇顺产,告诉她剖宫产的风险比顺产要大,但是她恰好有个同事顺产时发生了大出血,而没有听说过剖宫产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所以,她的直觉印象告诉她,顺产应该比剖宫产风险更大。

4.只相信“眼见为实”。比如当你看到有癌症患者因为化疗而遭受痛苦,甚至听说有人死于放化疗并发症时,就无法相信放化疗可以降低癌症死亡率、延长癌症患者寿命这样的说法。因为和身边的亲历者所经受的痛苦相比,通过大样本统计获得的“放化疗有助于治疗癌症”的结论实在是太抽象了。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是系统1运行的模式,也是人类思维普遍运行的模式。

很多时候我们的直觉经验判断就是正确的,足以应对我们的日常事务。但是系统1确实也容易出错,所以我们还有系统2,我们要通过系统2来监督、约束、控制,不能简单地让系统1产生的印象在所有情况下直接作为我们最终的判断和决策。即便如此,你可能还是无法说服自己相信系统2做出的判断—当你的直觉遭到挑战时,你会感到不适。尽管如此,当自己的直觉遭到质疑时,最好还是接受理性的分析结果。(田吉顺)

猜你喜欢

拉肚子顺产放化疗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产科自然顺产孕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优雅地表达
剖宫产和顺产到底哪个好?
顺产,挤压一遭有哈好处?
神秘的信
顺产还是剖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