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16-11-26

山西文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扬善小说家虚构

卷首语

最平常不过的景象了,两个老人,夫妻俩在院子里一递一句地说着家常。是些什么内容?事关到另一个世界的旅程。“老汉”想得并不清楚,男人嘛,好像什么都无谓的,总想着“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可“婆婆”不这么认为,她有种种忧虑,不是操心做老衣的面料不齐全,就是生怕动手的日子不吉祥。概括为向死而生,还是简单了。湛蓝的天底下,碎在嘴边的话因为迫不及待,因为认真,也有了朴素的静穆,有了仪式感。

这是《我们的节》呈现的画面。为了这个节日,小说家袁省梅细针密缕,以她的风格编织世界。节日总是值得纪念,回过头细想,留存在人们印象里的,往往却不是烟花般消逝的节日本身,而是为节日忙碌准备的过程。生活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呢?就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准备往往不是清晰的,它含混,欲罢不能,没有绝对的把握。它等待,犹豫,还纠结。

人生最美好的滋味都在这个纠结里头。

王祥夫的《米谷》也用大量篇幅虚构了米谷对城市的纠结。纠结不单是心理上的折磨,更有身体上的历练。在这个意义之下,“米谷”更像是一块大荒山青埂峰下的石头,陡然被小说家拎进城市,游历了一趟炼狱。纠结,到了王祥夫这里,恐怖了。人性的恶,悉数登场,伦理的秩序,都有了森然的模样。显然,乡野美女去捡拾城市垃圾这个前提就预设了作家的立场。他对城市是失望的。只有失望,期望落空,田园故土不再,才能解释他迷恋的趣味,甚至是美学主张。

是惩恶,还是扬善?在虚构的世界中,重提道德,过于浅显。无论是精心刻画当下,还是有意制造荒诞,或许小说的力量就在于,通过重新结构的世界,去掉陈词滥调,直逼空洞现实,提供了让人悚然一惊的可能。

猜你喜欢

扬善小说家虚构
著名小说家、诗人、编剧阿来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扬善
扬善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构建扬帆课程 打造适宜教育
虚构的犹太民族?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略论道德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