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口语传播中的语体特色

2016-11-20乔羽

声屏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语体电视节目

□乔羽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口语传播中的语体特色

□乔羽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魅力在于口语表达。在过去,主持人的语体特征体现在“以文为本”,重视表达的逻辑性、文采性,形成一种规范化、理想化的口语。随着近年来电视节目越来越贴近受众生活,如今已形成“以语为本”的口语语体特征。上海戏剧学:教授吴洪林在《主持艺术》一书中阐释过这一概念,“主持人口语语体是为适应表达目的与人物的需要,在节目中对语言的使用有着特定的要求而形成一种当众播讲的语体。”由此可见,主持人口语语体既不同于“书面语言”,又不同于“随意的口语表达”,是一种专属于主持人表达的特殊化语体。

流畅且有文采的表达是口语语体的主基调

主持人口语语体是介于日常生活口语与书面语言之间的一种特殊化语体,是一种“混合符号”的表达模式。首先,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代言人,具有人际传播的特色,在传播中融入生活化的语言表达会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形成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日常生活语言自然朴实,通俗易懂,主持人将其流畅的表达出来,从而可无阻碍的将节目内容转化成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流畅”是评价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石”,是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前提。

其次,受到大众传播的广泛性影响,主持人的口语语体还应多注意文采。在节目中,表达语言应该是经过加工、提炼、改造的口语,是有层次、有重点、有态度的。当然,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看待。我们讲究主持人口语语体要注重文采,并不是强调要形成一种所谓的“书面语言的有声版”形态,这样的模式一方面会僵化表达,另一方面也不合实际。真正理想的模式是有选择地结合生活化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特色,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形成简练而不简单、通俗而不粗俗,既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化口语的主基调。

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口语语体的魅力展现

著名演说家李树荫先生在他的《实用口才》一书中曾说过,“主持人的语言应该是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的,把静止的事物变成活动的,把内在性质的东西变成外观可感可见的。”从这里不难看出,为了实现有意义的表达和展现口语表达的魅力,形象生动的语言必不可少。

很多人说,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对原材料注入主观想象与感情色彩的叙述,是一支“彩笔”。在表达中,主持人使用的不应该是晦涩难懂的抽象语言,而应是充满生动性和直观性的“具象语言”,以吸引受众,引发共鸣。比如主持人倪萍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中有一段开场白,台本原文如下:“邻居是什么?是互相帮助的朋友,是在你困难的时候可以向他求援的伙伴,是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友情,是你生活中相互给予的人们。”而经过倪萍的具象描述,形成了这样的表达:“邻居是什么?是你正在炒菜,发现酱油瓶子是空的,于是你就敲门要点酱油的那家儿;是你出差了可以让他帮你看看门锁是否被人撬开的那家人;是你家房子冒烟了能第一个去打119的那些人……”显然,经过倪萍的思考整理并加以合理化的想象,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直观的生活场景,有很强的感染力。

为了达到具象可感的表达,主持人平时可以多练习“口头写生”,即走入现场,如“街边”“商场”等,将近在眼前的实物先作观察,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有点有面,从不同角度讲述出来。这里可以多融入自身的主观感受与客观反映,构成结构完整、有气氛有细节的生活故事。经过多次练习后,可以把写生的素材整合成较有层次的文字材料,并存于自身记忆库中。在主持节目中采用“追述示现”的方式,调动平时存于记忆库中的素材,进行回忆性描述,从而用具象化的语言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去感染受众,令受众难忘。

适口悦耳的表达是口语语体的"标尺"

俗话说,“语清意自明”,因此注意口齿清晰的表达是语义传达的基础,而“吐字归音”是口齿清晰的必要保证。一般而言,主持人在表达时“出字”要做到气息饱满,叼住弹出;“立字”要做到拉开立起,过渡流畅;“归音”要做到完整自然,干净利落。虽然整合到口语语流中吐字归音的独立性不那么明显,但是适度做到字正腔圆,就不难达到语清意明的效果。

为了达到声音抑扬顿挫的效果,还必须注意表达的节奏性。节奏是由语速和语势构成的,包含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语流中既富有规律又富有变化的表达呈现。在表达中讲究停连和重音的外部技巧,以求达到有声语言推进过程中的起伏多变。

此外,主持人的口语表达在语体中应融入自身的情感,进而赋予“生命气息”。在这里,主持人平时需要多积累,真听真看真感受,并且在说话的语调上多下工夫,力求以亲切自然的状态传达出丰富的感情,进而形成悦耳动听的表达。

即兴幽默是口语语体的"调味料"

在节目创作中,主持人的幽默表达是营造节目轻松愉悦氛围的重要元素,是拉近与受众心理距离的有效手段,简言之是口语语体的“调味料”。

近几年来,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广播电视传播观念的变革,一些节目主持人因语言生动、幽默风趣,深受受众的喜爱。很多时候幽默风趣可以称之为“语言性格”,比如一些主持人天生快人快语、风趣幽默,喜欢用玩笑化的方式与受众对话,因此形成了一种平民化的语言性格。比如著名主持人孟非,他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他在节目中经常玩笑逗乐,令人捧腹大笑。再如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他天生具有幽默感,快人快语,时常通过有趣的表达活跃现场气氛,带给受众轻松、娱乐的观看感受,留下了一个个快乐的瞬间和值得回味的画面。

幽默是一种语言游戏,当然可以通过多种语用技巧来实现,比如制造反差、巧说笑话、自嘲逗乐等。主持人在平时可以多积累一些俗语、谚语、外来语和幽默段子等,在主持节目时可以挑选合适的语境,将俏皮话说得恰如其分,妙语引趣。其次,主持人平时也可以学说笑话、相声等,以提高自身的语言幽默效果。节目中的口语表达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语境中,如何巧妙引趣需要主持人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开放的心态、幽默的心智、机智的反映和坦率的个性,用即兴幽默调味口语语体、调节节目氛围,给受众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语义场”的世界,个性化的口语语体赋予了主持人创造的可能,丰富了主持人的个性魅力。随着时代的前进,主持人面对大众口语传播势必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主持人牢牢把握口语语体的“主基调”,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做“适口悦耳”的表达,并适时加入“即兴幽默”的调味料,用语言构造力量感染受众,感化受众。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语体电视节目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