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帝战线》在推动新疆民众抗日救亡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2016-11-24盛雪莲

丝绸之路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反帝战线抗战

盛雪莲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反帝战线》在推动新疆民众抗日救亡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盛雪莲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抗战时期,新疆作为抗战大后方和苏联运输援华战略物资及人员往来的唯一通道,对于争取全国抗战的胜利意义重大。一个重要的课题:打通国际路线,凝聚疆内一切抗日力量,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任务。而1933年登上新疆宝座的盛世才,为了巩固政权,审时度势,竖起了“亲苏”、“反帝”的旗帜,并在苏联的推动下与共产党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成立了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其机关刊物《反帝战线》就是共产党及爱国进步人士领导新疆人民建设新疆,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文化主阵地。国难当头,他们顶住盛世才后期的“白色恐怖”政治压力,以《反帝战线》为喉舌,宣传抗日思想,号召新疆民众积极援助抗日前线;开启民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科学理论;抵制和防御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政治诱降,巩固和建设抗战大后方。在同时代的进步刊物中,《反帝战线》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抗日历史画卷中熠熠生辉。

《反帝战线》;抗日救亡;新疆民众

《反帝战线》作为反帝会的喉舌,遵照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如何做好全军全民的抗日战争政治动员的教导“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①宣传抗战思想,开启民智,凝聚一切革命力量,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比同时代的刊物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伟大历史使命。但是学术界关于新疆革命刊物《反帝战线》的研究尚未有系统的专题研究成果问世,相关的研究也是寥寥无几。边疆史学者王梅堂先生发表的《新疆最早的革命刊物——〈反帝战线〉》是最早的一篇关于《反帝战线》研究的学术成果。只是简明扼要介绍了《反帝战线》的创刊及发展历程,论述了该刊物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政治理论指导意义。

一、创刊的历史背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国际上,德意日法西斯登台,亚欧两个世界战争的策源地逐渐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酝酿中。“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我国东三省,并加紧蚕食华北、内蒙古地区,同时还觊觎西北地区,企图煽动新疆分裂,联合德国蚕食苏联,瓜分世界。在国内,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中央红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抗战进入举步维艰的阶段。

1935年5月,毛泽东发出号召:“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9月,又在俄界会议上提出:“要打通同国际的联系,在与苏联接近的地方创造一个根据地,将来向东发展的计划。”②“七﹒七卢沟桥”事件揭开了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国共再度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当抗战的烽火燃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新疆却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自从海岸线被日寇完全封锁以来,位置在中国西北的陕、甘、青、宁、新五省,在战局上,在事实上,已经具备了全国抗战的坚定后援,在大后方的基础上又是革命的复兴之地。”③而唯独没有战火硝烟的新疆是支援抗战前线的重要后方基地;其次又是苏联援华战争物资运输和共产国际人员往来的唯一陆路通道和重要桥梁。再者新疆外有强邻环伺,泛土耳其主义者和泛伊斯兰主义者的活动猖獗,以相同的种族和宗教为借口,利用中国和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煽惑新疆少数民族脱离中国。因此,建设新疆,稳固抗日大后方;确保援华物资运输路线的畅通;开启民智,遏制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渗透,凝聚一切抗日力量,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时代的呼声。

1933年,盛世才初掌新疆军政大权,为了巩固新得政权,审时度势,竖起了“亲苏”、“反帝”的旗帜。在联共党员的帮助下,盛世才制定了“六大政策”并与共产党建立了以此为基础的统一战线。1934年,在迪化创立了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简称反帝会。其章程规定:“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领导全疆民众切实执行新政府六大政策反帝、和平、建设、亲苏、清廉、各民族一律平等。对于离间新疆各族感情与企图破坏新疆和平而想乘机攫取为殖民地之帝国主义者及其一切走狗们作坚决斗争,以保持新疆永久为中国之领土。”④

二、《反帝战线》栏目和专题内容研究

《反帝战线》作为反帝会的机关刊物,于1935年9月1日创刊,开始为不定期刊物,后来改为月刊,汉文版有八卷一期共55册,维文版有八期,每册印刷4000~15000份。开设有“专载”(宣传盛世才的“六大政策”教程)、“时评”、“特约讲座”、“论著”、“苏联研究”、“学术研究”、“文坛创作与理论”、“地方特写”、“漫画特辑”等专栏。编辑队伍由共产党人王宝乾、黄火青等,著名爱国人士姜作周、陈潭秋、杜重远等,文坛巨匠沈雁冰,进步电影工作者赵丹、徐韬等,艺术工作者彭戴荫、鲁少飞等业余作者组成。“1938年编委会强调:要把《反帝战线》办成政治性强,能密切配合抗战形势,宣传马列主义、教育会员群众的刊物。”⑤

(一)以“六大政策”为宗旨,号召民众建设新疆,巩固抗日后方

杨金时代的新疆政治黑暗,大小官僚盘根错节,为了政治利益相互倾轧,搜刮民脂民膏。法度废弛,经济凋敝,文化教育发展落后,烟、赌、娼盛行,长期的愚民政策使得各民族间的隔阂仇恨日益加深,民族冲突此起彼伏。各帝国主义不同程度地觊觎新疆,都想乘虚而入,进行一系列的政治诱降活动。盛世才初登新疆宝座,在联共党员的协助下,制定并不断充实完善了以“反帝、亲苏、清廉、和平、建设、民平”为内容的六大政策,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了关于农、牧、工、商等方面的“第一期、第二期三年计划”等具体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1938年,在《反帝战线》第二卷第八期开始发表,⑥学习和宣传“六大政策”就成为反帝会员的主要工作。

前线的抗战胜利必须要有稳固的大后方做坚强后盾,从物质和精神上持续不断支援抗战。新疆400万民众和衷共济团结在“六大政策”的旗帜下发展新疆,支援抗战是时代的呼声。虽然盛世才“反帝”、“亲苏”是假,巩固其独裁统治是真,但是“反帝、亲苏、清廉、和平、建设、民平”的口号在当时顺应民意,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纲领。

《反帝战线》上有大量旗帜鲜明地围绕“六大政策”教育民众,积极投身于建设新疆,援助抗战的文章。例如《为完成民国卅年新预算任务而奋斗》《扩大春耕在今年》《开展全疆扫除文盲工作》等,每一期都有两三篇,包括农牧厅、财政厅等各厅完成“第一期、第二期三年计划”的工作汇报等都是以建设新疆、巩固大后方、团结抗日为主旋律。

为了提高民众政治觉悟,抵制和严防帝国主义势力渗透并策反新疆,揭穿汉奸走狗的面目,作者群体发了大量针锋相对的精神良药,如史枚的《展开反汪锄奸运动》笔触犀利,披露汪逆等卖国主义和投降主义的罪恶的行径和最后悲惨的下场,启示民众,激发民众的高昂的抗战热情。孟一鸣的《严防新的政治诱降》,小黎的《怎样粉碎日寇新花样的政治进攻》《东南欧外交战透视》暴露日本“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阴谋,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确保新疆的安全稳固的政治环境。

建立在盛世才“六大政策”基础上的“第一期、第二期三年计划”在毛泽民的全力主持下取得了累累硕果。首先,巩固了抗战大后方,又阻止了国民党西进引发社会动荡,确保国际交通路线的畅通无阻。其次,新疆经济实力的增长,确保了对抗战前线物资支援的财政能力。有作者(笔名为指晓)发表的地方调查报告《六大政策领导下两年的和田区》,以和田地区的调查为例,真实地反映了在六大政策旗帜下的新疆第一期计划的建设成果。

(二)剖析国内外战事的发展形势,鼓舞民心,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反帝战线》刊载的张仲实的《国际形势总结》,反映了美国废止美日商约和德苏签订互不侵犯协定以后日本陷于孤立无援的困境。史枚的《一年来的抗战形势》《帝国主义战争的扩大与妥协》,总结了一年来的抗战形势,揭露了国内外逆流“东方的慕尼黑会议”各帝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以出卖中国利益为代价与德国达成协议的勾当,卖国贼汪精卫的卖国投降的罪恶行径。三卷五期的时评:张仲实的《阿部内阁的滚蛋》,李一欧的《日寇侵华空军的反战运动》等日寇空军的反战运动,拿“大批日文反战传单”,内称“爱惜大和民族的生命”,到支那来送死所为何来,又称“希望一致觉悟,不要再受军阀欺骗”⑦等来做剖析,揭露日本政府面对国内经济危机及民众的“厌战情绪”等内外交困的狼狈境况。《一年来的抗战形势》《四月革命与中国抗战》大造抗战必胜舆论,树立民众积极援助抗战,坚持抗战胜利的信心,不仅鼓舞前方抗战同胞的士气,还沉痛地打击了散布消极抗战言论的汉奸、走狗亲日派,粉碎了“不抵抗主义”与“亡国论”,提高了抗战的民族自信心。

在国内正处于攻坚克难的抗战相持阶段,《反帝战线》作者群体还在“九·一八”、“七·七”、“一·二八”等革命纪念日的周年,撰写大量纪念文章:《三一八惨案十四周年》《伟大的十月革命七周年》《鸦片战争百年纪念》、七七抗战纪念特辑“八一”六周年纪念特辑等专栏,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从这些伟大的革命事件中总结经验,分析抗战形势,鼓舞人民坚持争取胜利。孟一鸣在《一·二八——一页民族光荣史》中分析时局,总结了抗战要依托民众,全民族各党派团结一致对外,严防外部的诱降和内部的妥协等宝贵经验教训。在《卢沟桥事件和全面抗战》一文中回顾历史的同时,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所提出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根据特点及内容并号召新疆民众精诚团结,积极展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空前未有的英勇神圣的全民族自卫战争。

《反帝战线》开辟了“时事评论”专栏,主要介绍和分析国内外战事的发展形势,很好地策应了抗战时局,不仅是全疆各族民众了解国内外战争局势的一扇窗口,更主要的是作者根据各帝国主义国家的自生的矛盾及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出发,通过剖析当前国内外的战争形式,找到了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形势。

(三)积极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辩证唯物主义的介绍

《反帝战线》不仅是一份全疆各族人民在理论上思想上较高的指导刊物,也是新疆最早正式传播、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刊物。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而远在边陲的新疆正处在杨金的愚民黑暗统治之下,真正形成声势,广泛传播却始于盛世才统治时期,为了遮掩盛的耳目,中国共产党用马列主义来科学地解释“六大政策”,利用《反帝战线》这一有利的舆论宣传工具,团结各族进步的知识分子,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促使马克思主义及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在天山南北的飞跃发展。

反帝会聘请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理论学家沈志远先生在新疆大学做专场报道,同时相关讲演稿都要在《反帝战线》“特邀讲座”专栏登载。沈志远通过《怎样做一个新新疆的新青年》《辩证法的应用》《辩证法的几个范畴》《对辩证法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研究从何开始》等20余篇相关讲座,让马克思主义走进校园,让学生接受新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念,用科学的理论同反革命的歪曲理论作斗争,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学习生活和抗战思想的宣传中。

文学家茅盾先生在读者专栏刊发《通俗化,大众化与中国化》一文,强调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理论武器分析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轨迹及其规律,对待历史抱着“扬弃”的态度去追求创新。学术专栏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张仲实的《发展乃数量变化转为质量变化》《自然和社会中的运动与发展》等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论观念和价值目标,教育会员和学生以讲演、漫画等形式,利用寒暑假期走上街头,深入各族群众中去广泛宣传抗日救亡和进步地思想,开启了民智,推动了新疆文化教育的重大发展,潜移默化地使马列主义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四)积极进行文化救亡,推广话剧、漫画等形式的抗日战争思想的宣传

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在《反帝战线》的宣传方面,注重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对会员和民众进行抗战爱国宣传教育。从传唱革命歌曲开始,呼吁群众支援抗战,激发抗战热情,刊发的有饱含激情、鼓舞斗志的革命歌曲如《反帝军进行曲》《反帝军歌》等,反帝会会员还到各地举办歌咏比赛、演唱会,雄壮的革命歌曲激荡在天山南北的大街小巷,激励着民众的抗战热情。同时,还组织新戏剧活动来发展各民族文化,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树立新风尚、新文化运动。赵丹等集体创作的大型抗战话剧《战斗》《新疆万岁》等都使新疆的话剧活动达到高潮,对各族人民进行了一次思想启蒙教育。特别是1939年茅盾担任新疆文化协会委员长后,举办了文化干部训练班,并与《反帝战线》并驾齐驱,培养了大批文化战线上的革命后备力量。

《反帝战线》还设有艺术专栏,例如《从光明到黑暗》《我们的艺术》《中国文艺的新生》等都是指导文艺创作如何围绕“反帝”展开工作等,理论指导意义强;艺术工作者戴彭荫和鲁少飞创办的漫画专辑《今日之世界》《中国正规军的游击队的大会师》《现代资本主义的中世纪》《榨取者在东北》《钓冷血动物》等作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描绘国内国际形势,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践踏弱小民族的罪行和反动本质。同时,鼓舞民心,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新疆各族各界民众贡献与抗战的事迹》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新疆民众踊跃捐献物资,支援抗战前线的感人画卷。另外,还有一些灵活多样、容易理解的作品,如散文随笔《从创痛的回忆中出来》、连环画《九·一八杂感》、木刻《收获》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宣传抗战思想,在全疆各族民众中影响深远。

三、《反帝战线》对新疆民众的影响

(一)《反帝战线》对新疆民众思想的影响

茅盾、沈志远、张忠实等人以《反帝战线》为主阵地,做马列主义和国内外时事评述,通过这些舆论报道,各族人民的觉悟,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政治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被激发了出来,“当时,新疆青年学生积极学习革命理论蔚然成风,苏联国际书店和迪化文化书店只要一有新的理论书籍出售,许多读者听到消息后总是天不亮就去排队,抢购一空”。⑧买不到书的青年利用休息时间到民教管阅览室抄写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讲话》、艾思奇的《新哲学教程》等书籍。⑨涌现出了一批像乔国仁、阿巴索夫那等的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努力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也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同时,这些理论的学习为提高理论骨干的讲演水平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支有着较强的演讲技能和较高的理论素养的宣传队伍,在动员和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反帝战线》为“启发群众觉悟,制止民族仇杀,制定进步纲领,扭转腐败落后局面,发展民族文化”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杨金时代,“大汉族主义”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民族仇杀现象严重。盛世才的“发展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民族文化政策,教育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倡导中小学开设互学民族语言,鼓励各机关积极吸纳各民族的优秀分子,使新疆各民族上层都有机会参政议政,唤起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谋发展的渴望,协调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巩固了民族统一战线。

《反帝战线》向群众灌输抗战意识和革命思想,坚定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抗战信念,他们都积极投身到支援抗战的队伍中。培植了各族的革命力量,激发了各族青年的革命热情,1942年,盛世才叛变革命,捕杀大批反帝会骨干。曾是反帝会会员的大批有志青年,和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及抗战教育的新疆青年一代,都积极投入到追求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他们坚定地看到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继续高举着革命的旗帜,继承和发扬了反帝会的革命思想和精神,自发组织并动员群众,同国民党坚持斗争,并最终取得新疆的和平解放。

(二)《反帝战线》对新疆民众行动上的影响

1936年12月,反帝会在新疆发动了第一次抗日募捐活动,省城各公务员以当月两日薪金捐助绥远抗日将士,军人、学生自由捐助。①在七·七事变后,发动抗日募捐,支援抗日前线,成为反帝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反帝战线》积极配合,做好舆论宣传和群众教育工作,新疆的各族民众掀起了踊跃捐献活动。1937年,反帝会通过边务处派人护送一批包括8万件皮衣、1万件马鞍、800斤西药等共80辆卡车的物资运抵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②1938年,新疆各族民众在反帝会“一切为着抗日的胜利”和“有钱出钱”等口号的号召下,开展了广泛而热烈的募捐运动,从年迈的老人到小学生都表现了极大的热忱,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这些在《反帝战线》都有相关的文章和漫画来传颂。据统计,仅1938年,就募集新疆币24.1亿两。③反帝会还发起寒衣募捐运动,捐献了20多万件皮大衣,机枪20挺,10架以“新疆号”命名的飞机送往前线,加入了武汉保卫战。④

1938年冬,为了给前线喋血将土们以精神上的鼓励,新疆掀起写慰劳信活动,把14个民族对前方将士慰问的诚挚热忱,带到了前线战壕,⑤在精神上极大地鼓舞了前线战士。新疆的抗日募捐热潮贯穿于抗战的整个过程,全疆甚至穷乡僻壤的蒙古包,对于前线战士所给予的鼓励,不是用数字来衡量和表达的,却彰显了新疆人民众志成城援助抗战的决心和赤诚的爱国精神。

四、结语

作为反帝会的宣传喉舌,《反帝战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爱国主义色彩,尽管1940年政治局势不停恶变,苏联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不断失利,盛世才开始寻找新的靠山,为了献媚于蒋介石,表面上仍保持与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关系,暗地里却背信弃义,制造一系列“阴谋暴动案”,陷害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毛泽民、陈潭秋、杜重远等大批共产党及爱国人士都相继被杀害。在这种“白色恐怖”之下,编委会及作者群体前仆后继,顶住各种政治压力,坚守在《反帝战线》的宣传阵地,连续发表文章,呼吁抗战,积极营造抗日救亡的舆论环境,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反帝战线》号召和团结新疆各族人民支援抗战,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扩大,遏制帝国势力的渗透,建设新疆,教育群众,播撒革命火种。鼓舞新疆人民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如火如荼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光辉形象永载史册。

[注释]

①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73页。

③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兰溪出版社1980年版,第3961页。

④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资料汇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版,第51页。

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抗战中的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⑥盛世才:《六大政策教程第一分册》,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1941年版,第1~2页。

⑦李一欧:《日寇在华空军的反战运动》,《反帝战线》,1940年第3期。

⑧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资料汇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抗战中的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⑩中共新疆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共新疆地方史(1937年-1966年4月)》,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5页。

⑪新疆民众反帝联合总会秘书处:《反帝总会关于踊跃捐款援助绥东抗日将士的通知》,《新疆日报》,1936年12月11日。

⑫李国卿:《新疆边务处的成立与撤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史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新疆文史资料》第6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页。

⑬中共新疆维再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日报社的活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⑭新疆维吾尔治区民族研究所编:《新疆简史》(第三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6页。

⑮林浦:《三年来新疆民众对抗战的贡献》,《反帝战线》,1940年第4期。

K264.6

A

1005-3115(2016)18-0025-04

猜你喜欢

反帝战线抗战
隐蔽战线上的华兴人
哈尔滨反帝同盟会机关刊物《现在旬刊》考证
国庆中秋保安全 应急战线不放假
新年战线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建国70周年颂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文革”中的亚非拉反帝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