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岛湖岛屿隔不开物种

2016-11-23曾頔

森林与人类 2016年9期
关键词:兽类千岛湖岛屿

曾頔

陆桥岛屿生境

浙江省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由1959年新安江水库拦坝蓄水而成。新安江大坝建成后,连片的山脉被水体隔开,形成了众多孤立的小型岛屿,造就了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陆桥岛屿生态系统。当水位高程为108米时,面积大于2500平方米的岛屿有1078个。

千岛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和水体的气候调节作用下,这里温和湿润,成为众多动物生存的乐园。

当你漫步林中,脚下枯叶的“沙沙”声与鸟儿欢快的鸣唱交织成一首美妙的乐曲,扣人心弦。驻足细听,偶尔会听到雉类翻动树叶或者奔跑的声响,这同样让人激动不已。这里提到的雉类即为鸡形目鸟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许多雉类都是我国濒危珍稀物种。

孤立岛屿上的斑斓物种

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警惕性,在野外是极难被直接发现的,尤其是一些兽类,它们往往是夜间活动,更不易发现。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一睹那些神秘动物的身影呢?一种新型的野生动物监测手段应运而生——红外相机“陷阱”技术。虽说是“陷阱”,它可不是真正的陷阱,而是由多台红外相机构成的网络,就如同陷阱一样可以捕获一定区域内动物的影像。红外相机对动物干扰较小,并且可以全天候连续监测,因此成了野生动物监测的利器。

自2011年以来,我们使用红外相机对千岛湖地区的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尤其是兽类与雉类。到目前为止,我们监测到的大体型的兽类有9种,其中包括豪猪、豹猫、穿山甲、猪獾、鼬獾、野猪、花面狸、华南兔和黄麂,监测到的雉类主要为白颈长尾雉和白鹇。

在红外相机拍摄的鸡形目鸟类照片中出镜率最高的是白鹇。它是一种体形较大的雉类,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的雄性成体具有一身雪白的羽毛且白色尾羽较长,极易识别。在红外相机拍摄的照片中,雄鸟身形格外挺拔,具有黑而长的冠羽,鲜红色的脸颊与脚,黑色的胸腹,这身黑白配的羽衣展现出它的不凡气度。

其他雀形目鸟类中最喜欢上镜的是虎斑地鸫,它全身以黄色调为主,是夹杂有深色斑点的鸫科鸟类,主要在地面活动,真是无愧于它的名字。其次是松鸦,一种比较聪慧的鸟类。红外照片记录表明,它能打开我们在监测点上设置的昆虫多样性调查陷阱进而取食其中的昆虫。它还有一种有趣的贮食行为,即秋季贮藏多余的食物,冬季再找回食用。

兽类照片中,出镜率最高的当属社鼠,所有的相机中都有它们的身影。社鼠是一种小型夜间活动的啮齿动物,也是千岛湖地区啮齿动物中的优势种。而体型相对较大的兽类,鼬獾的出镜率最高,这是一种体形较小的獾,其皮毛常常用来制成衣领或者夹克。其次是黄麂,一种小体型的鹿,又称小麂。黄麂一般在晨昏活动,由于其胆小机警,听到异响就远远躲开,因此调查人员很难发现它们的踪影。野猪也是出镜率极高的大家伙。虽说它们数量很多,到处都能发现它们留下的踪迹,但这并不意味着拍摄的过程十分顺利。且不说山路的陡峭难走、树枝抽脸的痛楚,只是那一脚猪粪臭哄哄的味道就足以让我终身难忘。

红外相机告诉的秘密

面对千岛湖这片多彩的动物世界,我着实为之兴奋。红外相机给予了我们一双极强大的“眼睛”,令我们看到:圆滚滚的猪獾,无所顾忌地在林间穿行;长得像家猫,却又满身不规则斑点如同小豹子一样的豹猫,在夜间仍不失高傲地悠闲漫步……这一切,才是千岛湖丰富的动物世界的本来面目。

除了兴奋之外,又不禁令人思考。基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千岛湖这种特殊生态系统中,动物的种类不会太多,而红外相机却告诉我们,依旧有许多物种生活在这里,尤其是那些对生境变化极为敏感的物种,如穿山甲、白颈长尾雉等,都有一定的数量。这意味着生态灭绝债务尚未还清,即本来应该灭绝的物种现在仍旧存在。其中很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岛屿虽然形成近60年,但是仍旧没有达到物种灭绝与重建的平衡点。近些年,灭绝债务是生态学者们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千岛湖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而红外相机监测技术更是成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把利刃,为我们开辟新的视野去探索其中的奥秘。endprint

猜你喜欢

兽类千岛湖岛屿
《千岛湖-2》
我画上一座岛屿(四首)
杭黄铁路沿线车站探营
——千岛湖站
景宁大仰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兽类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蜿蜒曲折的岛屿迷宫
没有大海,如何会有岛屿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千岛湖旅行记
千岛湖上江埠大桥总体设计
世界十大神秘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