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人回到电影里面去才是最安全的

2016-11-25康荦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林恩樟柯冯小刚

康荦

历年的11月本是一个较为冷清的电影档期,今年却因为李安与冯小刚两个大腕的两部新作的加盟,而热闹起来。一部是李安导演的、被称作“业界变革之作”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另一部是冯小刚导演的、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莲》。两部影片都是以人为中心,一个是因为前夫的一句话,追寻尊严的故事,另一个则聚焦于一个参与伊拉克战争的士兵的内心战事。

11月7日,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首映第二场活动——“我们的第一次”李安、冯小刚对谈,贾樟柯导演特别担任本次活动的嘉宾主持。在近两个小时的对谈中,李安导演与冯小刚导演畅聊与电影有关的话题,两位同为36岁开拍自己人生中第一部电影的导演,相谈甚欢。一位62岁,一位58岁,两位导演都始终怀有对电影的初心,对自己的作品保持着“第一次”的心态。李安导演说道:“我们都是爱电影的人,手上触摸到电影就充实,没有电影就不知道怎么自处。”同时李安也打趣道:“小刚导演没有电影还可以画画,我除了拍电影,大概就是烧烧菜,被太太数落一下。”冯小刚导演则借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台词来表达对电影的感受:“我们电影人还是回到电影里去,才是最安全的。”

120帧×圆画幅

李安:60帧到120帧,思索了将近一年

冯小刚:不可能第二次再拍一个圆的电影了

贾樟柯:我们在谈一部作品的时候,非常想了解两位导演最初遇到原著小说时,怎么样产生了改编它的想法,什么样的元素和细节,打动了导演,然后决定把它搬上银幕?

李安: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第一次接触3D,过去我一直坚持用胶片拍,对数码电影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拍摄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后,我发现很多东西对不上,开始怀疑一些过去从来没有怀疑过的事情。过去用24帧拍,怎么拍好、拍美、拍得更情绪化,我有一套东西,我从小就很痴迷这个东西,像信仰一样。当我遇到了问题,就很想找解答。

我之所以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感兴趣,是因为它讲了一个军人面对中场秀,战士的表现和他本身的感受,以及大众对他的情感投入,产生荒谬感对比,很讽刺。我觉得如果不是用新的技术的话,我可能不会拍这部小说,因为它非常主观、思绪性。通常新的技术出现的时候,需要比较多的钱,要做就需要很多特效,《阿凡达》不可能做到这样,60帧都做不到,因为太贵了,成本太大,视效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做到这么大试验。我一定要精简,用小的做,这是我的做法。所以我就拍了,从60帧开始研究,超过60帧,开始往120帧走的时候,觉得上战场了。

冯小刚:跟刘震云我们俩合作过4次,一个是他的小说《一地鸡毛》,还有《手机》、《温故1942》再就是这部《我不是潘金莲》。很多中国作家写中国的历史、苦难,或者一些困境的时候,他们实际上用了苦难的表情、忧伤的语言在写。刘震云不是,他用非常幽默的方式写苦难、写困境。我觉得这种反差让我有兴趣。这个小说让我觉得看了之后非常有欲望来把它拍成电影。因为小说里面的每一个人围绕着李雪莲和她打交道的28个男性,每一张脸、每一个人的语言,他们说话的时候的表情,在看小说的时候,我已经脑子里全有了,都是我生活当中的熟人,或者我每天在电视上见到的这些人。

贾樟柯:李安导演发掘过无数的新人,这次选择演员的时候,通过怎么样一种指导方法,让他能够进入到角色里面?

李安:男主角是表演系三年级的学生,我们有一天看到他的自拍,邀请他从英国飞过来,读了一两分钟台词,差不多就定下来了。他是一个很天才的演员,当然我对有天分的年轻演员比较敏感。其实指导他,跟我上次拍少年派的小孩不一样,那是从头教起,没有演过戏的高中生,这次则是表演系的高材生,本身素质相当高。因为他没有经验,没有东西需要去掉,反而是那些有名的或者有经验的演员,障碍比较多。知识障碍,知道的越多障碍越多。

贾樟柯:当初怎么下定决心让范冰冰来主演?

冯小刚:想到冰冰,有一个私心——12年前和她合作过《手机》那部电影。我想如果大家一开始不看好的演员,在电影里有很大的转变、改变,是不是更有意思,对我来说更有挑战。我想她要成为我创作的一部分,她不是一个面具在那,必须跟我的创作思想融合在一起。所以我跟她说,虽然你是女主角,有28个男演员和你一起演戏,但是真正的主角是那28个人。我通过你让大家一个一个认识这些人,这些人共同构成了刘震云写这个小说的社会意义,所以你在这里是一个介绍人。

贾樟柯:在技术跟内容结合的过程当中,经过了什么样的一些选择和决定?

李安:我在做《少年派》的时候,感觉到用3D视频看跟2D看的时候,演员表情不一样。我需要做调整,我需要它更真实,需要它更复杂。电影是不是参与进去,这是很大问题。

60帧到120帧之间,我大概思索了将近一年,到60帧还是在拍电影,超过60帧是什么东西,我说不上来,当然技术上没有问题,最大的难处是我拍的时候看不到,只能看到60帧,只能看到大概只有1K的景象,我不晓得人在哪里。过去很多熟练的东西没有了,包括演、拍、打灯。可是我在技术上没有办法达到,所以只能拍很少、很简单的镜头。拍出来以后,心里没准头,我不晓得观众怎么反应,毕竟这样的观影习惯,我们还没有。所以我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我来讲这是重新学走路的过程。

作为电影人,我一方面觉得很冒险,拿了好几千万美金做试验,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很幸运,有机会学习,跟新兵送去打仗的感觉很相像。电影不管怎么样,最后都是人的感觉,还是要为艺术来服务,为故事,为人物,为戏剧性服务。我从来不觉得技术在这边,艺术在另外一边。我觉得看法跟内容一样重要。

冯小刚:这个小说里面的事、人、台词都特别写实,但是整体看下来,这个故事非常荒谬,全世界都不可能发生,只有在中国发生。所以我要找到一个非常中国的方式拍这个电影。在这个圆里面看,非常有诗意、意境。但当你决定拍一个圆的画面的时候,慢慢深入进去,就发现所有的细节都变了,构图不能按照传统的构图方式。有一种说法,这个圆更像放大镜看生活,其实不会,其实这个圆里面景别更松了,如果景别特别饱满,是人头特写,特别像望远镜里看人,这个不是我要的,我要它有一种中国画的味道。还有一个和李安导演不谋而合的地方,光线变化,过去拍电影都是拉反差,希望把影像反差加大,使影像变得更有力度、更精彩。但是这个圆里面,恰恰需要特别灰的、低反差的画面,跟习惯特别不一样。在灰的画面里,将黑的衬底,圆变得有山水画的味道,我可以确定的是,不可能第二次再拍一个圆的电影了。

贾樟柯:李淳呢?李淳是李安导演的儿子。这次他演一个美军士兵,在电影里面发射火箭。

冯小刚:李淳演得非常好,电影里面视觉上给我感觉特别震撼,就是发射火箭弹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后面不能有人。但是跟着这一炮打出去的时候,我感觉到整个环境产生的那种变化,这个变化通常不会观察到的,那个冲击波,把那些土卷起来,包括墙的颤抖。他表演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是非常有天赋的。

李安:希望有机会你能多多指教他,李淳跟我一样很老实、很认真,开窍比别人慢一点,但是很努力,很喜欢演戏。

贾樟柯:他当过兵?

李安:没有,我很想让他当两年兵。这部电影对他们这些演员的训练,需要很逼真地演出军人的感觉,不光是军人动作。其他八位演员其实是在帮助男主角演戏,每个镜头都在男主角身上,没有办法像一般的电影那么拍。所以其他的配角等于帮助主角演戏,他们也是军人各行各色的代表,李淳演的代表某一个面向的军人。我训练的时候,完全按照美国的海豹突击队训练方式,往死里练他们。

梦想×心得

李安:除了拍电影,就是烧菜和被太太骂

冯小刚:再勤奋再努力,也就是六七部电影

贾樟柯:从《一九四二》之后,你的创作调整,从过去喜剧之王、贺岁片之王,突然注入很多类型,触及到历史,包括复杂现实,为什么有这样转变?

冯小刚:有一年我自己拍的电视剧、电影,三部都被枪毙了,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没有人给我投资,我的片子通过不了。导演不是一个名词,是一个动词,导演得干活,所以我采取了拍贺岁片方式。但是我也没有想到这个方式确实带来了另外一番景象,赢得了很多观众,有一个基本信任,形成了所谓品牌在市场上,使我的拍摄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在对资源的使用上,话语权越来越大。因为拍电影,我确实也是赚了很多钱。我在想,我要做点什么,还是要回到我最想做的事上去,所以我开始想,不要再去更多地妥协,应该是自己非常想拍的东西拿出来拍。就我的年龄来说,我不认为我还能拍很多电影。我想我就是再勤奋,再努力,恐怕也就是六七部电影吧,所以不能再浪费时间。

我经常说,现在有一句话叫做顺势而为,好多人劝我,市场这么好,什么东西观众喜欢,顺势而为。我现在想的是要顺心而为,不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的话,我觉得90%的人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不缺我这么一个。

贾樟柯:李安导演,你作为既在美国工作,又在中国工作,这样对两个电影制作体系非常了解的导演,对这两个市场有什么心得和观察?

李安:美国这部电影做得很僵硬,我借这个片子反讽了,发了几句牢骚。美国现在的片场制度非常公式化,没有活力,也做不出什么东西。反而是中国这里,不光是有钱,而且是对电影的憧憬还没有疲劳,这点很宝贵,美国电影反而有点犬儒了。虽然中国的环境是这样的,但我觉得中国电影是有希望的,需要健康地发展下去。

贾樟柯:李安导演是在《色·戒》之后,一直在拍美国片吗?有没有华语片计划?

李安:在动脑筋,希望拍华语片,本来有一个拳击片,想把这个《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拍好之后再拍,我也有这个感觉,能拍六七部相当多了,体力得相当好才行。拍电影时我的神经一直是扯着的,我也不知道能扯多久,身体和市场观众都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停。现在我开发了一个新的技术,我也不知道这是开了一个新希望,还是捅了一个新娄子,我也不知道。只是为大家做一些铺垫,我们都是爱电影的人,我手上触摸到电影就充实,没有触摸到电影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自处。我除了拍电影,大概就是烧烧菜,被太太骂一骂,被数落一下,大概就是这样。

冯小刚:借李安导演电影里的一句话——电影的最后,参加完中场秀之后,这些士兵全部回到车上之后,说了一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原来觉得战场特别危险,现在通过这次走了这一遭之后,觉得回到战场才是最安全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我想说的是:我们电影人,我们面对生活复杂的很多人际关系,投资人、宣传等等,我们都是很紧张。我们觉得回到电影里面去,我们是最安全的。

李安:我两个月以前抽空休假,跟太太去爬山,从山上滚下来,腿受伤了,所以我也是拍电影比较安全。

三个巧合:初心与创新

就像贾樟柯说的,李安和冯小刚同在11月上映自己的新片,有着诸多有趣的巧合。两个分别在大洋两端叱咤影坛的导演,都是在自己的36岁才拍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2016年,两个人不约而同选择把小说搬上银幕;并在自己的62岁和58岁之时,在新技术和拍摄手法上完成了创新和突破。

巧合一

〔美〕本·方登 《漫长的中场休息》

《漫长的中场休息》是美国作家本·方登的长篇小说,也是李安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著。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士兵,在伊拉克赢得了一场3分43秒的短暂胜利。一夜间,他们成了美国的英雄。每个人都说着“感谢你们”,记者、好莱坞导演蜂拥而至。他们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绚丽的烟花在耳边炸响,伴舞身上的亮片在身畔旋转,战争仿佛无比遥远。但有那么一刹那,比利觉得还是打仗好,总比被人当舞台布景挪来挪去爽多了。老天作证,打仗确实烂透了,可他实在看不出这种无聊的和平生活又有什么好的。《漫长的中场休息》一经出版便在《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收获如潮好评,李安尚未读完便决定将它拍成电影。李安说:“这是一个关于爱、勇气和忠诚的故事,它讲述一位年轻人终于在这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个故事关于军营里的兄弟情,关于他们深厚的感情和做出的牺牲。”

〔中〕刘震云 《我不是潘金莲》

小说《我不是潘金莲》2012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著名作家刘震云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在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因此走上告状路。结果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

巧合二

120帧

“是我看过最清晰的电影”,有观众观影后如此直白地形容。就技术而言,传统电影是24帧,即每秒放映24张画面,120帧则是每秒放映120张画面。如此高帧放映,人眼分辨度已经感受不到画面停滞,运动场景不会出现任何拖拽感,比常规电影画面更加清晰流畅。就视觉而言,仿佛银幕消失,人物就站在你的面前跟你交流。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有几个主观镜头尤为明显,观众仿佛跟比利·林恩坐在同一辆战车上,看着车窗外的战场。

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120帧,李安说自己也是矛盾的,他既痴迷于新技术,“我现在也不年轻了,等不及想用新的表达方式,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电影多久,但希望‘服役期间,能看到发展”;又不太希望观众过于专注于技术,而是“进入故事就好”,“不要注意科技,进入故事就好,普通版本也是非常动人的故事片。我不会把科技和内容分开,最后还是检验人性,内心活动还是最重要的”。

圆画幅

《我不是潘金莲》首次引入圆形画幅,而当镜头到了城市的部分,圆形画幅又变成方形,直至影片最后变回宽银幕画幅。对于自己采用圆形画幅形式,冯小刚直言,遭到几乎所有人反对,但他还是任性地坚持下来:“二十年来没出过格,这次想做点出格的。”冯小刚说,到了这把年纪,必须要去试一些未知的东西,找到一些既能令人兴奋又对电影有帮助的东西。

巧合三

李安(36岁)的第一部电影

1990年,李安完成了剧本《推手》,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之后他亲自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生活中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 由于《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他的第二部电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

冯小刚(36岁)的第一部电影

1994年,冯小刚拍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永失我爱》,这是一部城市题材的影片,由徐帆、剧雪、郭涛主演,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在拍这部电影时冯小刚除了导演还兼做美工。

猜你喜欢

林恩樟柯冯小刚
冯小刚横看成岭
二战“军中甜心”歌手薇拉·林恩逝世,享年103岁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只要我们在一起
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
贾樟柯:走西方
冯小刚炮轰《速7》
贾樟柯:我的电影基因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