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已成质量与速度的代名词

2016-11-23张兆平

环球时报 2016-11-23
关键词:钢构中建阿尔及利亚

张兆平

去年12月,我第一次来到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位于非洲北部,北边与地中海相邻,冬天不是很冷,但夏季最高气温会超过30℃。由于石油与天然气储备都很丰富,阿尔及利亚在非洲算是经济发展程度很靠前的国家。但我第一眼感觉,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相当于20年前的中国。

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只有一个机场,是10年前建造的,现在各项设备已经非常陈旧。由于其建筑设计不是很合理,加之当地的出关手续比较复杂,在阿尔及尔的机场出关大概需要3个小时左右,效率非常低。而同样的情况,在中国机场可能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最近两年,阿尔及利亚的发展情况不错,机场旅客也越来越多,现在仅有的一条安检线路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为阿尔及尔首都机场建一座新的航站楼,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2015年10月,阿尔及利亚政府对外招标阿尔及尔新航站楼项目,多国都准备竞标,竞争非常激烈。参与竞标的除了中建钢构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钢构),还有土耳其最大的建筑承包商、阿尔及利亚当地最大的机场投资管理公司。经过层层角逐,阿尔及利亚政府最终选定中建钢构承接了新航站楼的制造及安装工程。

我们之所以能在这个海外项目中胜出,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阿尔及尔机场项目本身体量很大,只有我们这种有丰富的公用建筑建造经验,又在质量上有充分保障的公司最合适;二是这个项目对时间的要求很高,建造过程需要相当高的效率,以其他国家企业的工作效率确实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工。毋庸置疑,在这种海外项目竞争中,“中国制造”已成了质量与速度的代名词。

由于首都机场新航站楼是当地政府最大的投资项目,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很受关注。新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000万人次,建成后将成为阿尔及利亚一个地标性建筑。今年7月项目开始动工,现在候机大厅钢结构部分施工已经完成40%,预计今年12月30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这在非洲已经是最快的建造速度。整个项目预计在2018年4月份可以全部交付运营。

高效率的背后是中国工人的辛勤付出。为了保证按时交工,中国工人经常是24小时通宵作业,让当地人都感到震撼。在阿尔及尔的施工团队中,中国工人大概有1500名左右。除此之外,参与建设的工人也包括阿尔及利亚人,按照当地的法律规定,每10名工人中就要求有3名当地工人。但是当地工人并没像中国工人这么能吃苦,他们也不需要像我们一样通宵工作,而是严格按照当地法律规定的时间上下班。

在与阿尔及利亚人打交道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信仰问题。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这些工人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祈祷,我们要尽量在他们祈祷的时候回避,尊重他们的习俗。另外在饮食上,他们不吃猪肉,我们也要对此严格注意。而且阿尔及利亚全国禁酒,我们在那里也同样不喝酒。

我觉得在非洲搞基建,最大的困难就是这里资源匮乏。举例来说,我们刚到这里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没有足够的设备支持,像那种建设时所需要的大型吊装机械设备,在中国可能10天时间就能到位,但是在这里,花了将近半年时间才找到。当地的工业体系不完善,甚至一些基本的钢材辅助用具也紧缺,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施工的难度。现在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当地雨季,为了不耽误工期,工人还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对于我们来说,这里毕竟是离祖国非常遥远的异国他乡,语言沟通上又有障碍。同样的项目,与在国内相比,这里大概会有超出3-4倍的工作量。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着。因为我们在这里完成的项目,显示的是中国质量的标准,我们的态度更是中国人在海外的一张名片。▲

(口述者为中建钢构阿尔及尔机场新航站楼项目部项目经理,文章由本报记者张怡然采访整理)

猜你喜欢

钢构中建阿尔及利亚
新年感怀
落花
小草
埃及球迷:是否支持宿敌?
阿尔及利亚宣布销毁全部杀伤性地雷
祁春山
三角板“牵手”直尺
一种大型钢构柱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