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互通机制

2016-11-19孙淑红

职业·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业标准职业资格互通

孙淑红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双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本文结合双证互通的必要性和现状,阐述双证互通机制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双证 学历 职业资格 互通 职业标准 职业教育

一、双证定义及其特征

1.学历证书

学历证书是指一个人在国民教育系列中所接受的某一层次教育的证明。它是受教育者综合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反映。在普通教育中,它是文化程度凭证;在职业教育中,它是文化程度及职业能力水平的标志,也是从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以专业分类和专业教育标准为依据和导向,专业分类和专业教育标准是国家学历文凭制度的起点,专业教育是制度的主体。适用于各行各业的求职、就业。

2.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按一定的职业规格和标准,对劳动力质量作出考核和评价后,对社会劳动力供给者拥有的劳动力产权和质量的认定。它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起点,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政府对要求持证上岗的工作岗位缺少参考工资水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生的毕业、就业、待遇均无必然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推行。

职业资格制度是从1994年开始建立的,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职业资格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劳动者素质和科学评价人才的重要手段。201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分四批取消了211项职业资格,第五批再取消61项职业资格,总计取消272项。职业资格清理工作不是要取消职业,也不是取消职业资格,更不是取消职业资格制度,而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行的制度。这一次改革,既面临过多过乱的问题,也面临科学规范的问题。下一步工作重点:建立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建立职业资格清理常态化机制,运用群众“点菜”的方式,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清理;要研究建立职业资格框架制度;进一步加强职业资格设置监管。

目前我国还存在无证可考的问题。无证可考意味着已有证书仍有“含金量”;意味着以“考证”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可以真正回归市场化;职业培训将会更加针对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而变化。一方面,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可以针对本行业的需求对求职者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另一方面,相关行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录用和考核标准,取消证书后,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将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没有资格证书的阻碍也能更加全方位地吸引各类人才。

二、双证互通的必要性

1.“双证互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所培养的人才既“高”又“职”的特点。“高”是指应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当智力含量的操作技能。“职”是指所培养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直接为职业岗位服务。因此,实行“双证互通”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

2.双证化就业需求愈加强烈

(1)没有职业资格证书求职碰壁。王晓是一名职业院校毕业的中专生,前不久在应聘青岛一家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钳工时,却遭遇入职门槛。“人家无证不要。”王晓说,虽然待遇优厚还缴纳五险一金,但要求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而自己在职业学校毕业只发了学历证书,没有职业资格证书。

(2)技工学校只发职业资格证书,不发学历证书的办学模式难以为继。

潍坊技师学院成立多年来,已培养输送各类技能型人才10万多人,成为潍坊市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学生和家长对学院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家长越来越看重文凭,很多家长送孩子来上学时,都问是什么层次学历。”该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希明说,技工类学生在技校上3年,毕业后还是初中毕业学历,这种只发职业资格证书,不发学历证书的办学模式难以为继。

三、双证互通现状

1.双证互通的做法

在职业学校内,设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免除考前培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可作为理论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同样,试点技工学校的学生学籍、毕业信息报教育部门备案,经过考试合格,颁发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毕业时,还可参加全国高考。

2.存在的问题

(1)片面追求双证率,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2)职业标准尚未有机融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学校依据职业标准对课程体系所作的调整还不到位,教学内容尤其是专业教材不能涵盖职业标准的要求。

(3)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专兼职队伍的匮乏: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指导教师都是从非职业类本科院校毕业的,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大都用不上,而且普遍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实用型技能不强。他们在校工作期间没有机会到企业中去学习锻炼或知识更新,很难适应职业技术培训要求。部分考评员存在着素质不高、工作不力、考评不严等问题。

(4)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发与拓新的欠缺:“证”出多门(劳动、人事、行业部门、国外引进证书),无证可取,取证容易,取证困难的现象同时存在。各个不同的部门同时开发同类证书,致使内容重叠,造成资源浪费。

(5)监督与激励机制的滞后:学生参不参加考核或是否取得合格证书,对毕业、就业和相关待遇尚无配套的政策规定。

四、双证互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1.教什么——课程教材建设

课程设置是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教材是开展课程教学的载体,课程教材建设是双证互通的重要环节。双证互通要求的课程建设框架如下。

课程建设原则: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 。

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

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

课程建设方法: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

课程建设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怎样教——教学模式

目前职业教育中提倡的典型教学模式的有任务驱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导向、现代学徒制等,简要介绍其中的两种。

(1)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来自企业的真实任务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实施过程环节有: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2)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它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形式,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以上这些教学模式的设计有利于实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统一: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高职部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一体化的培养方案,梁晓峰、于志强、李黎明老师把上课地点放在了车间,在车间现场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真正实现了从做中学,从学中做,知行合一,深受学生的欢迎。

在《电工电子学》《材料的处理与应用》《形位公差与检测技术》《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电气控制》等课程开设过程中,综合利用学院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实验室、实训条件,与课程同步开出了实验、课内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对于校内不具备实习、实训条件的课程,如下学期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的课程《钣金与喷涂》,高职部积极联系华泰汽车,计划把课程开到华泰汽车的车间去,请厂家的技术人员承担该门课程的授课任务,把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3.谁来教——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

再好的设计离开了人的因素都是空谈,都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目前,职业教育师资普遍存在的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欠缺。普遍存在专业教师不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状态,不熟悉该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不明确本人承担课程在该专业、相关工种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现象。

(2)实践能力的不足。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指导教师都是从非职业类院校毕业的,就业时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实用型技能不强。在校工作期间没有机会到企业中去学习锻炼进行知识更新和完善,很难适应职业技术培训要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一是建立教师培养制度。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二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实践企业基地,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组织。

三是激励机制的建立:“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教研能力,又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平时工作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单位可以考虑在职称评聘、教科研经费保障,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学术交流等方面,健全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让专业教师们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乐意干。

4.教学效果怎么样——质量评价问题

可以借鉴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部分的指标。

(1)招生与录取专业知名度高。近5年第一志愿报录比居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前列,第一志愿录取率不低于80%,录取分数线居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前列。

(2)素质与就业质量。毕业生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0%以上,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发明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获得过省级(含)以上奖励,90%以上的毕业生在该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工作,起薪较高且较稳定。

(3)社会服务与社会声誉。能够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需要,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年培训人数不少于专业在校生人数,面向行业企业需要主动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于咨询项目,并取得实际效果;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假期或双休日)为行业企业和社区提供服务,咨询每人每年不少于40学时;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4)社会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率高,评价称职率不低于90%;专业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

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应继承发扬学院的注重实践、社会培训覆盖面广,与企业生产结合紧密的优势,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破解职业教育的瓶颈,研究落实双证互通,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

(作者单位:威海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标准职业资格互通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研究
面向VDC组网的VXLAN控制面互通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