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田园诗词的语言风格

2016-11-25胡勤勇

心潮诗词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田园诗诗词语言

胡勤勇

浅谈现代田园诗词的语言风格

胡勤勇

田园诗词是作者描写乡村风光,抒发其对农村生产、生活情感的格律文学作品。从古至今,田园诗词是诗词中的一个重要域类,是诗词创作的永恒话题。古风中有大量田园诗句,晋代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唐代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家写出大量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带有田园风格的格律诗篇,现代诗家的田园诗词更是无以计数。作为当代诗词创作者,如何与时俱进,花精力创作耳目一新的现代田园诗,用诗词这种传统的文学表达形式讴歌农村的新面貌,反映农民心声,让诗词这种高雅艺术贴近乡村,让具备初中知识水平的农民能看得懂,能领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其语言风格不可不创新。

一、遵循格律 慎用古词

从古至今,之所以诗词流传不衰,并不是诗词特有的思维和境界,也不是作者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它符合汉语的造句习惯和特有的韵味。我不认为诗词是“带着镣铐跳舞”,应该是“放开歌喉吟唱”,只有韵味流长,才算是诗词,否则,不讲格式,不押音韵,那只算我们平时的讲话,就谈不上是诗词。一篇规范的诗词,只要谱上曲子,就成为一首好的歌。我们至今听到或唱过的一些歌就是诗词歌,而且听到或唱过很多歌虽然算不上诗词,但都是押韵的。田园诗来源于农村,也应该传播于农村,只有朗朗上口,老百姓才爱听。

古今词汇有很多变化,有的古词汇被保留,有的赋予了新意,但有很多被淘汰或者不符合现代生活的词汇,不是古文研究者是不需用到的。写诗词不是挖古墓,不要认为写现代词汇就觉得诗词逊色,非要写些让大众不认识的词汇就好象自己有学问。诗词是大雅之物,纵观诗词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流传至今仍能传唱不衰的,都是意美词简之句,青壮老幼,皆能唱诵。如骆宾王七岁就写出了“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佳句,难道说他非要懂很生僻的词汇吗?

我曾在网上收集所谓诗词“常用词”,很多是描写人们的衣食住行,可是没有几个能用在我写的诗词中。如“赤舄、缁衣、罗裙、犊鼻、鸦头”,谁还在穿戴?“熊掌、彘羹、开跖、二螯、郎公桔”,谁还在饮食?“天樨、宸阙、蓬庐、甲观”,谁还在居住?“舆轼、骖乘、步辇、摇棹”,谁还在用作交通工具?有人写田园诗时用词超过了现代词典范围,要在“康熙词典”中才能查到,这样的诗词老百姓根本看不懂,就是文人雅士也难以念出来。

二、贴近生活 字句时髦

现代农村生产、生活日新月异,农民营生手段多样化,不只是“脸朝黄土背朝天”,有些农产品走向工厂化生产,农村生活用水、用电和通讯除少数边远地方外,与城市没有多大区别。更何况农村城镇化,农业人口比例减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写好现代田园诗,光坐在家里冥思苦想是不行的,光翻前人诗集东拼西凑,也是写不出好诗的。要真正走到乡村田野,品味农村生活,倾听农民的喜怒哀乐,领悟新鲜事物,抓住闪光点,就能出神入化。人是感情动物,又富于联想,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他人。否则,还是小桥流水,牧童横笛,茅屋炊烟,姑嫂浣纱的陈旧语言文字,作为讲诗词历史可以,但不是创作现代田园诗的语言。诗的新意来源于现时,而不是历史,用古人的意境包裹今人的境界,无异于削足适履。

陕南诗人王志成亲自到离汉中 110公里的华阳镇,就写出一组有特色七绝。华阳镇是陕南保存较好的一处有明清风貌的古镇,这里地处秦岭南麓,山雄水奇,民风淳朴,过去封闭孤寂,可以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开辟成了夏季旅游风景区,不光多有国内游人,而且还有外国游客观光。他写道:“为寻秋景赴华阳,入得深山暑气凉。万顷松涛交响乐,舟车恰似绿波航。两岸丘原植稻麻,鱼翔水底岭间茶。民居古朴桃园似,小镇风光游客夸。晨曦相伴赶逢场,背篓乡亲摩托旁。木耳山蔬加野果,天然美味笑迎尝。山水雄奇花自香,游人商贾客流长。君如雅兴街头转,不定欣逢洋女郎。”上述描写的画面时空清晰,使人倍感真实,“背篓乡亲摩托旁”、“不定欣逢洋女郎”等佳句使人倍感新鲜。

改革开放后,很多农民在城市务工,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只有贴近他们的生活,才能真切体会到他们的疾苦。网上有一首《夏夜民工》的七律:“谁叫天生做苦工,未如君子固贫穷。肩扛广厦凉风起,身陷蜗棚热浪烘。切切妻儿思故土,涓涓薪水望长空。百年建筑说聪慧,可叹当时似蚁虫”。此诗可谓入木三分,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环境,收入情况和思家心情跃然纸上,令人悯恸。

三、白话为主 寓意明了

现代田园诗词的格律是统一的,但其语言应该是现代的,白话文是当代文学语言,通俗易懂是其本质特征。新田园格律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能认为文言文简炼就大量使用文言文的句式,现代文学是以白话文话语形态为基础的文学,这是文学的时代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全国部分高校教授诗词座谈会上提出:诗词面对是当代文学背景,面对的是今天的人民大众,真要把旧体诗当作一件当代文学事业去做,适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就得是当代语境下的写作,必须在当代语言上狠下一番功夫,要进行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革命性转变,完成五四以来没有完成的诗词语言革命。

我曾经写过一篇新韵七律《赞市工会帮扶栗溪乡农民工养四胞胎》:“打工兄弟李才军,儿女两双喜降临。树木丰盈多坐果,金钱短缺少开心。大家呼唤安襁褓,工会帮扶散患云。一片痴情知冷暖,五湖四海一家亲。”

对此诗读者褒贬不一,有的说太直白,象打油诗,没有格律诗的味道。我自己认为有的诗就是要写直白一点,把事情说清楚,让读者一看就明白,这首诗就直接达到了我宣扬工会作用和团结互助精神的目的。

作为湖北名师,龙泉中学教师胡孝华写过一首《玉楼春·菜花情》:

三三两两游春去,但见红男牵绿女。菜花蕴藉几多情,还是去年今日语。去年今日风花雾,万叶千黄香一处。年年自有菜花痴,小屋农家人不负!

这首词起句就是简单白描,但却让人身临其境,“去年今日”的接龙句运用使全首词的节奏明快,细品其意思不重复。字里行间不朦胧,不生僻,却表达了观油菜花人的痴情和种油菜花人的不易。

写现代田园诗词更要讲究修辞手法,恰当的修辞手法运用,能使寓意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这与其他文学形式是相通的。就是我写的“树木丰盈多坐果”“工会帮扶散患云”。胡孝华写的“菜花蕴藉几多情”、“年年自有菜花痴”也运用了修辞手法。修辞性语言也不是漫无边际的,要讲究科学,力戒迷信。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不科学,“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四、博采众长 独树一帜

写诗词不是天生技能,需要不断向他人学习。写现代田园诗不仅向诗词行家学习,甚至要向农民学习,有时农民的一句歇后语或俚语恰当镶嵌在句子中,也会增加感染力。我写的《赞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何时大地少繁星,黄鹤追云玉兔明。万户侯擒龙布阵,九头鸟引凤开屏。化杨枝水活枯草,疏堰鱼苗慰百灵。四海高歌空浪滚,荷塘月色有痴情”。其中:“九头鸟”就来自于“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俚语。写新田园诗也不能回避引用成语和典故,成语和典故巧妙运用,形成与新的意境的叠加,能让人浮想联翩。有一首《萤火虫》的诗,就用了三个典故,其诗云:“纱囊借亮读书美,岩谷放飞寻乐庸。非火倾情终有耀,良宵久顾比星同”。这里有晋人车胤囊萤夜读,终成学问;也有隋炀帝征集萤火取乐;还有李商隐“草萤有耀终非火”反而用之。

写田园诗不能整篇都是景物描写,画龙点睛之处在于情感的倾泻和理情观念的表达,否则就缺少诗词的灵魂。诗人黄海先生《春日》七律一首:“昨宵风雨浸阶台,含笑山茶依旧开。紫燕衔泥勤起舞,金蜂弄蕊自徘徊。万丝杨柳绿撩面,十里桃花红染腮。最是情思无觅处,如莺笑语向春来”。表面上多为景物描写,但在心境上有较大起伏。“金蜂弄蕊自徘徊”如低潮涌动,“十里桃花红染腮”似高潮迭起,“如莺笑语向春来”点题使人心情豁然开朗。

古代诗人写田园诗有其独特语言风格。孟浩然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王维的风格显得幽邃、寂静、空灵、明快、洗练。诗的语言如田园的绿叶和花朵,搭配的方式不同,装束的工艺不同,会显出不同的效果。现代诗人写田园诗词多了,也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如果一位田园诗人写的诗,当读者不看署名,细读诗文,能猜出是谁写的,那么其在现代田园诗苑里可谓独树一帜。

(作者系荆门市诗词学会理事)

责任编辑:江 湖

猜你喜欢

田园诗诗词语言
田园诗
语言是刀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我有我语言
诗词之页
“孟浩然田园诗词大赛”试行办法
看似静穆非静穆,题闲赋闲非写闲——陶渊明田园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