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2016-11-23张莹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吴冠中艺术作品形式

张莹莹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26)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张莹莹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26)

单就绘画艺术来说,艺术形式语言包括线条,色彩,空间等等。通过吴冠中的几幅艺术作品的分析,突出了艺术的形式语言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只有通过艺术语言作为媒介,才能传达给他人。只有富含独特的情感,创造出来,并能与大众产生审美上的共鸣的作品才被称作真正的艺术作品。

艺术;形式语言;抽象;画面;表现

艺术的形式语言是区别于人类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的一种特殊的传递内心思想情感的工具,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便不会有艺术作品的存在。

现代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曾在《艺术》一书中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贝尔认为,就视觉艺术而言,形式是指由艺术家运用线条和色彩等艺术元素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关系或形式,体现了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趣。我们说,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些艺术语言不仅是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段,并且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但对于像绘画,摄影,书法等视觉艺术来说,则是指点,线,面,色彩,肌理,空间等要素的排练与组合方式。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不仅欣赏由它们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同时也在欣赏经过艺术家精心构思,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语言。就像吴冠中先生说的那样,美术作品唯一的表现手段就是形式,一切思想,感情的表达只能依靠形式来体现。形式,它主宰了艺术。作为中国现当代画坛首屈一指的代表性画家,吴冠中始终孤独的进行着艺术形式的探索,尝试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以自然为本,以形式为身,以意韵为魂的新体系,在世界艺术长河中竖起了属于自己的一面旗帜。

吴冠中1919年诞生于江苏省一个多子女的农户之家;1950年巴黎学成归来,吴冠中选择了植根本土,在东方的花园中一枝独秀;1953年,在经历了自己太过于西方的艺术形式受到了祖国无情的排斥与打击之后,吴冠中决定改变绘画题材,以景代人,在形式的探索里藏情寄韵;1974年,吴冠中选择了油彩墨彩双向轮作,提出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是艺术探索的一体两面。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自然--形韵新体系。每个艺术家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不同的时期,随着他们对于世界和自然认识的改变以及时代的变迁,绘画基调总会出现变化。但对于吴冠中来说,尽管绘画基调变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于形式语言的重视的这份初衷。他的一句虽然屡遭批判但至死不变的宣言就是:“造型艺术不讲形式,那是不务正业。”

吴冠中的典型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以及与外国艺术家作品的对比分析

一、油画《怀乡》(1998年)

在这幅画作中,明显的看到吴冠中独有的将西方油彩与中国水墨山水相互融合的影子。利用点线面等艺术形式的结合,将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表现的落落大方,错落有致。画面仅用简单的黑白灰外加一抹绿几点红,就将南方小镇的细腻宛转描绘的淋漓尽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画面形式的表现。小桥流水的活跃灵动,全靠画家对于线条粗细的把握和大小黑白块面的组织,从而才形成了既具有抽象美又具有中国山水意蕴的佳作。

二、油画《秋瑾故居》(2002年)

马蒂斯有一句名言:“画面上绝无可有可无的部分,如不起积极有益的作用,便必定起破坏作用。”吴冠中以《秋瑾故居》为主题进行了多次创作,对于此画的思想和背景我们暂且不谈,主要看看它的艺术形式语言。这幅画体现了平面分割的重要性,画面上充斥了黑白灰点线面的结合。厚厚的白墙体,中间一扇黑色的大门对画面进行了分割,黑白块面之间的对照协调在这幅作品中被处理的臻于妙境。最有意思的是门的左上方一块红色标志和隐约的几只新燕,为画面营造出来的肃穆气氛增添了一分生趣。大大渲染了作者想要烘托出的悲剧意境。这幅作品通过最简洁,最纯粹的形式,凸显了最为丰富的作品主题,营造了更为深远的作品意境。用简洁而近乎抽象的画面形式语言来书写“秋瑾故居”这样的纪念碑式的主题,不但说明了艺术的形式语言在表现力方面的可塑性好,同时作品的形式语言和艺术形象之间形成了很强的互补性,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感和震撼力。

三、水墨设色《墙上秋色》(1997年)

以墙上秋色为题的作品吴冠中创作过多幅,水墨设色,油画均有。在这里我们选择水墨设色的这一幅作品进行分析。这幅作品在色彩上以黑白灰的搭配融入红黄绿相间的色彩,在形式上以点线披离的网状交织为主,统一在白色画面上。画面结果简洁而单纯,既体现出中国画写意的成分又体现出抽象的意味。在使观者感受到紫藤洋洋洒洒的生命力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澎湃激昂。点线面形成画面效果的三重奏,繁密的线和点交叉穿梭,层层叠叠,几种元素互相叠加而产生凝重感,色有冷暖,点有浓淡,线有疾徐,但是点线之间和谐而又有律动感,依稀可以感受到江南小镇的秀丽温婉。

与20世纪美国行动绘画代表画家波洛克的作品《1948年第5号》比较这幅作品创作于1948年,作品尺幅巨大,宽4英尺,高约8英尺。是波洛克最具有代表性的“滴画”作品。大幅的画面上滴满了密密麻麻的棕黄色,白色,栗色,黑色的颜料,厚重饱满,有的效果是滴上去的,有的效果则是直接用颜料桶泼上去的,仿似中国的泼墨的效果。率性直接。整幅画面简直就是画家作画的过程展现,波洛克作画没有直接的目的性也不会提前构好图,甚至他也不知道自己想画什么,而是采用最直接的手段,不假思索的行动,直到画面达到一种和谐为止。

那么,与吴冠中的作品相比,虽然在最终的画面形式上有所相似,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多差别的。不可否认,波洛克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及禅意的影响,但是波洛克作画方式的随机性太强,思想上又不像传统的中国画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绘画前途与方向,这就造成了对自己绘画形式和思想内容的不确定性。他所要宣扬的只是一种绘画新理念,一种作画行动上的创新。比较之下,吴冠中虽然喜欢抽象画,但是他的抽象是建立在具体的自然之上,要做不断线的风筝,所谓的不断线,就是艺术应当源于自然。画面中出现的形式在自然中必定有其源头,而不是无生命的凭空创造。吴冠中早年在杭州艺专学习期间,师承潘天寿,这种中国画的内在精髓对他影响极为深远。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立统一的,吴冠中的抽象是立足于这种精髓之上的变迁,这也就说明了吴冠中的抽象性形式绘画绝不是沿袭了西方的抽象道路,而是立足当下,植根本土,创造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

四、总结

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实践中,吴冠中完成了其绘画形式和风格的极大变迁。造型上从具象到抽象,形式上水墨与油画兼具,用笔更具中国特色,用色从色彩到黑白兼施。他成功的融合了东西方艺术文化和艺术语言,将中国的艺术传统与西方近现代绘画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表现形式融会贯通,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形成了独特的符号化的形式语言。在现代世界艺术的潮流中成为了中国艺术的典范。正如吴冠中说的那样,结合中西方艺术精华的杂交品种正在显示强劲的威力,无论东方或西方,无论油彩或墨彩,都在努力挖取对方的人参果以求得道成仙。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中,吴冠中说:“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的。我小时候玩过一种万花筒,那千变万化的彩色结晶纯系抽象美。造型艺术,是形式的科学,是运用形式这唯一手段来为人民服务的,要专门讲形式,要大讲特讲。”形式固然重要,绘画中的意境亦十分重要。意境是结合在形式美中,要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从自然,从生活中去看,去寻。艺术是生活的艺术,不是空想家的艺术。源于生活的艺术才是有根的,才是有灵性的。否则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让我们的艺术去做一只不断线的风筝。“我一向不放弃'风筝不断线'的观点,这一集新作中是否已经断了线呢?我肯定的说:没有断线!只是那些线拉得更长,变得更细,有些似乎隐蔽得近乎遥控状态了。世界那么大,寰宇觅知音,凭借什么?就凭爱美之心,心心相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遥控”。吴冠中这样说。

[1]吴冠中.吴冠中话语录[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彭吉象.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

J205

A

1005-5312(2016)29-0154-02

猜你喜欢

吴冠中艺术作品形式
吴冠中的点线面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吴冠中 山一程,水一程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吴冠中最负盛名者最遭物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