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纳镇红花新品种 (系)区域试验研究

2016-11-21罗燕萍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花籽花丝红花

期纳镇红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研究

1 试验目的

为配合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对申报云南省认定的红花新品种(系)进行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病性和品质鉴定,为云南省红花新品种认定和区域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做本试验。

2 试验设计

2.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7个,为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V1(4y47)、V2(4y46)、V3(4y50)、V4(4y45)、V5(4y51)、V6(4y49)和地方品种V7(对照)。

2.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安排在永胜县期纳镇期纳村委会坝头村组的农户承包地,该地海拔1 430 m,东径100°36′50″,北纬26°19′23″,属河谷类干热性气候,土地壤类型为粘土,中上等肥力,年平均气温18.5℃,无霜期240 d左右。

2.3试验安排。本试验参试品种(系)7个(包括对照品种),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共21个小区,小区长7 m,宽2 m,小区面积14 m2,播行17行,每行16株,行距40 cm,株距12 cm,密度约为10 250株/亩,行向与墒面沟垂直,小区间设30 cm宽的排水沟,四周设1 m以上的保护行。

3 试验概况

3.1本试验于10月15~16日落实田块,微耕机整地,同时每亩施N、P、K(比例15∶15∶15)复合肥50 kg,均匀翻施土中,17日上午划小区平厢面,下午播种,未灌出苗水。

3.210月19日凌晨下雨,雨量5~6 mm,基本满足了出苗所需的土壤潮湿度。

3.310月25日查缺补苗,挑水普浇苗水1次,同时对补苗、弱苗用0.1%尿素液浇苗,然后用10%吡虫啉2 000倍药液喷雾预防虫害1次。

3.410月29日各小区发现轻微的根腐病,未用药防治;11月4日整个试验发现蚜虫和夜间田螺拱苗,白天采用10%吡虫啉1 500倍药液喷雾防治蚜虫,傍晚采用斗螺3小袋撒于整个试验地中防治田螺;分别于11月18日、1月1日再次采用10%吡虫啉1 000倍药液喷雾防治蚜虫。

3.5分别于11月14日、12月6日、1月19日、2月24日、3月20日、4月8日灌水一次,并速灌速排;11月22日人工除草1次,12月4日结合中耕培土每亩施尿素10 kg。

表1红花生育期调查记载表(月/日)

3.6次年1月6日强降霜1次,9日调查发现整个试验各品种都有轻微的霜冻;据观察V1、V3、V4开花较为集中,其余的开花时段稍长。

表2 红花性状及花丝 花籽产量表

4 试验结果

4.1红花各生育期调查。各品种播种后都在8~10d出苗,最早的为V6、V7,最迟的为V5、V2;全生育期186~193 d,最长的为V3、V4品种193 d,最短的为V1品种186 d。详见表1。

4.2供试品种中叶片有剌品种为V5、V2、V3、V7、V6,最多的为V5品种,无剌的有V1、V4品种;苞叶有剌的为V7、V6、V5、V3、V2品种,最多的为V3、V5品种,无剌的为V1、V4品种;V5品种花色为黄色,V2品种为桔黄色,其它品种都为红色,全部供试品种都有不同程度混杂现象。

4.3供试品种中花丝产量最低为V6,小区平均产量0.32 kg,比对照低0.19 kg,而花丝产量最高为V1,小区平均产量0.54 kg,比对照高0.03 kg;花籽产量最低的为V6,小区平均产量2.21 kg,比对照低0.67 kg。详见表2。

5 小结

5.1由于品种区域试验原则上只防虫,不防病,前期轻微发生的根腐病由于气侯干燥,后期自然消失,对花丝、花籽产量没有影响。

5.2供试的所有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混杂,纯度不高,从品种的叶片剌、苞片剌和花色上都可以直观看出,但比较方便单株选育。

5.3所有参试品种中,V1和V4不但花丝、花籽产量都在中上水平,而且品种无剌,花色相对好,易采花,深受生产者好评,可作为下年种植示范,但要做好品种的进一步提纯复壮。

5.4根据今年试验表现,建议明年提前一个节令播种,在施肥上采取播种时只施磷、钾肥,现蕾期结合灌水追施速效肥,达到前期不旺长,后期不缺肥以及植株高矮适中,抗倒能力强,花丝、花籽产量高的目的。

674203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罗燕萍

猜你喜欢

花籽花丝红花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
会讲故事的花籽
为了与一粒纯净的花籽相遇
道安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花丝墨玉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