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江南,水光潋滟晴方好

2016-11-24陈佳慧

现代苏州 2016年22期
关键词:原色南浔小桥流水

记者 陈佳慧

我的江南,水光潋滟晴方好

记者陈佳慧

江南杭州的秀雅与大气,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三面环山一面城;

城外的乌镇,西塘,周庄,新市和南浔,是小桥流水人家,终年潺潺环绕村庄。

在徐潇哲眼中,“烟雨蒙蒙醉江南”会勾起多数人对江南的印象,而“水光潋滟晴方好”则是令他心动的江南印象。

江南已经不再只是地域的存在,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和情怀。江南特别美,故事特别多。最恋江南,物润天泽。

这么一位年轻又时尚的摄影师,如何会举起相机,对江南土地上的景色与人情有独钟?其实问题不难解答。凡是在江南的浸润下长大的孩子,都怎能舍弃它特有的韵味和美丽。

每一天,被水乡柔情感染着

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徐潇哲的血脉也紧紧联系着这片土地。

这位造型时尚的年轻摄影师出生在德清。这里素有“ 名山之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 ” 的美誉。作为典型江南代表的新市古镇,莫干山等著名景区就在德清。在小桥流水,青山绿水的地方长大,徐潇哲的眼睛从小就在吸收江南“韵”和“美”。

面对生他养他的地方,对它有感恩和深情是必然的。徐潇哲说,大自然赋予这个地方山水之美,江南的子民赋予这个城市秀丽,作为土身土长的江南孩子,总是对它充满着眷恋和痴迷。

这份感情就流淌在他的身体里,北方人和南方人最大的不同便是性格上的差异,北方人豪情,南方人细腻,而他是典型的南方血统,骨子里的细腻是江南给予的。

现在他生活在杭州,西湖、白堤、断桥、雷峰塔、曲院风荷,无一不代表着江南的柔情,生活在这些美景包裹的城市,时不时云霞洒满西湖,荷花自然成景,这样的景象天天都出现在他的江南记忆里。留在江南生活每一天,都在被江南柔情感染。于是风光旖旎的江南,徐潇哲会用他的相机尽力去保留原色,有时则是去描绘出稍纵即逝的事物。摄影的本意即“以光线绘图”。

用眼睛捕捉原色中的瞬间

于是风光旖旎的江南,徐潇哲会用他的相机尽力去保留原色,有时则是去描绘出稍纵即逝的事物。摄影的本意即“以光线绘图”,所以他更愿意在光线好的时候创作,自然光线的饱和更能呈现出景物原本的清晰和细腻。

背起相机的瞬间,他的眼睛已经开始捕捉,关于人,他愿意留下新人的喜悦,甜蜜的笑;老人的面容,经历岁月洗礼,面部皱褶,但依然心存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孩子,天真灿漫不足以形容童趣多美好,你追他跑的慢动作将童年停在这个瞬间。

关于景物,小桥流水人家的风光已是江南的标配,他更多看到水中倒影,动静相宜。与时间赛跑的不仅是光阴,摄影也需要,更需要摄影师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能不经意,你记录的就是转瞬即逝的景象。

就拿“印象百间楼”这两张照片来说,这是在徐潇哲捕捉那些旧建筑时发现的。房子立体呈现在面前时很容易就被发现,但水中倒映是只有在水特别静的时候才能呈现,那时候,阳光甚好,无风无浪,平静的河面出现倒映,于是他立刻快门咔咔咔。这是他喜欢的标新立异拍摄方式,但不同于常规的角度更能带给大家不同的感受。

一张照片,一个江南故事

关于徐潇哲呈现的江南土地,每张照片里都是故事。那张“水上人家的婚礼”,是一个动人爱情故事的简述:男女主常年生活在渔船以捕鱼为生,天各一方朝思暮想,因为爱情,两人决定相守终生,待亲朋好友汇聚在这个港口,才成就了新人的婚礼。因为爱,留下来。也因为感叹于这份爱,他用相机将两人的水上婚礼留存。新人脸上的幸福笑容不以言表,眼神和笑容的定格,正是爱的最好表达方式。

还有“痕迹”,每个人都走过很多路,无论是一步一脚印还是来无影去无踪,无论人的停留或长或短,他会用影的慢脚步按下相机快门,光速影也定格在照片里,成为痕迹。

他也特别爱拍江南土地上的孩子。小时候都去过田地,玉米梗,堆稻草人,你追他跑,哪怕跌倒马上也能破涕为笑,因为那是最单纯的童年时光。孩子不会装不会演,眼神明亮,能表达的就会释放,于是有了“童趣”这张照片。徐潇哲擅长抓拍甚至孩子们都不知道他存在的瞬间。快门一按,仿佛那也是他童年的剪影,毕竟他也是个顽皮的孩子,他也爱玩泥巴。

1.耕读传家(摄于莫干山)

2.小轩窗(摄于南浔)

3.童趣(摄于莫干山)

4.痕迹(摄于莫干山)

5.鸟瞰水乡(摄于新市)

6.岁月(摄于桐庐)

7.印象百间楼(摄于南浔)

猜你喜欢

原色南浔小桥流水
南浔,果真难寻
早与晚
叶茂林作品
江南
南浔颖园:小小园林尽显江南气质
一种应用于车牌检测的改进暗原色去雾算法
原色儿童村:让孩子回归自然
小桥流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