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和弘扬儒家文化

2016-11-22孙志智刘林林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圣外王义利儒家文化

孙志智 刘林林

摘 要: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處于社会领导阶层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学习和弘扬儒家文化,为他人带好头,为国家做贡献。领导干部要弘扬儒家文化就首先要一个孟子所要求的具备“四心”的人,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其次要处理好义利关系,不贪、不沾,义在利先。最后要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1-01

一、领导干部学习和弘扬儒家文化的紧迫性

1.时代召唤传统文化的复归

从五四运动以来,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彻底地扫进了历史的垃圾桶。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在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大加批判,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缺失逐步显示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恶果。比如,道德缺失,没有公德心;人情淡漠,人性冷漠;心灵空虚,信仰缺失。而这些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尤其是教育之中去传统,去中国化带来的恶果。因而,我们必须要加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与道德风尚。

2.领导干部是弘扬儒家文化是领头人

新一届国家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出席三次儒学相关的活动,足见其对儒家文化的重视程度。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参观儒家圣地曲阜孔府;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到北大看望了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与他促膝长谈并且询问儒藏的编撰进展情况;2014年9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并且做了重要讲话。领导干部的言行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一个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会体现在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他们的道德水准高必然会影响身边的人。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不注意自身的道德修行,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自觉弘扬儒家文化,有些更是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从事权钱交易,在搞宗教迷信活动,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儒家文化非常注重个人品行的要求,对为人为官都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与规范,弘扬儒家文化对于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二、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儒家文化提升道德水平

1.领导干部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人”

做一个合格的人看似简单,实则并非易事,甚至有的人穷其一生都达不到一个合格人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呢:首先要有“四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都有这四心,而且这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学习的,是你的本心,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如果你连这四心都丢掉了,你就不能再称之为人了。孟子说,恻隐之心是仁的来源,羞恶之心是义的源头,辞让之心是礼的来源,是非之心是智的源头,所以四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四端”,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四心,所以才能生发出这四端来。领导干部要提高道德水平,首先就要有四心,对待别人要有体恤和怜悯的心;自己做了错事要感到羞耻,对别人做了坏事就要感到憎恶;有了好处就要先让着别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要有原则,要有是非观念。只有做到这些了,你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

其次,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儒家文化中对家庭关系看得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才有家和万事兴的说法。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就容易出问题,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近些年出现的绝大部分腐败案件都是因为家庭出了问题,或者没有处理好家庭关系才导致官场失利。具体要做到两点:一要孝敬父母。孝道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曰:“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说,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且孝要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惟命是从,而应该分清是非,掌握方法。二要爱护兄弟姐妹。兄长要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弟弟妹妹要尊敬自己的哥哥、姐姐,这样才能处理好家族的关系。

2.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义利关系

义利关系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领导干部往往会直接面临这个问题的考验,一些领导干部经济住金钱、利益的诱惑放弃了正义,放弃了原则,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就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具体而言要做到两点:

首先,追求合理的物质利益是应当的,也是必须的。儒家所谓的义就是道义、道德、正义、公正;利就是私利,个人利益。首先就要求做到正确认识利,人不可能离开利,合理追求利是应该的,孟子认为,人必须重义,但是也离不开利,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统率和从属关系,应当用义来统率利,用义节制利,个人的利的获取应该符合义的原则,应当有助于促进义的实现。只有解决了衣、食、住、行问题,才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连最起码的生活条件都满足不了,就会有后顾之忧,难以安心工作。

其次,义利发生冲突时要重义轻利。儒家思想强调先义后利,义在利先,孔子的弟子颜回道德水平很高,孔子最欣赏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强调的是道德上的幸福感,而不是物质的享受。领导干部要向颜回学习,清淡饮食,简装素行。领导干部可以爱财,但要取之有道,贪污受贿哪怕只有一分钱,也不可取。如果义利可以兼得最好,这也是理想的境界,但如果两者不能两全,有冲突的话,必须先义后利,舍义取义,甚至舍生取义。孟子就有一个比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舍利取义。

3.领导干部要追求“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之道作为儒家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一地以来都是古人毕生追求的理想,我们领导干部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

首先追求与内圣外王与共产主义信仰并不矛盾。共产党员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其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就包含高尚的道德要求,如果我们实现的共产主义是道德低下的人,这样的共产主义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与之背道而驰的。

其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领导干部在事业有成时,别忘了胸怀天下,帮助别人。而当他人生不如意,不顺时,千万不能自报自弃,更应当注重自己的品行,提高道德修养,尽可能成为一个圣贤之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秋失明,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对道德品行的修炼,不能因一两次挫折就放弃。

参考文献

[1]陈力.儒家文化对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现代启示[J].理论学习,2013(08)

[2]程丽华.以儒家诚信文化助推基层领导干部务实[J].改革与开放,2014(02)

猜你喜欢

内圣外王义利儒家文化
义利世好集团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媛福达:义利共举 成就未来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抗战剧《民兵葛二蛋》的当代义利价值观倡导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应坚持义利并举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
内圣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