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的秋天(散文)

2016-11-26魏娜

海燕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命

□魏娜

行走的秋天(散文)

□魏娜

秋天,色彩饱满,果实沉甸,气象万千,一如这深秋般的年纪和思想,是成熟,高远,又略带点苍凉。因此,秋天是适合行走的,不仅在路上见识了世界,更是认知了自己。在每一个岔路口邂逅命中注定的人和事,有些相遇成歌,在缱绻红尘里共一段美好时光,而有些转身为痕,离别亦成歌。

生命的意义在于行走,而行走的意义又是广阔无边的。对于乐于行走,追寻行走,懂得行走的人而言,行走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他们可以超越季节或天气的约束,抵达自然深层蕴含的美丽,这美丽不单单是我们所看到的风景,更是隐在这风景里的哲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也就是亲近山水的人正是仁智之人的原因。他们,统称为行者。行者明显异于一身尘埃的市井民众,区别就在于行者的胸怀是空远的,脚步是遥远的,目光是深远的。不停地走,用一颗尘埃覆盖不了的心,不惧风霜雪雨,不畏荆棘坎坷,这种精神是他们骨子里携带的坚韧。这终究说明了,行者其实是在修为的人,此时在路上,彼时才得以修成正果。所以我们看到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那些身影,多是能放下,能看透,能超越的人。走出的越远,离尘世越高,离内心就越近了。

十月的秋天,是逸神怡情的时节,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空气里充满了芬芳和清净的气息。行走之人,是不会潦草了秋天。这样的秋天让人沉静、内敛,从而思考许多。在旅途中,变化万千的风景看得多了,感悟也就多了,心胸也会越来越开阔,内心也会越来越强大。行走在路上,本是个过程,不管此路是来路、出路,还是归路,这些丝毫不会犹豫行者坚实的脚步,不会动摇他们行走下去的信念,边走边唱,成为一种洒脱的姿态。

似乎古人的行走总是会落脚在秋天,秋天让诗人心里盛满了句子。季节的起伏变幻给予人的灵感和影响也是多端的,春的盎然,落在纸上就是轻盈若羽的;夏的激情,笔下流泻的情感也真挚热烈;冬的萧瑟难免意象是沉重灰暗的;而秋天,自然而然是多愁善感的。唐诗宋词里描写秋天的景像居多,这一季的诗词歌赋总是带着深情的怀念。写字的人,本是敏感又脆弱的,这一性格又符合了秋的特质,所以,秋风凉薄的一吹,秋雨忧郁的一落,这都触发了写字之人心底的悲情,诗句由此茂盛,一如荒草般的寂寞。所以说,诗人大多是在秋天复活的,诗歌也是在秋天丰收的。秋天的诗篇总是沉淀的,迷醉的,又湿润的,带着秋天的重量。站在秋天的顶端,望着这一片大好河山,这遍地凄美的景况,抒发的情绪里也带着惆怅和落寞,其间的词语便有了老树、流水、古道、瘦马……这样的意境有着秋天的凄楚,更有梧桐、细雨、黄昏、薄酒、雁鸣等等这些悲凉的画面。也只有行走在秋天,无数次穿越过秋天的人,才能写出如秋般深刻、疼痛的文字。

或许,行走的人未必都是这般的天涯断肠人,也有着行走江湖的从容和潇洒。而我每每难得的小行走,必定感念着古人湿漉漉的情思,她们在我脑海里涌动,再遇着现实的一景一物,和着思虑的心情,便产生了虚与实的碰触,整合或交错,排列成长长短短的诗句,成为我行走一场的记录。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是在颠沛流离半生后才在秋天里安坐下来,望着身前身后的道路,描画出了“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秋己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等等这些伤秋的唯美意境。易安的晚年是凄清的,冰凉的,她将行走人间的炎凉浅吟低唱,落墨成歌,隽永在纸上。最终,她消失在秋天的道路上,而她的歌声却成为了千古绝唱,在历史的长河之上飘荡。是的,死,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确切说,是生命的休止符,生命因死亡而完整,我们的生命也都只是时间的一瞬。易安的诗词曾是她生命的想像,而她未满的时间就是在诗词里延续下来的,这,也成为了历史的延续,成为思想的延续,在这秋天的另一端,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是无法关联的,而行走才是,行走总是传承着某种信仰,坚持它的道路和方向。

而今,秋天和诗文都变得清浅了,似乎纸上的句子越来越枯燥,少了深秋里那一份潮湿的水汽了。变得特别浮动,使得行走的概念也单调了,仿佛行走只是一种冲动,生活重压下的宣泄。成为一种仅仅走路的形式,完全不触及思想的层面。并非是受自我内心的召唤,跟随灵魂的引领上路的。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踏上路途,说是亲近自然,放松心情,净化心灵。其实只是走过万水千山,走过草木一秋,收获的只是疲惫和暂时的忘记。话又说回来,近几年的“驴群”遍地生花,人们也是从内心里走出来。原本劫难重重的红尘人间,麻木的心难得有简单的开心,已然是一生忙不完的累,何不走出来开阔眼界,自由呼吸,愉悦身心呢?哪怕暂时放下重复不断的琐碎日子,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的慈悲?

行走的方式也是多样:徒步,单车,摩友,自驾……可以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哪一种都是生命的体验和经历,一路的欣喜磨砺,一路的风雨高歌,心境不仅是征服一条条坎坷路途的自信,也不仅是登上险峰赏无限风光的满足,更是为有限而苍白的生命旅程又累积了一页感悟,又添画了一笔色彩。

行走若再深入一些,便是充满了智慧、思考和孤独的。新近认识的心君,跟他走过两次,问他行走多年的心情,他说,是孤独的。我信,所有的道路都是越走越孤独。就像一座座相连的高山,看似同处一样的天空和大地,其实都有他内在的不同,都有他独有的特性。和每一条河、每一棵树、每一条路一样,都是孤独的。我们走进孤独的内部,阅读,汲取不同的精华,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一如我们众人的行走,一群不同职业不同性情不同年纪的陌生人,相同的道路上互相照应,谈笑风生,终了,其实也都是孤独的个体,走一场心灵的旅途,同样的景物,却看到不同的风景,收获不同的心情。不过都是彼此的过客,自己的归人。

秋天的路上,行走的收获远比书本上的要多,所以自古以来,读书写字的人,也都是善于行走的。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常人看不到的美和涵盖的哲理,也有极强的能力将这些见闻生动优美地讲述出来,呈现给读者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也有一些,走过,累积全装在心里,沉默不说的像历史。陕西本就是一部深埋的历史,所到之处除了山川秀丽,更有着一份文化的积淀和厚重,就像我们随到一处,地下都埋葬着一个王朝的繁华,一代帝王的辉煌,一段故事的兴衰。也能想像得出当年这风水宝地是何等的肃穆、庄严。如今,就这样任凭后人轻易地践踏了,任凭后人纷纭地评说了。当抬头看着照古人的阳光同样洒落在我身上,那样的感慨,除了轻叹,是不知作何言说的。

十月的秋天是值得行走的。此时的秋已深到烂醉,那是别的季节都布局不出的荼蘼。此时的空气带着深秋的冷冽,让人神清气爽。走在这样的时光里,人很难不清醒自己该何去何从,该放手和坚持的。我一直梦想流浪,成为一个能不断行走的人,马不停蹄,日夜兼程,无论是人生抑或是心灵的路途上。只因为我明白,这是生命的健康状态,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存在。可以不受生活的纠缠,说走就走,去或留,都遵从内心的意愿和感觉。最好,能遇上一两个内心风景接近的人,志同道合一路伴随,亦是幸事呵。

有时又觉得,一群人行走在一起,不多久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这和一个人的生活背景、环境、经历,也有些关系的。这两次我就遇着这样的人,像飞鹰、秦岭,感动他们的关照所以记下了名字。他们是绅士的,热心的,性情的。在他们身上,能真真感受到那一份行走江湖多年的侠义和豪气,是因为阅历丰盈,更是这一路走下来,他们修炼的具有了站得高看得远的格局。这是人性潜在的光辉,是行走的脚步将他们擦拭的如同一面镜子,可以照见灵魂的清澈和纯粹。不计较,不拘泥。这是气度。一个人的这种气度有多大,那么他的行走就会有多远,他的江湖就会有多深沉。

十月的这一天,秋天像一瓶满溢的颜料泼墨于城市之外的青阳峡,我的脚印就镶在这缤纷绚丽的淋漓色彩之间,我的行走也是和这些景致一并被涂抹成画的。除了同行驴友,很难再见到人,只有沿途半坡以及道路上的牛羊、鸡狗动静着,让我忽略了行走的时间和距离,只觉山高水长。

不曾预料的风和日丽,让我行走的心情明亮,也是这样的天气,让秋天的线条看起来雅致柔和。其实我知道,秋天的性情是委婉、缠绵、哀怨的,如若原本天气预报的雨再落下来,到处呈现雾状的忧伤,冷风掀弄这漫天飞舞的彩色叶子再凌乱粘贴在地面,和着雨水反射着迷茫的光,那,便是秋天的落魄了。我想,这样的景致才是秋天本真的模样,让人怜悯,让人难过,让人铭刻。

十月,秋天己经走到尽头了,行走秋天,成了离别的风情,也成了远远的、楚楚的、冷冷的秋天的悲歌……

责任编辑 董晓奎

猜你喜欢

生命
水为什么能成为生命之源?
生命之树
执着旺盛的生命之花
为生命护航
生命憧憬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生命的哭啼
《柔情史》:面对成长面对生命,有时无能为力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