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联合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16-11-24陈斌娟林志艳王卫丽李海龙杨雅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尿蛋白肾功能造影

李 莉 陈斌娟 林志艳 王卫丽 陈 彻 李海龙 王 勇 杨雅丽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联合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李 莉 陈斌娟1林志艳 王卫丽2陈 彻 李海龙 王 勇 杨雅丽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联合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根据尿蛋白和肌酐情况分为A组(尿蛋白和血尿酐异常n=50例)和B组(尿蛋白和血肌酐正常n=5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肾脏造影成像检查,应用QLAB计算双肾造影强度,并比较各组造影灌注参数。结果 A组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B组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对照组,曲线达峰绝对值(D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达峰时间(TT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AUC、DPI和TT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会出现漏诊,联合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能明显提高诊断价值。

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血清胱抑素C在判断肾功能早期损伤方面较灵敏,但只能反映总体肾功能的情况,而不能反映单个肾的功能状况〔1〕。β2微球蛋白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伤,但在酸性尿液中稳定性较差,易于降解。超声造影以其实时、高效和无创等优点在各种肾脏疾病中广泛被应用。有研究显示〔2〕,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能精确、无创、简便、敏感地评价原发性慢性肾疾病早期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联合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糖尿病史,且均经核医学肾脏灌注检查提示存在灌注病变,存在一侧或者双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排除标准:排除高血压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紫癜性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病。测定所有患者尿蛋白和SCr水平,尿蛋白排泄率<150 mg/24 h及SCr≤120 μmol/L为正常,尿蛋白排泄率≥150 mg/24 h及SCr>120 μmol/L为异常〔3〕,根据尿蛋白情况分为A组(尿蛋白和SCr异常)和B组(尿蛋白和SCr正常者),其中,A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5~70〔平均(56.3±4.8)〕岁,B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4~70〔平均(56.4±3.9)〕岁。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5~70〔平均(55.9±3.5)〕岁,各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抽取所有入选者空腹静脉血液约5 ml,将其放置于离心机上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然后将上清液取出置于4℃环境中保持。应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入选者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试剂均由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均由统一检验师操作。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嘱患者俯卧位,将超声造影剂SonoVue(声诺维,Bracco公司)1 mg溶解于0.9%氯化钠溶液约5 ml中,震荡均匀。然后给予所有入选者肾脏造影成像检查,造影剂注入后再注入生理盐水5 ml,两侧造影的时间间隔超过15 min。然后应用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PHILIPS公司),将C3-5凸阵探头放置在患者的背侧观察双肾情况,待二维基波成像后保持探头不变,采用自动程序记录肾脏图像,记录肾脏各个时间点的数据。应用随机QLAB定量分析仪分析采集数据,然后获取数据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曲线达峰绝对值(DPI)和达峰时间(TTP)。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行t检验抑素。

2 结 果

2.1 各组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 A组血清胱抑素C〔(1.64±0.89)mg/L〕及β2微球蛋白〔(3.98±1.08)mg/L〕水平显著高于B组〔(0.52±0.15)mg/L,(1.94±0.15)mg/L〕(P<0.05),B组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对照组〔(0.51±0.08)mg/L,(1.89±0.26)mg/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AUC、DPI和TTP比较 研究组AUC显著高于对照组,D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T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AUC、DPI和TTP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 A、B组AUC、DPI和TTP比较 A组和B组AUC、DPI和TT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上用于检测肾功能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肾功能的生化指标检测,如血清SCr、BUN水平的测定,但其敏感性及重复性较差。采用核医学方法检测肾脏的血流灌注及肾小球滤过率可以较敏感地反映肾功能的变化,但其具有放射性,不宜反复进行〔4〕。螺旋CT和DSA及MRI因放射性、造影剂毒性、价格昂贵及时间分辨力低等不足而不宜用于肾功能评估。肾脏活组织检查是确定肾脏病理改变的唯一方法,但属有创性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况且不能反映肾功能的变化〔5〕。血清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的简称,每日分泌量较恒定,尿中仅微量排出,因此,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灵敏且特异的指标,但只能反映总体肾功能的情况,不能反映单个肾的功能状况〔6〕。β2微球蛋白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几乎能被近曲小管完全吸收,继而全部在肾脏进行分解代谢。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即开始升高,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伤。但是其局限性是在酸性尿液中稳定性差,易于降解〔7〕。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肾内各级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但因彩色多普勒检测受到测量角度、患者肥胖程度、体位和血流状态等多因素的影响,重复性有一定的限制,反映细小血管血流的误差较大〔8〕。随着超声造影剂的研制开发及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谐波灰阶超声造影已成为定量研究实质脏器血流灌注的一项新的手段〔9〕。动物实验中糖尿病肾病模型超声造影发现,随着肾脏病的进展,肾脏微循环从高灌注到低灌注发展〔10〕。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能精确、无创、简便、敏感地评价原发性慢性肾疾病早期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研究报道,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较好地反映Ⅲ~Ⅳ期糖尿病肾病肾脏皮质微循环灌注变化的情况,其无创、动态、可重复性强等特点为糖尿病肾病的检测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11〕。本研究显示,虽然糖尿病肾脏病变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也可能会存在异常,但也有一半的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处于正常水平,因此单纯测量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容易出现漏诊;研究还显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价值确切,可以确切反映肾脏血流灌注情况,进而诊断糖尿病肾病是否存在早期病变。因此,在测量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基础上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能较好地诊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肾脏病变。

1 何 煜.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1):2032-5.

2 李惠秀.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21):2545-7.

3 高 飞.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 曹雪峰,刘春荣,周秀艳,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5):4916-8,5000.

5 傅美华,陈 军,陈 秋,等.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229-31.

6 Aulin J,Siegbahn A,Hijazi Z,etal.Interleukin-6 and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for death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Am Heart J,2015;170(6):1151-60.

7 Zhang Y,Li Y,Cheng G.Effect of low-dose diuretics on the level of serum cystatin C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chronic heart failure〔J〕.Exp Ther Med,2015;10(6):2345-50.

8 范世珍,陈安彬,林松青,等.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2):304-6.

9 李 辉.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9):1370-1.

10 梁 蕾,郭 君,梁 媛,等.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血流灌注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9):612-5.

11 石 宇,郑 艳,蔡华丽,等.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超声造影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0):1722-4.

〔2015-11-17修回〕

(编辑 袁左鸣)

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5A-103);2014甘肃中医药大学中青年基金(No.ZQ2014-19)

1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 2 甘肃省肿瘤医院超声科

李 莉(1978-),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诊断)方面的研究。

R445

A

1005-9202(2016)19-478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049

猜你喜欢

尿蛋白肾功能造影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