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性善论看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2016-11-22罗安宪

中国德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性善论仁政仁义

有一种现象:只要一提到孟子,就讲孟子的性善论,并且只就性善论而讲性善论,加之后来《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由此而将性善论与孟子等同起来,似乎孟子思想的主体就是讲性善。很多教科书,讲到孟子,也直接从性善论讲起。其实,性善论只是孟子思想的一个方面,必须将性善论与孟子思想的整体联系起来,才可以明白性善论意义,才可以明白孟子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

一、孟子性善论的提出

讲孟子就必须先讲孔子。孟子性善论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这得从孔子说起。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当时的基本社会现实是礼崩乐坏,各家各派都在寻求整治社会的良方。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提出非攻兼爱,孔子则提出仁义之道。“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如果有人能够重用我的话,我要做的就是恢复东周的礼仪法度。恢复社会秩序,可以有两条道路可循,一是自上而下,一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在当时没有可能,因为当时国家分裂,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因此,孔子只能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在孔子看来,礼仪法度根植于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彼此亲善的关系。“复礼”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而礼的具体落实,则要依靠仁,由此,仁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希望通过仁义之道,通过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爱他人、关心他人,从人格的自我完善做起,来恢复社会秩序。这是孔子思想的主要方面,也是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孔子通过仁义之道要达到两个目的,从社会层面讲,是恢复社会秩序;从个人层面讲,是使我们的精神得到一种安顿。作为儒学开创者,孔子思想的这种开创性意义,是后代所无法企及的。

儒家的仁义之道是由孔子确立的,一百多年之后,历经五代而到了孟子。在孔子的时代,孔子对于恢复社会秩序还抱有信心。而到了孟子时代,单纯的理论说教已经很难了。在孟子时代,各国之间的战争连年不断。你不去侵占别人,也会受到别人的侵犯。怎么办?孟子说:“仁者无敌”。这是对国君说的,不是对平民百姓说的。孔子的思想是仁学,是爱人,爱一切人。孟子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国君要爱护他的人民。仁政的核心是爱民。所谓“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得民者得天下,失民者失天下。由仁学到仁政,由爱人到爱民,这就是由孔子到孟子的思想转变。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主要方面,是孟子之所以为孟子的根本所在。

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论,是与他的仁政论紧密相联的。孟子性善论的提出,恰恰是为了解决仁政论的问题,就是要为仁政论确立一个可靠的基础。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什么叫不忍?就是当他人受苦受难的时候,我们不能做到无动于衷。仁政,其实即是不忍人之政。不忍人之政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不忍人之心。人都有不忍人之心,说明人的本性是善的。对于孟子而言,没有性善作为基础的话,不忍人之政是无法实现的,这是一个理论前提,是必须的。不忍人之心是善心,是善性;不忍人之政就是善政,是仁政。善心、善性是善政、仁政的基础。如此,性善论与仁政论就这样密切地联系起来。

在孟子,不是先有了性善论,由性善论而自然、合理地导出仁政论,而是先有仁政论,然后才有这一理论得以成立的基础与前提。孟子的仁政论是由孔子的仁学发展而来的,是对孔子仁学理论的发挥,也是对于时代问题的解答。孟子并不是一个从概念出发构筑理论的理论家,而是一个从现实出发、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思考的思想家。仁政论是孟子思想的主体,性善论是从属于仁政论的。

二、孟子关于性善的论证

“性”,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个概念,西方哲学不讲“性”。在《孟子·告子上》中,告子说:“生之谓性”。《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庄子说:“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这些说法,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水有水的性,火有火的性,猫有猫的性,狗有狗的性,人当然也有人的性。性是与生俱有的,这当然没有错。但是在孟子看来,对于人而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人性。孟子以为,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类,虽然也是人所常有的,但它只是人的自然属性,并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不是人的品性。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之类,才是人所独有的,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才是人性。

这种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情况如何呢?孟子认为从根本上来讲、从本质上来讲,是善的。何以知其为善?孟子认为性是抽象的,这种抽象的性必然会落实在人心上,而人心则从具体之事上可以见出。所以,孟子讲性,是由心以见性,由事以观心。通过具体的事来观察人的心,进而由人的心来考察人的性。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当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我们没有任何犹豫,不加任何思索、全力以赴去救孩子。而我们去救孩子,不是为了去结交孩子的父母,不是为了要在乡里朋友之间取得一个好的名声,不是为了害怕因为不救而落下一个坏名声。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善心是善性在当下的直接反应。由事以观心,由心以见性。心之所以善,是因为性善。性是善的,心才是善的。

人都有恻隐之心,人也都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在这里不是重复,而是在强调。凡人都有“四心”。人有“四心”,就像人有四肢一样。人有四肢,是人外在性的标志;人有“四心”,是人内在性的标志。“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同上)并且,人有“四心”,是人为善的基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上)所以,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性,是人性中本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为仁行义本来就是人的自然倾向,其实不过是使人性之中本有的善端得以发扬广大而已。孟子这种心性论的确立,就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第一次寻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

三、孟子性善论是向善论还是本善论

孟子的性善是本善还是向善?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是有分歧的。在《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的论述: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告子说,性无所谓善与不善,一个水池,你把东边的口打开,水就向东流;把西边的口打开,水就向西流。孟子说,水可以向东流,也可以向西流,但水一定会向下流。人之向善就如水之就下,所以,“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里孟子所说的性善,是向善。但是结合《公孙丑》篇“四心”的说法,孟子所强调的性善,主要还是本善,即人性本来就是善的。

荀子主张人之性恶,但荀子也认为人能“化性起伪”,改过迁善。“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荀子·儒效》)。由此以论,荀子虽主张人之性恶,也是性向善论者。如果以为孟子的性善论就是向善论,那么,孟子与荀子的根本区别便无从谈起。孟子的性善论是本善论而非向善论,人的本性原本就是善的,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原本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这是孟子性善论根本所在,是孟子与荀子的区别所在,也是孟子的意义所在。

我们经常引用“食色,性也”来解说性。“食色,性也”这是告子的观点。这个观点之所以有问题,在于它没有彰显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是万物之中最可贵的,是因为人虽然也有“食色性也”这种性,但是,人还有“人该如何?”“我该如何?”这样一种性。这样的性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以孟子所讲到的性善,不是指人所有的性都是善,而是人之为人的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即仁义),普通人抛弃它,君子保存它。孟子所讲的性,不是人的性,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性,这个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上天给人颁布的一道命令,是后来宋明理学所讲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性,这个性直接的展开,就是所谓的四心。

四、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比较

孟子讲性,荀子也讲性,荀子专门有一篇文章,叫《性恶》。在荀子看来: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人们经常说,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孟子讲人性善,荀子从来没有讲过人性恶,荀子讲的是“人之性恶”。“人之性”在《荀子》里一共出现了40次。孟子人性善之所指并不是荀子人之性恶之所指。孟子说的人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是人之尊、人之大。

告子说:“生之为性”,庄子说:“性,生之质也”。荀子则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荀子所说的“生”,就是告子所说的“生之为性”中的那个生吗?是,但又不全是。告子没有说生之为性,所以性是恶的。因为“恻隐之心”也是生来就有的。荀子所说的生而俱有的好利恶害的“人之性”,其实就是宋明理学所说的“人欲”。与“人欲”相对的是“天理”。“天理”是善,“人欲”是恶。荀子认为“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会认为“人之性恶”?我们要注意荀子讲“顺是”。如果顺应这样一种自然的欲望,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出现争执,因争执而出现混乱。为了防止社会出现混乱,于是就有了礼。礼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古代圣王制定出来的,古代圣王为什么要制定礼,因为人之性中有人欲之性,人欲之性才是恶。

我们会发现,孔子讲仁义,孟子为仁义之道作论证。如果说孟子发挥的是孔子的仁义,那么,荀子发挥的则是孔子礼的部分。在荀子看来,虽然人之性恶,但是人可以改过迁善。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孟子强调人之为人的本性,荀子讲的则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性。孟子人性论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他以“人性”一词来表述这一因素;荀子人性论突出人与动物相共的因素,他以“人之性”一词来表述这一因素。强调人之为人的本性是要为儒家的仁义之道确立一个根基,而说人与动物共通的本性是为了强调我们一个人要注重后天的学习。

五、性善论思想的意义

《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孟子的性善论,是一条“自诚明”的道路;荀子的性恶论,是一条“自明诚”的道路。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自诚明”,这是一条由内而外的道路,是一条由自然而自觉的道路;“自明诚”,这是一条由外而内的道路,是一条由自觉而自然的道路。人之成为君子、成为圣人,既需要“自诚明”,也需要“自明诚”。“性”突出的是人先天的本质,“教”强调的是人后天的修为。人格的修炼与完善,必须将此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格修养的基础,是人性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善的,修养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不过是使人所本有的善端发扬光大而已。由此来看,孟子在整个学术史上的意义,不是荀子可以相提并论的,因为孟子所讲的是基础,是根本,仁义之道的根基必须是孟子的性善论。所以孟子之道一直是儒家的根本,而荀子不能。孔子和孟子讲人的自我完善,而荀子只是讲人是一个可教化的动物。孔子与孟子认为人本身是伟大的,而荀子只是认为人可以教化,才是伟大的。就人性论而言,孟子所言,是大体,是根本;荀子所讲,只是补充而已。

【罗安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性善论仁政仁义
久假不归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说仁德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结果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