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忽高忽低的血糖,并发症的“元凶”

2016-11-24胡爱民徐乃佳

家庭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元凶糖友高血糖

胡爱民+徐乃佳

临床工作中,我总会碰到这样的糖友:平时疏于自测血糖,却很重视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经常到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也比较理想,然而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他们也很纳闷,糖化血红蛋白反映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将它控制好了,不是意味着血糖也控制好了吗,为什么还是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仔细询问后我发现,这些糖友在进行血糖监测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天的血糖波动幅度较大。没错,这忽高忽低的血糖,就是并发症的“元凶”!

血糖波动,判断有据

在生命的每一天,血糖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在高峰与低谷之间波动,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是人体为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应。正常人群血糖通常为3.9~7.8mmol/L。在进餐后10分钟左右,血糖开始上升,1小时左右达到高峰,2~3小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全天血糖最高点多见于早餐后1小时。凌晨2:00~3:00胃肠道已没有含有热量的食物,而且体内分泌的各种升糖激素又都处于低水平,所以血糖跌到低谷。黎明期间因升糖激素的分泌,同时肝脏平日储存的葡萄糖被输送到血液里,又形成一个小的血糖高峰。正常人1天内的血糖波动幅度小于2~3mmol/L,每天波动5次。每天与每天之间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一般在0.8mmol/L以内。

因为胰岛功能的下降,或者对胰岛素不敏感,再加上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糖友的血糖波动幅度比正常人大。什么情况才是波动大呢?即一天内血糖波动可达6mmol/L,每天的平均血糖波动可达2mmol/L。

波动大的血糖危害大

众所周知,持续性高血糖对身体危害极大,殊不知,波动大的血糖状态比持续性高血糖状态危害更大。

波动性血糖更易引起血管受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病变,引起冠心病、脑梗塞等。与此同时,在肾脏和眼睛的视网膜里,细胞也经不起大起大落的血糖的折腾,进而大量受损,导致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此同时,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也扛不住了,分泌功能大打折扣。

血糖迅速变化,可能引起感觉神经的损伤,引起手足麻木、疼痛等症状,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糖波动幅度越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越高。此外,血糖波动还加速大脑老化,影响老年糖友的认知能力。

所以,即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好了,如果血糖波动较大,还是可能出现并发症。

重视血糖监测,防止血糖波动

不少糖友不重视血糖监测,去看医生时,医生摸不清他们的血糖情况,难以确定治疗方案,评估病情。自我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可为降糖治疗方案提供所需的数据,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自我血糖监测,一般进行多点监测,如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这7个时间点,甚至凌晨3点的手指血糖,可作为长期监测指标,从中能得知全天血糖的波动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同时每3个月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和手指血糖进行对比。

到这里,文章开头的疑问,现在可以揭开谜底——糖化血红蛋白体现的是平均血糖水平,有些糖友的血糖波动幅度大,同时存在低血糖以及高血糖状态,但由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相互抵消,表现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从而造成血糖控制达标的假象,故仅凭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情况。只有糖化血红蛋白和手指血糖监测互相配合,才能全面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即使进行多点血糖监测,仍然会遗漏一天中其他时间段重要的血糖值,怎么办呢?别担心,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来帮忙。这种系统可以随身携带,主机只有手掌大小,连接主机的是植入皮下的葡萄糖感应探头。此探头可感应葡萄糖浓度,由仪器记录并可下载到电脑中进行数据分析,避免了频繁扎取指血的痛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每5分钟存储1次所测血糖。全天存储288个血糖值,能连续监测72小时血糖。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友,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使用这项设备,从而更全面监测全天的血糖波动趋势。

3招并举保血糖平稳

餐后血糖急剧增高,或者餐前低血糖,导致随后的血糖反弹,是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为避免血糖波动,需要保证餐前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稳定。具体方法,依然是老三样:饮食、运动和药物3招并举。

?饮食:在医生指导下按身高、体重及活动量确定饮食方案,定时定量。在种类选择上,宜选择升糖能力较弱的食物,如低脂肪饮食;宜食用粗杂粮,少食用精细粮;以非发酵面、半发酵面的主食为主,粥类少食为宜。食用根块类食物如土豆,应选择炒食方法,避免蒸或制成泥。如出现餐后高血糖、下一餐餐前低血糖,可在医生指导下分餐,例如早餐后高血糖,中餐前低血糖,可将早餐三分之一留在上午10点进食。

?运动:应该安排在餐后半小时进行,以中等强度的运动为宜,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不要空腹运动,注意预防运动引起低血糖的风险。运动后最好监测血糖,如血糖<5mmol/ L,可进食少许苏打饼干、水果等。

?药物:可选择减少空腹血糖波动的药物,如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减轻餐后血糖波动的药物,口服类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格列吡嗪、西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等,注射类的有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50、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R、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50R、艾塞那肽。其中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既能降低餐后高血糖,又能避免下一餐餐前低血糖。胰岛素泵的使用也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

最后,为自己设定一个适宜的控糖目标,更能让血糖平稳。60岁以下、无明显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 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4.4~10.0mmol/L;60岁以上或有严重低血糖史、或有明显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糖友,可在医生指导下将上述目标范围适当放宽。

猜你喜欢

元凶糖友高血糖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糖尿病——无数人失明的元凶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
为什么有人说小行星是恐龙灭绝的元凶?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