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发展思路论

2016-11-24廖海亚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资源旅游发展

廖海亚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整体发展仍然滞后。“十三五”时期,如何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夯基础、惠民生,最终实现跨越发展?

完成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一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生态经济模式的转变: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不科学,生态效应被忽视,经济质量难提升的弊端,从生态经济的视角重新审视产业发展之路,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转方式,调结构。二是从孤立发展向融合发展的转变:解决好三次产业之间各自分离、区域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区域协调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发挥聚集效应,培育龙头产业,实现互利共赢。三是从普遍开花向重点支持的转变:改变面面俱到,面面不佳,重点不突出,竞争力上不去的现象,发挥要素本身的比较优势,从要素质量和利用效率上下功夫,改变“散打”模式,向集约化、特色化转变。

实施宏观发展的四大战略

一是“四网”畅通战略,即交通网、电力网、水利网、信息网的畅通:规划实施新一轮交通大会战,实现交通“外畅内活”;大力推进电网升级改造,解决电力输出与发展用电的障碍;深入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增强农业灌溉能力,满足安全饮水需要;建设覆盖全域的信息网络体系,满足“互联网+”产业发展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二是联动发展战略:包括产业升级整合,实现三产联动;资源利用整合,实现区域联动。三是产城一体战略:产城一体涵盖产镇一体、产村一体,以城促产、以产兴城,齐头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和人口在区内多点聚集,形成多点多产业,整体大产业,产乡或产村一体的“点—线—面”各自分工合作的发展模式。四是品牌营销战略:政府牵头,企业开拓、媒体介入、全民参与;重点打造具有地域和生态特征浓厚、具有一定基础的品牌,最终形成几大主要支撑品牌和一牌多品的格局,把片区优势资源全部囊括进来,发挥资源价值。

全力打造全域全时现代旅游业

一是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强环线建设,依托主要景点,串联分散的文化、旅游资源,构建高品位、多层次景区体系,推动旅游由点状运营向线状运营转变,在川西形成北线九寨—黄龙—大草原,中线四姑娘山—墨尔多—贡嘎山,南线西昌—亚丁—泸沽湖的北、中、南三极呼应,联动提升的格局。二是夯实旅游要素保障:着力提升旅游设施与服务能力水平,重点发展乡村酒店和民居接待、文化旅游节会活动与休闲旅游服务,强化旅游安全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三是开发系列特色旅游服务产品和旅游商品:形成“春看花、夏避暑、秋赏叶、冬观雪”,四时风景各异,全年特色鲜明的全时、多元旅游格局。四是强化全域旅游思维:加强区域联动与合作,整合营销资源,丰富营销手段,注重整体推介,带动全面发展。

重构现代农牧业生产格局

一是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以此带动农牧业现代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鼓励发展合作经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种养业;借鉴美国农业合作社等的经验,探索农牧产业一体化,解决产、供、销配套问题,使个体农户摆脱“散打”现状,摆脱独自面对农资需求与产品销售等的压力,成为有组织,懂科技,会生产的新型农牧民。二是整合现有农牧业生产资源,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主要农产品质量;根据土地情况和前期基础,重点建设特色有机农业示范区、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根据立体景观和多样气候,向高科技农业和休闲农业方向转化,借鉴台湾宜兰等地经验,打造观光休闲农业;根据海拔高度差异,科学发展“三带农业”,拓展森林利用空间,大力发展林下产业。

加快构建绿色工业新体系

一是依托水、光、风等资源优势,以大中型水电站建设为契机,适时加大太阳能、风能、农村沼气等的发展,构建多元、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二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底线,合理利用优势矿产资源,引导现有载能工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三是立足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优势,面向旅游市场和中高端消费市场,积极发展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提升特色农副产品附加值。四是配合旅游发展新趋势,挖掘传统手工业,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业。五是加快飞地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分享园区发展“溢出”效应,带动区域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充财政增收渠道。

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

以服务大旅游、面向川甘青、迎接海内外为宗旨,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金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优化商贸服务,加快发展社区服务,积极发展特色餐饮、住宿业,开发特色度假休闲品牌;引进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高端辐射力和竞争力;均衡布局发展农村服务业,构建为农业生产、农牧民生活服务的现代农村服务体系。主动融入全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建立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由形态向业态的转化;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衍生文化产品、创意文化产品、旅游文化产品;注重文化产业的“产事一体”功能,发挥文化产业的多重效应。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计划:按照“每年有新变化、三年上新台阶、五年全面脱贫”的要求,深入开展“精准扶贫”;采取整合资源、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方式,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适应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着力构建扶贫支撑体系:重视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提高群众基本素质、科技知识水平,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重视产业扶贫,构建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产业支撑,提高困难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受益度;拓宽贫困家庭就业途径和增收渠道,建立贫困家庭稳定增收机制;强化引领帮扶带动作用,注重扶贫开发的全社会参与,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村级互助合作社等在扶贫中的功效;完善救助扶贫机制,设立政府贴息贷款的扶贫发展资金,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在站博士后)(责编:张微微)

猜你喜欢

资源旅游发展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旅游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