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灰窑的变迁

2016-11-23甘光涛李玉平

永善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乡党委环境卫生群众

甘光涛 李玉平

马楠乡地处高寒、偏远,贫穷、落后成了外界认知她的标签,然而,记者近日走进马楠乡石灰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从远处眺望马楠乡石灰窑,一座座排列有序、外观统一的房屋犹如一颗五彩斑斓的宝石镶嵌在巍巍群山间,让人有一种迫不及待置身其中的欲望。走进马楠乡石灰窑,沿着约3米宽的混凝土路来到了苗族群众王学芝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独具苗乡特色的房屋、宽敞整洁的院坝,墙上的荣誉牌十分醒目;走进客厅,水彩画、十字绣栩栩如生,家用电器、厨房、卫生间、沐浴室等一应俱全,这些变化成了近年来马楠乡脱贫攻坚工作的缩影。

石灰窑村民小组地处海拔2500米的高寒山区,这里居住着36户122名苗族同胞。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下,通过5.12特殊党费项目建设,当地苗族群众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但无厨房、无厕所、无垃圾堆放点,人畜共居、垃圾乱堆、脏乱差现象仍然十分突出。

今年,为全面加快当地脱贫攻坚步伐,永善县决定在马楠乡石灰窑实施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实地,检查指导规划制定,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挂钩联系领导驻守一线,帮助抓好规划落实和群众发动等工作。马楠乡党委政府按照“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民居有特色、产业有发展、形象有提升”的目标,严格落实项目规划,实施了了“一配、一绿化,两组建、五新建、六改建”的提升改造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马楠乡还组建了专项工作组蹲点服务项目建设,并指导群众成立了自建自管委员会,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全面参与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新建进村主干道300米、户间道620米1650平方米,户均配建了28平方米住房和16平方米卫生厨房,并改造安居房、畜厕、院坝、柴房和水电;新建了垃圾填埋场、文化活动室,安装人饮管道3800米、安装排污管道1370米,种植雪松、落叶松、红叶石楠等4300株。

“一般来说折被子,我们先把它抖伸,然后把边上捞转来,把它理伸展,折到一半的位置,然后又把这边折转来,然后朝这方估计到位置对折,最后对折转来,看到起巴巴适适的放到跟前”,马楠乡党委副书记李力在指导群众打理家务时,一边叠被子,一边这样讲。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改造的同时,马楠乡党委政府注重细节,扎实抓好群众生活习惯转变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帮助群众完善村规民约,对环境卫生实行包片负责、责任到户,并定期开展操家理屋培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帮助引导下,当地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建设和管理,自觉巩固提升改造成果,家家户户的家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过上了盼望已久的城里人生活。马楠乡人民政府乡长李文全告诉记者:“石灰窑这个少数民族村寨提升改造项目今年1月份启动建设,规划上注重了人畜分离、厨卫入户、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目前这个项目的建设已经完工,转入了群众操家理屋、环境卫生治理这个方面,先后开展了感恩教育、卫生评比等活动,并把户间道划到户来管理,群众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生产生活习惯得到了提升,人均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马楠乡还通过走专业合作社的路子,引导群众养殖云南半细毛羊465只,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如今的马楠石灰窑,水泥道路纵横交错,民房特色鲜明,村庄环境整洁,群众生活正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快步前进。

猜你喜欢

乡党委环境卫生群众
环境卫生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搭建微信平台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保持环境卫生
面面俱到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
破格提拔
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