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抓争创全国文明校园推动立德树人任务落实

2016-11-26海南师范大学

今日海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明单位文明校园

文|海南师范大学

七抓争创全国文明校园推动立德树人任务落实

文|海南师范大学

20 16年,海南师范大学把创建全国高校文明校园和全国文明单位目标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采取七大举措,健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体制机制,构建校、院、班三级创建体系,激发文明校园建设新动力,切实有效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一、抓“一把手”带头工程,确保党对文明校园建设的领导。

学校党委始终把文明校园建设作为立德树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校党委书记李红梅、校长林强亲自挂帅,担任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为领导小组成员,从人力、物力、组织上给予最大支持。学校投入100万元专款,作为文明校园创建办公室专用经费。2015年底,学校对处级干部进行了调整,2016年4月完成了二级党委换届工作,真正把信念坚定、善于做宣传思想工作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岗位上来。

二、抓“两个创建”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推动文明校园建设上台阶。

在巩固省级文明单位成绩的基础上,海南师范大学首次提出创建全国高校文明校园和全国文明单位奋斗目标。同时,根据中央文明委与教育部联合制定的“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体系”,研究制定了量化考核细则,将全国文明校园建设的六大方面31项指标具体细化成144个测评项目,要求全校各单位都要争创校文明单位,进而推动学校文明校园建设整体水平达到国家级文明校园标准。学校组建三个创建评估小组,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将考核分数进行排名。学校党委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行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任务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履职不力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创建文明校园的最高目标定位,明确的责任分工,及时追责的硬措施,增加了党员干部的动力和压力,为师生搭建起更宽的活动平台。

三、抓“三个层次”宣传教育,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一是党委理论中心组带头学。2016年上半年,中心组学习达11次,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宣传工作、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心组成员注重自身理论素养提升,李红梅书记带头调研和总结,2015年8月在《今日海南》发表论文《开拓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2016年初完成调研文章《校园文化建设与海师精神培育及塑造》。通过学习,班子成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把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指导桂林洋校区建设、博士学位点建设、大学科技园建设、省部共建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等学校重大发展工作上来。二是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将每周二下午定为政治学习日,坚持学习常态化,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党员干部专题教育,举办党校培训班,半年发放学习资料共7000余份,组织32场次校、院两级社科类讲座,其中李红梅书记亲自主持全校科级干部学习两会精神座谈会,反响强烈、效果明显。三是切实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3-5月,学校安排副处级以上中层干部深入班级挂点,引导各班级举办2次“践行核心价值观、树文明新风尚、争做文明海师人”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对文明礼仪、校纪校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刻认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国情教育活动,举办“听党话·跟党走”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合唱比赛活动,开展“颂歌献给党”师生合唱比赛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学,向大学生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等政治理论读本3200册。

四、抓“四个方面”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

学校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重点从宣传思想、教学管理、人事管理、服务管理四个方面改革或出台相关制度。林强校长亲自参与教学改革方案、制度的研究,2016年3月,学校颁布《海南师范大学2016-2020年教学改革的总体方案的通知》,研究出台大类招生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制度;6月,学校出台了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讲座审批制度、新媒体管理制度、人事管理等21项新制度。此外,还完善了学校领导与学生见面制度,开通学生与学校领导沟通的渠道,深受大学生欢迎。

五、抓“五大阵地”创新,实现以文育人。

一是创新网络舆论宣传阵地。在已开通学校官方微博、“海南师范大学报”微信公众号、“网上共青团”平台等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2016年初,学校开通了官方微信,并建起了海南师范大学文明校园创建信息群,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入群,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信息员共123人为群成员。该群在学校文明创建活动信息传递、交流经验、提高工作透明度、促进互相监督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二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阵地。学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成立了思想政治课领导小组,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专题,多次召开党委会进行研讨。校领导经常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学院和教学一线走访调研,及时了解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并提出解决建议和办法。党委书记、校长按计划每学期为学生上2次政治课,其他党委成员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通过集中备课、邀请党政领导授课、“教学质量月”“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质量提升。三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载体。2016年上半年,学校党委将举办社会道德讲坛、哲学社会科学讲坛纳入全校统一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就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国防教育、南海形势、“两学一做”等教育专题组织了12场讲座活动。名人名师对热点、难点问题精辟的讲解,激发了师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提高了师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四是创新文化艺术活动载体。利用毕业季,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毕业文化活动,校、院共组织23场次的毕业晚会、毕业典礼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其中,教育效果明显。五是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先后开展了“阳光驿站·真情永远”“温馨热线·牵手你我”“亲情快递·校区漫步”“平安使者·保驾护航”“情暖夕阳·爱满天涯”“爱心课堂·童心童趣”“最美校园·润物无声”“文明礼仪·和谐新风”等8个内容丰富多彩的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

六、抓“六个方面”模范典型培育,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尚。

学校通过“十大感动人物”评选、网上评师、讲好海师故事等活动,从模范党员、教学标兵、思想政治教育名师、科技创新人才、社会道德模范、教职工先进工作者等6个方面,重点挖掘培育了“全国师德标兵”林明祥、“海南最美教师”候选人黄忆军、女高音歌唱家陈维等一批优秀教师典型,以及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者陈煜燚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发挥先锋模范引领作用。

七、抓“七个文明”专项创建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为了达到全国文明校园、文明单位的标准,学校开展了争创文明海师人、争创校级文明单位的活动,开展文明宿舍、文明教室、卫生文明校园、文明食堂、文明网络建设等5大专项创建活动,做到创建活动有方案、有考核细则、有责任分工、有实施措施、有具体步骤。通过这些扎扎实实的专项活动,显著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促进了校园环境的美化、生活环境的优化。

(执笔人:程掀)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zy200928@qq.com

猜你喜欢

文明单位文明校园
请文明演绎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漫说文明
多家分行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凝心聚力 互促共进 实现机关党建与文明单位创建合拍共振
对不文明说“不”
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