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基层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6-11-26钟爱保罗丽珍姚玉玲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执纪问责纪律

钟爱保 杨 蓉 罗丽珍 姚玉玲

(作者单位:中共南昌县委党校)



当前基层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钟爱保 杨 蓉 罗丽珍 姚玉玲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和执行纪律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从出台八项规定、坚持不懈纠“四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到修订完善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再到提出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不断增强全党的纪律意识,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抓手。但现阶段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还十分坚决,数以万计的案例表明,党员干部“违法”、“犯罪”都是从违反党规政纪开始的,而基层更是正风肃纪的重点,正所谓“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当前推动“把纪律挺在前面”向基层延伸显得更为迫切。

基层 纪律 问题

一、当前基层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员缺乏纪律概念,“红线”和“底线”模糊不清

由于基层党员纪律教育长期缺位,以致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党员对什么是纪律、党内有哪些纪律不知晓、不清楚;对于中央为什么要强调“把纪律挺在前面”更是不明白;“红线”和“底线”模糊不清,直到踩了红线、挨了板子,才知道违纪违规。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根本不把纪律当回事,甚至认为偶尔犯一些小错误在所难免,受到处分,要么心生委屈,要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调研中发现,一些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明晓得是违反纪律,但仍强行执行,他们说:“那有什么,我不怕,最多我不干了”。

(二)党委主体责任意识淡漠,只“挂帅”不“出征”现象凸显

(1)党委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党委(党组)“一把手”,将党委的主体责任误认为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满足于开个会、讲个话、发文件或签个责任书,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就算尽了职、履了责、出了问题,责任也不在我。纪律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普遍存在,越往基层越严重。

(2)责任分工落实不到位。虽然现在对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作了界定,但在具体落实中,部分单位依然习惯于将主体责任交给纪委来履行,党委只是挂个名,具体工作的实施都是纪委来做,存在只“挂帅”不“出征”的现象。

(三)纪委监督执纪不严,自由裁量权过大

(1)执纪程序不规范。由于执纪缺少量化及明确的标准,使得执行何种纪律处分往往取决于领导人或执纪人的意志,弹性空间较大。从我们了解的基层问责数据来看,同一种违纪案件,可以以多种纪律处分形式出现,可以是组织处理,也可以是效能问责,而不同名义的问责是否存档、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个人职务和经济利益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执纪程序的不规范使得自由裁量权过大,影响执纪处理公平性。

(2)人情干扰。中国是一个人情化的社会,纪委在执纪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人情的干扰,这种现象在基层表现尤为突出。执纪时拉不下脸、下不了手、狠不下心,不想、不敢得罪人,该处理的不处理,该重处的轻处。造成违纪案件处置不一的情况出现,导致纪律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二、原因分析

(一)宣传教育流于形式

宣传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宣传的效果。调研发现,大多数基层单位对“把纪律挺在前面”的宣传多停留在开个会、发个文、在宣传栏张贴等简单死板的方式上,达不到入脑入耳入心的效果。不少乡镇纪委书记反映:“我认为这些宣传方式太过单一,不接地气,缺乏吸引力。基层的宣传就该有基层的特点,宣传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而应万紫千红、量身定做”。

(二)监督机制有欠缺

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项改革措施的衔接配套,做到整体推进。但有些机制执行起来困难,如按《党章》规定纪委是受同级党委的领导,是隶属的关系,但正因为制度上的隶属关系,所以纪委要对同级党委行使监督职能很困难。由于监督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缺少抓手。

(三)基层现实抵触较多

中国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这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使得一些旧观念难以根除,重“人治”、轻“法治”,“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意识严重,使一些新制度推行困难。越往基层,现实抵触越多,如有的党员干部小农意识、小商品生产者意识较强,自由散漫,不愿意接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当本单位有干部违纪违法时,一怕得罪人,拉不下脸、下不了手;二想到自己的后路,不敢过多较劲,怕影响自身发展;三出于对本单位绩效考核排名或“家丑不可外扬”等考虑,采取压着不报或捂着不说方式来解决问题,使得基层在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工作上还存在不少障碍。

三、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向基层延伸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纪律文化破解基层党员“无纪律”意识

文化的本质就是“化”人。纪律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精神力量。但正所谓“浇风易渐,淳化难归”,在基层培育纪律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也不是一时之力,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1)创新宣教载体。坚持纪律宣传教育与纪律文化培育相结合。突出纪律文化的大众性、娱乐性和广泛性,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特有的人文背景和传统文化资源,将纪律文化理念转换融入到当地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小品等文艺形式之中,寓教于乐。把纪律文化贯穿于纪检监察的各个环节,注重纪律文化渗透,促进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养成。

(2)善用新媒体。媒体是传播纪律文化最便捷、最活跃的平台。一是积极利用传统媒体,量化上稿任务,在全社会营造纪律氛围,引导社会正能量;二是善用短信、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在各种思想价值交流交锋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广大网民树立纪律文化。

(二)问责常态化,倒逼基层党委主体责任意识养成

当前“两个责任”存在层层递减的问题,越到基层,党委的主体责任意识越淡漠。就实践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多,管用的有一条,就是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向基层延伸,首要的就是建立和严格执行考核问责机制,以常态化的责任追究倒逼党委主动担责、积极履责。

(1)严格执行责任追究。严格执行 “一岗双责”、 “一案双查”制度,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对发现问题不报告,压案不查的乡镇部门,严肃追究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对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区分情形采取约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措施,情节特别严重的,坚持对主要领导或班子集体予以“一票否决”。

(2)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建议纪委每查处一个严重违纪问题时,必须在调查报告、审理报告中提出是否对党委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实行倒查的具体意见,以推动党委书记承担第一责任,使党委书记真正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理念。

(三)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基层执纪“望、闻、问、切”

调整优化纪检监察工作主要成果统计指标体系,把开展谈话函询、处理一般违纪行为、为党员干部澄清事实等体现抓早抓小工作成效的量化指标,与查办案件、纠正“四风”、巡视发现问题等工作成果一并纳入统计范围,作为考核评价工作的重要参考。引导基层执纪多运用第一种形态,多采用“望、闻、问、切”的工作方法。“望”就是多到实地查看,掌握面上情况;“闻”就是多与干部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问”就是主动出击,找党员干部、群众了解情况;“切”就是合理运用“四种形态”,精准执纪。

(四)“三库合一”,依托大数据构建立体执纪监督平台

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前有些县市推出了网格化监督平台,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其他职能部门平台端口等多种渠道拓宽违纪信息来源。问题线索信息一经录入平台,将预警,并对信息分流、承办、核查、处置,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但笔者认为,在此数据库基础上,还应建立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数据库,由此“三库合一”,着力构建体制内、体制外,干部、群众,组织、个人立体执纪、广泛监督的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南昌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执纪问责纪律
彭绍辉:违反群众纪律最可耻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结构变化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