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养老模式影响因素

2016-11-24李玮玲杜雪平董建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西城区保姆意愿

李玮玲 杜雪平 董建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北京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养老模式影响因素

李玮玲1杜雪平 董建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北京 100045)

目的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养老模式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北京市西城区65岁以上老年人1 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979份,以了解北京市不同层次老年人对不同养老模式的需求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单因素分析养老模式影响因素可见文化程度、子女人数、居住面积、医疗保险及有无保姆5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婚姻状况、子女人数、居住方式、有无保姆4个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1)。结论 目前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社区化养老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养老模式;养老需求

至2015年底,北京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21.6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15%;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12.3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9.9%〔1,2〕。本文分析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模式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7~11月对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地区、广内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各500名进行问卷调查, 共收集979份有效问卷。男392人,女587人。65~69岁247人,70~79岁395人,≥80岁337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建立Logistic模型: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首先采用单因素Logistic模型对每个可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因变量为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以1为在社区养老,以0为家庭养老(参照组)。自变量为每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若在α=0.05的水平显示自变量为可能的影响因素,则此变量成为多因素Logistic分析的候选自变量。其次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对所有的候选变量进行分析。因变量为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以1为社区养老,以0为家庭养老(参照组)。自变量为所有候选的影响因素,为所有候选变量建立单一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以α=0.1的水平筛选变量。

2 结 果

2.1 不同状态下的养老模式选择 在理想养老模式选择中,731人希望在家养老,占74.67%;178人社区养老,占18.18%;70人养老院养老,占7.15%。而目前968人在家养老,占98.88%;9人在社区养老,占0.91%。在“健康状态下”,924人希望在家养老,占94.38%;42人社区养老,占4.29%;13人养老院养老,占1.33%。在“独立生活有困难时”,388人希望在家养老,占39.63%;278人社区养老,占28.40%;209人养老院养老,占21.35%;104人尚未考虑,占10.62%。

2.2 养老模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高于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逐渐升高。有1位、2位子女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高于没有子女的老年人,有≥3位子女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低于没有子女的老年人。有1位子女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最高。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均高于无医保或农村合作医保的老年人,随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升高,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逐渐增加。随着居住面积增加,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也随之提高;没有保姆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高于有保姆的老年人。文化程度、子女人数、居住面积、医疗保险及有无保姆5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Logistic分析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单因素)

1)与小学及以下比较;2)与无子女比较;3)与无/农村合作医疗比较;4)与有保姆比较

2.3 养老模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再婚有配偶及丧偶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均低于初婚有配偶的老年人。非独居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低于独居老人。没有保姆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意愿高于有保姆的老年人。婚姻状况、子女人数、居住方式及有无保姆4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养老模式

1)与初婚有配偶比较;2)与独居比较;3)与有保姆比较

2.4 养老需求 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群在经济保障方面的需求占28.6%,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占29.8%,在生活照顾需求占18.8%,在精神需求及心理安慰需求占17.7%。在理想养老服务最大需求是能够得到基本医疗,占87.7%;在首选就医方式最大需求为社区医院,占45.7%;在希望社区提供日常服务中最大需求是送餐,占30.5%;在需要文娱活动中最大需求是锻炼身体,占66.0%;希望能够有健身场地占54.5%。

3 讨 论

我国养老模式中最为古老的方式为家庭养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其子女或者配偶直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面与精神方面的照顾。机构养老模式是社会养老的专有名词,主要指敬老院、福利院以及养老院等。居家(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既能够提供上门服务,又能够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目前养老模式已初步明确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框架,家庭养老目前来看是最为主要的养老方式。但由于老龄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伴随着拥有独生子女一代的人群步入老龄、高龄,伴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受子女人数、文化程度、医疗保障、居住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居家养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4〕。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老年人群的最大需求继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提高针对老年人群基本医疗需求、日常生活服务需求及精神娱乐需求等方面各个细节的养老服务质量,逐步建立且完善好相关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使得老年人群养老能够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是在个人及国家基础之上,以家庭为载体,以国家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保证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互结合的一种养老服务体系〔5〕。

1 陈正英,李金秀,陈诗韵,等.武陵山片区老年人群养老模式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1(22):2624-6,2633.

2 陈志科,马少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的社会调查〔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26-30.

3 程淑玲,臧小英,赵 岳,等.中国城乡老年慢性病护理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66-70.

4 任 辉,曾亿武.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州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30(9):95-101.

5 杨 敏,钱 英.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37-9.

〔2015-05-19修回〕

(编辑 张 慧)

北京市西城区可持续发展项目(SD2013-07)

1 北京核工业医院

杜雪平(1950-),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慢性病管理研究。

李玮玲(1979-),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慢性病管理研究。

G812.48

A

1005-9202(2016)19-488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100

猜你喜欢

西城区保姆意愿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我的老家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在保姆家午睡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狗保姆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