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血栓通注射液对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2016-11-24张锋利张向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病患阳性率脑出血

张锋利 洪 芳 张向东

(新疆生产兵团第一师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血栓通注射液对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张锋利 洪 芳 张向东

(新疆生产兵团第一师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血栓通注射液对其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产生的影响。方法 8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性治疗,治疗组则同时使用血栓通注射液。测量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量TNF-α使用放免法。结果 两组hs-CRP及TNF-α治疗后总阳性率下降,治疗组治疗后hs-CRP及TNF-α总阳性率相比对照组下降明显。血清中hs-CRP及TNF-α含量两组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别,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比对照组血清中hs-CRP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CS)都呈减少趋势,其中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两组巴氏指数(BI)呈增高的趋势,其中治疗组增高的程度更为显著。结论 hs-CRP及TNF-α参与高血压脑出血进程,使用血栓通注射液能有效降低病患血清中hs-CRP及TNF-α含量,获得较好预后。

免疫检测;血栓通注射液;高血压脑出血;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多好发在50~70岁高龄老人群体中,并且男病患的数量较多〔1〕。高血压会使脑部底端细小的动脉产生病理性变化,造成小动脉管腔附壁有很多玻璃样改变的变性物质及局限病灶性缺血及坏死,使血管壁的强度降低,发生局限性扩张,有时还可形成微小的动脉瘤〔2〕。当病患在过度用脑或情绪异常激动造成血压急剧升高时,已经发生病变的脑血管就会破裂出血,最常见的破裂动脉为豆纹动脉〔3〕。血栓通注射液以氯化钠和三七总皂苷作为主要的组成成分,主要功能是促使血管扩张,改善体内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在脑部受到损伤性反应中出现的炎性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则与脑出血治疗后的结果相关。本文观察早期应用血栓通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血清中TNF-α和hs-CRP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高血压导致脑出血老年病患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31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8±11.1)岁;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9±12.9)岁。所有病患与全国召开的四届脑血管病大会修订诊标相符〔4〕,同时颅脑CT表明确有脑出血的发生。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治疗组轻型11例,中型17例,重型15例;对照组轻型9例,中型19例,重型15例。纳入标准:48 h内发病,肌力4级以下,意识清醒或者为轻微嗜睡状态。排除标准:需手术治疗患者;有急、慢性感染,有过肿瘤史或近期受过创伤的病患及有先天性心脏病等能够对血清中TNF-α和hs-CRP产生影响的疾病。病患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措施治疗。降低颅内压,使用甘露醇脱水,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控制血压,给予恢复神经功能的药物,提供营养支持,针对并发症积极进行防治;治疗组则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将450 mg血栓通注射液体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滴,1次/d,治疗期限为20 d。

1.3 hs-CRP及TNF-α检测方法 ①hs-CRP:用药前、治疗1、10、20 d清早同一时间采集其肘部2 ml血存入抗凝管里离心分离。使用免疫比浊的方法对hs-CRP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得结果>10 mg/L即为阳性,≤10 mg/L即为阴性。②TNF-α:用药前、治疗1、10、20 d清晨同一时间采集4 ml静脉血存入普通试管里,在室温下搁置1 h,之后经离心机离心分离出血清,在-20℃的冰箱里进行保存,使用放免法对TNF-α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得结果>3 ng/L即为阳性,而结果≤3 ng/L即为阴性。

1.4 临床疗效评判标准 入院时和疗程结束后使用神经功能的缺损(CCS)表及巴氏指数(BI)做评判。①CCS评分结果:0~15分定义轻度;16~30分中度;31~45分重度。②BI评分结果:0~20分定义极重度残疾;25~45分严重残疾;50~70分中度残疾;75~95分最轻度残疾;100分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s-CRP及TNF-α检出阳性率 治疗组和对照组hs-CRP及TNF-α在疗程结束后相比治疗前总阳性率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hs-CRP及TNF-α总阳性率相比对照组组下降明显。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hs-CRP检出阳性率〔n(%),n=43〕

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下表同

表2 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TNF-α检出阳性率〔n(%),n=43〕

2.2 两组不同时期血清中hs-CRP、TNF-α含量对比 两组血清中hs-CRP及TNF-α含量治疗前无明显差别。1、10、20 d的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及TNF-α含量差异显著。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CCS及BI值 两组治疗前CCS及B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CS呈减少趋势,其中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两组BI呈增高的趋势,其中治疗组增高显著。见表4。

表3 两组不同时期血清中hs-CRP、TNF-α对比结果

表4 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CCS及BI结果,分,n=43)

3 讨 论

高血压患者当血管壁的张力降低同时有纤维素性坏死时,就会在局部动脉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纺锤样的动脉瘤,另外血液还可向管壁入侵造成夹层中出现动脉瘤〔5〕。因高血压这种疾病还会使大脑的细小的动脉痉挛,使最远处的脑组织缺氧、缺血,同时外膜中的结缔组织含量变少,使得脑出血产生的血量比其他内脏的血量要多〔6〕。

Hs-CRP可监测高血压病程并辅助作出预后的判断,它可以作为区别正常范围内低程度炎性反应的标志物,经证实,对hs-CRP在血清中的含量进行检测可以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干预及判断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7〕。Hs-CRP作为经身体内肝合成的急性反应期蛋白,平时非常少量地分布在常人血清里面,但是当机体出现炎性反应或组织发生损伤以后,其含量会在6~8 h急速升高〔8〕。高血压造成的脑出血在最早期,发生出血造成体内炎性细胞能产生很多种类蛋白质的相关水解酶,能令斑块表面的蛋白帽发生溶解消散,令血管不如之前稳定〔9〕。斑块里如若存在着hs-CRP,就会使细胞的内皮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血管脆性降低引发脑出血〔10〕。本次研究可以看到,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患者hs-CRP阳性率很高,由此可以认定在出现脑出血时体内的确存在炎症反应。TNF-α可以直接对肿瘤细胞进行查杀,同时不伤及体内正常的细胞,是对肿瘤细胞直接杀伤最强的一种细胞因子。它由体内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产生,参与正常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11〕。同时,它能在多种病理情况下大量出血,如心脏衰竭、恶性肿瘤及慢性炎性疾病。脑部有出血性损伤时,会刺激体内产生TNF-α,同时促进非神经元细胞产生其他组织因子,使得出血对神经组织造成缺血性损伤的作用〔12〕。另外,TNF-α还能直接对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使得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上调,造成血脑屏障打开,令脑水肿的情况更加严重〔13〕。本研究提示减少TNF-α的产生量、阻断其表达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的预后。

血栓通注射液最重要的成分就是三七总皂苷,药理研究证明它能够使血小板释放凝血的活性物质,同时还具有钙拮抗及抗氧化、抗红细胞聚集的作用,可以有效扩张血管的平滑肌,对微循环有良好的改善功效,并能恢复脑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提高机体对失血的耐受程度,对脑出血导致的脑水肿有良好的疗效〔14〕。由于血栓通能降低血清中hs-CRP及TNF-α的含量,同时发挥出其所具有的对神经的保护作用,从而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1 Li S,Zhang Y,Shao G,etal.Hypoxic preconditioning stimulates angiogenesis in ischemic penumbra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Neural Regen Res,2013;8(31):1673-5.

2 Wang G,Cheng X,Zhang X,etal.Use of various CT imaging methods for diagnosis of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J〕.Neural Regen Res,2013;8(7):655-61.

3 Gui Q,Yang Y,Ying S,etal.Xueshuantong improves cerebral blood perf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acunar infarction 〔J〕.Neural Regen Res,2013;8(9): 792-801.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卒中息者临床神经功能映损程度评分标准(l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6):379.

5 Wu X,Li Z,Liu X,etal.Major ozonated autohemotherapy 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Neural Regen Res,2013;8(5):461-6.

6 Das S,Chandra Ghosh K,Malhotra M,etal.Short term mortality predictors in acute stroke 〔J〕.Ann Neurosci,2012;19(2):61-7.

7 Shinohara Y,Inoue S.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e neuroprotective agent edaravone for noncardio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3;22(5): 668-74.

8 Min L,Shao S,Wu X,etal.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thrombogenic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Neural Regen Res,2013;8(23):2144-54.

9 Shimamura N,Naraoka M,Matsuda N,etal.Safety of preprocedural antiplatelet medication in coil embolization of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s at the acute stage 〔J〕.Interv Neuroradiol,2014;20 (4):413-7.

10 Gao H,Li X,Gao X,etal.Contralateral needling at unblocked collaterals for hemiplegia follow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J〕.Neural Regen Res,2013;8(31):2914-22.

11 Maingard J,Yan B.Future directions for intra-arterial therapy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is there life after three nega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J〕?Interv Neurol,2014;2(3):97-104.

12 Lee KJ,Jung KH,Byun JI,etal.Infarct pattern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follow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J〕.Cerebrovasc Dis,2014;38(1):31-8.

13 Sabarudin A,Subramaniam C,Sun Z.Cerebral CT angiography and CT perfusion in acute stroke dete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 diagnostic value〔J〕.Quant Imaging Med Surg,2014;4(4):282-90.

14 Zhan RT,He H,Wang P,etal.Clinical value of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lesions within the vein number changes and intracerebral microbleeds 〔J〕.J Ningxia Med Univ,2014;36 (6):646-9,660.

〔2015-01-05修回〕

(编辑 苑云杰)

张锋利(1971-),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研究。

R453

A

1005-9202(2016)19-474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033

猜你喜欢

病患阳性率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