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

2016-11-22余祥胜邱丛芳周明华

水产养殖 2016年9期
关键词:塘口增氧增氧机

余祥胜,邱丛芳,周明华

(1.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淮安 223001;2.盱眙县淮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淮安 211761)

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

余祥胜1,邱丛芳1,周明华2

(1.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淮安 223001;2.盱眙县淮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淮安 211761)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池塘、溪流中广泛分布[1]。其体长123~143 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2]。每年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黄颡鱼在中国北方一般俗称嘎鱼,因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鲜活上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其繁殖及养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目前,黄颡鱼苗种培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存活率低,易发病,这影响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发展[3,4]。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需求量的增加,黄颡鱼商品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黄颡鱼的苗种培育技术也逐步推广。但黄颡鱼的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成为阻碍黄颡鱼养殖技术的瓶颈。为解决黄颡鱼苗种培育期的问题,推动黄颡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对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试验综合对比苗种的放养与收获情况,在同等条件下,黄颡鱼水花放养密度以30万尾/667 m2为宜。

1 养殖条件及方法

1.1 池塘选择

选择池塘为淮安市韩桥基地10#、11#、12#、13#塘口,面积均为4×667 m2,配备微孔增氧。

1.2 清塘

对韩桥基地的所有发花塘口进行一次彻底清塘,清除塘内的杂鱼、龙虾、蜻蜓幼虫、泥鳅、黄鳝等敌害生物,这是发花成败的关键。

1.3 苗种放养

从7月5日开始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每2 d一批,按10万尾、20万尾、30万尾、40万尾/667 m2四个密度分别投放到韩桥基地10#、11#、12#、13#塘口,鱼苗下塘前5 h开增氧机增氧,此后7 d内不间断增氧。

1.4 投喂

鱼苗投放后7 d内投喂豆浆,7~10 d投喂黄颡鱼粉状料和豆浆,10 d后投喂黄颡鱼粉状料,20 d后鱼苗长到2 cm后分塘并测定成活率。每天9:00、16:00各投喂1次,以鱼苗吃饱为好,在池边放一白板,如果鱼苗未吃饱,就会沿池边游动。鱼苗投喂及管理安排专人进行。

表1 黄颡鱼苗种放养与收获

1.5 鱼病防治

池水应始终呈微流水状态,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缺氧,黄颡鱼鱼苗3 cm以前极易患虫病,要及时观察检查,发现后及时治疗。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处理。

试验数据分析结果列于表1。比较表格中塘口10#、塘口11#两组数据不难发现,在塘口面积相同、放苗时间、拉网时间、起捕规格都相同时,塘中放苗数量越低,成活率越高;在塘口面积相同、放苗时间、拉网时间相同时,塘中放苗数量越少,起捕规格越大,成活率越越高;在塘口面积相同、放苗时间与拉网时间间隔相同时,放苗数量越少,起捕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

综合表1数据:在同等条件下,黄颡鱼水花放养以30万尾/667 m2为宜。

2 小结

鱼苗下塘前10 d彻底清除池塘里敌害生物后,用强氯精、二氧化氯、生石灰等消毒剂对塘口彻底消毒。鱼苗下塘前7 d抽干池水,加注新水至1.5 m深,施发酵好的粪肥50~100 kg/667 m2培肥水质,保证鱼苗下塘后有足够的天然饵料摄食。

鱼苗孵化脱膜后3 d,在体色发黑、由集群到上浮散游阶段前用吸管吸出,打包放养,此时鱼塘内轮虫生长正处于高峰期,放养密度20万~30万尾/ 667 m2,在鱼苗下塘前3 h打开增氧机搅水增氧,3~7 d内增氧机不停机。

鱼苗下塘7 d后,待鱼苗长到1.5 cm,用0.7× 10-6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杀虫,再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以后每隔10~15 d消毒1次,30 d杀虫1次。

鱼苗下塘20~30 d可长到2~3 cm,此时要及时分塘,分塘时规格在6 000~8 000尾/kg,放35 000~40 000尾/667 m2。

鱼苗下塘后,根据池塘生物量决定投喂时间,一般在鱼苗下塘5~7 d后开始投喂饵料,饲料可用蛋白质含量40%~42%的专用黄颡鱼饲料粉碎后,将饲料拌潮投喂,用手捏成团,沿池边每隔10 m投喂一个小团,1 h后检查吃食情况。7~10 d后也可用南美白对虾料代替。鱼苗下塘45~60 d基本能长到5 cm以上,此时可投喂黄颡鱼0#料,8:00、16:30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在3%~4%。

坚持每日早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根据水质状况、透明度及水位变化情况定期换水,一般10~15 d换水1次。每半个月每667 m2鱼池用生石灰、聚维酮碘、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消毒剂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在鱼种生长旺季,根据天气和鱼池溶解氧变化情况,按“三开两不开”的原则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溶解氧,保证鱼种正常摄食和生长。每半个月检查1次黄颡鱼鱼种的生长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检查饲料台有无剩饵,并清理饲料台,每10 d用漂白粉等消毒1次。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腐败污物,随时捞出池塘中的蛙卵和蝌蚪,防止其与鱼种抢食。

[1]刘炜,周国勤,茆健强.黄颡鱼繁殖生物学及苗种培育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大学,2013,41(8):220-222.

[2]倪勇,伍汉霖.江苏鱼类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92-404.

[3]刘春童,刘旭光,金长征,等.黄颡鱼苗种培育实验[J].农业与技术,2008,28(5):69-70.

[4]谢从新,杨瑞斌,龚珞军,等.黄颡鱼养殖技术基本规程[J].渔业致富指南,2008(15):43-44.

10.3969/j.issn.1004-2091.2016.09.014

2016-03-30)

猜你喜欢

塘口增氧增氧机
塘口类型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效益的影响研究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沿海地区二龄鮰鱼种四川养殖模式初探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51年养殖历史,塘口卖价70~80元/斤,虾苗要排队预订,这条虾今年被看好
常用类型增氧机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技巧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推广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增氧机“智能开关”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