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技术浅析

2016-11-22马军辉靳文强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应用前景技术

马军辉 靳文强

摘 要: 通過对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各项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对其中效能较高的低渗透油田降压增注技术的应用前景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 降压增注 技术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E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81-01

引言:油田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受低渗透油藏所处地层物性差、渗透率低、非均质严重、孔隙度小及储层敏感性强等诸多特性的影响,不仅使得油田注水开发的采收率受限,还因为长期回注污水在注水井油层地带产生结垢沉淀而堵塞地层孔道,影响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因此,通过降压增注技术改变油、水的流体特性与增加地层的有效孔隙度,进而提升注水量、保持储层地层压力,实现低渗透油藏的稳产与增产。

一、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开发过程存在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低日注水量、低产能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油层本身物性与渗透性差、油藏地层连通性差、回注污水沉淀结垢堵塞注水井及注水水质不达标等,下面就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展开分析。

首先是注水水质问题。当前国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水质不达标主要表现在水中固态悬浮物(沉淀的碳酸盐、硫化亚铁、硫酸盐、粘土颗粒等不溶于水的物质)与含油量超标,水质问题可造成储层流通孔道的堵塞,在降低油层的渗透率和吸水量的同时,引起注水压力的快速上升。

然后是储层的速敏与水敏问题。低渗透油藏注水速度过快或采油井井底压力过低,可引起地层水流速的增加和低渗透储层渗透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低渗透油藏中胶结物、粘土等含量较高,微细颗粒在快速运行过程中会对近井地带储层产生速敏伤害;储层在注水之前其地层水与粘土矿物处于溶胀平衡状态,低矿化度水的注入稀释了地层水,粘土发生膨胀作用而对储层产生水敏伤害。

其次是储层有效应力问题。注水开发过程中注采不平衡或地层压力下降都可增加储层的有效应力,从而引起储层骨架的弹—塑性形变或孔隙介质形变,储层孔隙被压缩或井壁松散颗粒脱落堵塞孔隙都可能降低储层渗透率。

最后是采油井过度压裂问题。当油井在注水开采过程中发生压裂现象(水力压裂、超破裂压力注水),不仅会影响注水井的注水性能,还会增加油层向裂缝的泄油面积。主要是因为裂缝的吸水率较高,注水沿裂缝快速窜流,致使基质在油层水淹后富集残油,这部分油的采收难度大且采收率低。

二、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1.缩膨降压增注技术

针对储层的速敏、水敏等问题,通过缩膨剂与粘土矿物之间的物化反应,利用缩膨剂离子的氧化性基团破坏粘土的晶格的同时,缩膨剂中的水化基团与水分子相结合是粘土品格改性,晶格的破坏使缩膨剂遇水后不膨胀,已膨胀的粘土晶格发生改性后品格缩小且稳定性增加。该项技术有效解决了粘土矿物遇水膨胀、运移等对储层渗透率的降低作用,适用于黏土含量较高且储层敏感性强的高压注水井,技术的有效应用要求油水井连通状况好、无套变、套漏等现象。

2.复合纳米活性注剂降压增注技术

针对注水开采过程中的高压欠注问题,运用憎水亲油性极强的纳米增注剂改变储层基质的润湿性,降低地层流动阻力,从而提高储层渗透率。其作用机理利用以纳米SiO2为主要活性颗粒的活性注剂与粘土稳定剂的联合作用机理,活性注剂可以减少基质表面水化膜厚度并增大孔隙孔径,使油滴从基质表面剥离后可以从狭窄的孔隙顺利通过,实现低渗透油藏减阻增注效果。该项技术有效避免了粘土矿物的水化作用,适用于砂岩油藏的注水井降压增注,要求井身状况良好、注入水水质达标。

3.分子膜降压增注技术

普通的降压增注技术由于受到工艺条件、油藏地质特征等因素的限制,难以适用于特低渗透油藏,而分子膜吸通过吸附作用可以改变基质润滑性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利用其憎水性于吸附能力减少油层表面与水的接触,有效扩张储层孔隙孔径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粘土颗粒的膨胀,从而实现水相渗透率的提升,该项技术再黏土含量高的敏感性储层中应用效果较好。

4.生物酶降压增注技术

生物酶在低渗透油藏中的降压增注机理是消除原油边界层的影响,利用生物酶中的亲油基和亲水基对油水界面的吸附作用,改变界面活性或基质表面润湿性,有效解除因有机垢、胶质等造成的堵塞,降粘减堵从而提高储层渗透率。该项技术虽然能够将基质表面的润湿性转变为亲水性,使油滴从基质表面脱落而减少残余油量,提高驱油效率,但是由于成本高、有效期短等制约了该项技术的实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着眼于油层改造、精细注水,结合国内外先进降压增注技术,对低渗透油藏实施解堵增注措施,以降低水井注水压力,改善层间吸水状况,从而提升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提高油井产量。

参考文献

[1]李俊. 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2]肖啸,宋昭峥. 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机理研究[J]. 应用化工,2012,10:1796-1798.

[3]师涛. 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增注工艺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4]杨建华,宋运武,郭喜霞,刘岩,李楹. 低渗油藏降压增注技术[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1,04:51-55.

[5]李力行. 低渗透油藏复合活性剂体系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4:70-74+6.

猜你喜欢

低渗透油藏应用前景技术
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
单片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