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煤电化循环经济建设探析

2016-11-22刘蓉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平凉市循环经济

刘蓉

摘 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加,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能源保障问题成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依托资源优势,在平凉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加快煤电化循环经济建设,既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又顺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关键词:煤电化 循环经济 平凉市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90-02

平涼作为革命老区、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综合开发区、陇东能源基地以及甘肃区域发展战略“两翼齐飞”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相对富集,产业优势突出。近年来,围绕壮大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促进煤电化冶一体化发展,煤电主导、多极推进的能源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一、发展现状

1.资源勘查步伐加快,煤电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全市预测煤炭地质储量650亿吨,已探明93.41亿吨,华亭、崇信矿区为全国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黄陇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台矿区、泾川矿区、崆峒矿区是我市煤炭可持续发展的接续矿区。目前,全市境内共有各类矿井30对,核定生产能力2702万吨,2013年原煤产量达到2382.56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44.9%。现有火力发电企业4户,装机容量420万千瓦。2013年完成发电量193.46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17.86%。

2.能源产业规模扩大,煤电循环发展链条不断延伸

着眼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大园区承载,技术创新驱动,循环发展利用,煤炭深加工业项目全面推进。随着华能、中水电、酒钢、甘肃利友、陕西星王、江苏金浦等战略投资伙伴的引进合作,全市煤化工开发步入循环转化、深度利用的新阶段。已建成全省第一个煤制甲醇项目。

3.着力优化空间布局,煤电循环聚集平台初步形成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原则,规划建设平凉工业园区、华亭工业园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工业集中区等五个煤化工产业区,一期规划面积142.08平方公里,通过综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已经成为陇东能源基地的产业聚集区和平凉经济增长极。

4.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煤电产业发展机遇叠加凸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构建以平凉、庆阳为中心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已经印发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即将出台的《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综合开发指导意见》均将平凉确定为传统能源煤化工基地。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将平凉列入全国141个资源成熟性城市。特别是国家能源局于2014年元月份批复的《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确立了“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石油炼化基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

二、制约因素

平凉能源基地开发建设起步良好,发展势头强劲,进入了一个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的关键期,进入了一个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呈现出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1.煤电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煤炭深加工项目还没有完全发挥效应,煤炭就地转化率不高,光伏发电、风电、核电、清洁燃料等新型能源处于起步阶段,份量不足,“一煤独大”的格局依然存在。全市煤电化产业增加值中,煤炭开采行业占到80%;电力行业占17%;煤电化工业仅占3%。产业链条仍处于出卖原始产品的低端开发、低层次发展阶段,绝大部分煤炭企业仍然处在原煤开采、洗选、销售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煤电深加工、深度开发不足,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的问题十分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和附加值不高。

2.煤电运营形势不容乐观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延续,煤炭、电力等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现有企业扩能增效面临很大阻力。根据这次在崇信电厂和新安煤矿调研的情况看,煤炭市场销售价格持续下跌,电厂用煤企业使用宁夏、新疆、陕西等地的煤比使用本地煤炭经济实惠,价格相对低廉,对我市煤炭市场形成一定挤压,导致我市煤炭销售不畅。部分煤矿后备资源储量不足,华煤集团60%的矿井在20年后将无煤开采。

3.煤电能源项目核准难度加大

国家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限制,土地、环保审批程序更加严格,煤炭资源规划配置,大型矿井及火电、煤化工项目核准等方面审批周期长,核准难度大。比如灵台矿区,作为我市开发华亭矿区之后的接续矿区。从2010年开始就组织编制了《灵台矿区总体规划》。但至今矿区规划得不到国家审批。

4.能源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

电网构成相对单一,电力通道仅有一座750千伏开关站,缺乏远距离超高压输变电通道和相对独立的区域电网,外输能力不足,煤电消纳问题还没有靠实;现有的330KV、110KV等输变电及线路不能满足一些大型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需要。能源运输方面铁路运力不足,部分矿井规划区仅通乡村公路,道路碾压损坏严重,影响了煤炭产能发挥及一些煤化工项目的规划实施。项目用地方面一些重大煤化工项目受工业用地指标和审批权限限制,不能及时落地建设,也有个别企业还存在着以转化项目圈占资源的想法,没有真正推动项目实施。

5.煤电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大部分地方煤矿为乡、村、社办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多为本乡村农民,虽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缺乏,对一些技术性问题研究不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平凉仅在附近的陇东学院设有能源、化工相关二级学院,没有专门的能源化工科研院所,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高技术人才稀缺,当地民营企业开发技术、管理方式及营运体制等都比较落后,加之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缺乏吸引力,很难吸引高层次人才。煤电深加工循环企业人才短缺,支撑煤电化产业链条延伸的能力不强,煤电化产业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三、对策建议

加快平凉煤电化循环经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集约绿色高效发展,紧扣“抓产能、促转化、调结构、增效益”这条主线,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节能减排措施,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转变煤炭产业的发展思路

煤炭、石油等资源是大自然赐予平凉人民最大的恩惠,但是必须跳出“推动经济增长依赖一次性能源开采”的思维定势,在重新认识、科学定位、深度利用资源上做文章,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合理开采煤油等一次性能源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资源开发相关的深度转化、装备制造等产业,形成以资源为基础、多元发展的格局。加快开发步伐,绝不能急功近利,盲目求快,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要科学合理地把握开发强度,控制开发节奏,安排开发时序,坚持走科学开发、合理开发和高效开发的路子。

2.要加快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

只有尽快将深埋于地下的煤炭、石油开采出来,高效利用起来,潜在的资源优势才能及早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为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目前,全市煤炭探明储量仅占预测储量的14.3%。要加快与国家、省上有关部门衔接协调,积极争取煤炭资源勘探权和探勘经费,加快煤炭資源勘探进程,达到详查或精查程度的地质勘探成果,为矿区顺利建设提供条件。

3.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电力外送通道不畅已成为当前陇东能源基地建设的最大制约,关乎现有火电企业的运营、煤炭资源的转化,影响下一步矿井建设和火力发电项目的实施。要加快电力外送工程,按照建设西电东送枢纽的目标,加强对现有电厂的脱硝和扩能改造,配套建设高等级电力外送线路,优化市内输配电网。抓紧建设华亭电厂二期、平凉电厂三期、崇信电厂二期等项目,争取建设±8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扩建750KV平凉开关站,新建华亭、静宁等330KV输变电工程,加快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加快能源运输通道建设,突出煤炭外运通道建设,加大新线建设和已有线路扩能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矿区铁路和煤炭集运支线。

4.持续扩大能源总量

据测算,全市现有的火电企业4户年可消耗原煤540万吨(按照国家标准,每发1度电标准耗煤为300克),占全市原煤产能的20%。在建4户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加工转化原煤1490万吨(按照国家标准,1吨甲醇耗煤3吨),占全市原煤产能的55%。随着打造千亿级煤电化治产业集群,华能、中水电、酒钢、华泓汇金、甘肃陇能等煤电化冶十大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的建成,对煤炭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在继续抓好现有煤炭企业全面释放产能的同时,按照矿井布局科学化、生产集中化、配套合理化的原则,抓紧灵台矿区规划建设,确保邵寨煤矿120万吨、赤城煤矿90万吨、五举煤矿240万吨、安家庄煤矿400万吨、灵北煤矿400万吨、唐家河煤矿500万吨、南川河煤矿400万吨、泾北煤矿500万吨、泾南煤矿300万吨/等矿井建设项目按期投产,确保到2020年,全市煤炭产能达到5935万吨。

5.积极促进加工转化

当前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严峻形势,在短期内难以扭转,但是煤炭转化增值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在煤电产业发展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要树立“立足煤而超于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的思想,按照以煤为主、循环链接、综合利用的思路,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华能公司、中电建、酒钢集团等煤电化冶产业循环开发项目,着力打造煤化工、煤电热、煤电冶、煤电材四大循环产业体系,建成平凉工业园区、华亭工业园区两个千亿级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和泾川、崇信、灵台三个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快煤电化冶一体化发展步伐,提高煤炭综合转化率,做精、做深、做大、做强煤电化产业。为督促煤炭企业加快开发转化进程,建议协调取得煤炭开采权的企业,同步推进煤炭开采和煤转化,发展煤化工及其下游深加工产业,构建从基础化工—基本化工—终端化工产品的全产业链。建议今后应将煤炭转化至少50%作为资源配置和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建议研究设立陇东地区煤炭资源转化基金,对现有60万吨以上生产矿井、今后新建120万吨以上矿井,依照核定的生产能力,每吨征收20元煤炭资源转化基金。要求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2016年达到6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若企业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规定要求的,将征收的煤炭资源转化基金予以返还。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平凉地处西部干旱区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此,在煤电化循环经济建设中,必须将环境保护作为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精心谋划一批高效利用、关联配套、循环发展的产业链项目,促进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走绿色发展的路子,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发展循环经济,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到煤炭石油资源开发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制度设计、项目审定等关键环节,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产业链延伸组合,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支持利用工业余热发电。例如崇信东岳建材集团的项目有效利用了电厂的煤矸石和粉煤灰,变废为宝,每吨粉煤灰价格达到35元,既增加了电厂经济效益,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废渣的就地综合循环利用。要培养重点能源企业,抓好能源采掘加工环节的节约,提高资源采收率,逐步把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导入节约型和环保型轨道。

猜你喜欢

平凉市循环经济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新时代中小型博物馆现状思考与发展对策——以平凉市博物馆为例
平凉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平凉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
构建循环经济下会计核算体系的路径探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平凉市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