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戏曲文学剧本阅读“三步走”

2016-11-19姜书明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元杂剧三步走戏曲

姜书明

中国古代戏曲文学剧本由元杂剧而南戏,而明清传奇,乃至于昆曲、花部(各种地方戏曲),一脉长流,绵延不绝。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从元杂剧到明清传奇,这些戏剧形式都是以剧作家为中心的(和后来的各种地方戏以演员为中心比较起来,有很大的不同),产生了诸如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孔尚任、洪升等伟大的剧作家,也流传下来了许多不朽的戏剧文学作品。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戏曲文学剧本不如古典诗词那样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诵易记;也不像古典小说那样有紧张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所以,青年人,尤其是中学生不太喜欢读古典戏曲剧本。其实我国的古典戏曲文学剧本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的。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中国古典名剧如《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的节选,中学生想逃避这个客观的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为了很好地理解教材,有条件的中学生可以找出这些剧本阅读,把课本中节选的部分放在整个剧本中加以分析、欣赏和研究,对于理解课文,扩大阅读视野,是大有裨益的,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我们中学生怎样才能很好地阅读和欣赏古典戏曲的文学剧本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古典戏曲剧本的一般体制。从剧本的容量来看,元杂剧一般都是四折一楔子,如《窦娥冤》《单刀会》《赵氏孤儿》都是如此。元杂剧剧本当中只有《西厢记》是一个例外,由于《西厢记》的故事容量大,情节也比较复杂,王实甫把它分为了五本,每本也是四折一楔子。而南戏和明清传奇的每个戏剧场次不称“折”,而称为“齣”(现在简写为“出”)。一般每个剧本都有五十出左右。如《牡丹亭》是五十二出,《琵琶记》是四十二出,《桃花扇》则是四十出。元杂剧往往由一个主角一唱到底,由旦角一唱到底的叫“旦本戏”,由末角一唱到底的叫“末本戏”。像这样的剧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唱词由哪个角色唱,宾白由哪一个角色说,还比较好确定。南戏和明清传奇往往可以由一个角色独唱,也可以由两个角色对唱,甚至于由几个角色联唱。因此我们在阅读剧本的时候,要根据每出戏开场的有关舞台说明,首先确定剧本中的有关角色究竟扮演剧中的什么身份的人物。元杂剧由于上场人物比较少,情节也比较简单,一般在上场时或通过上场诗,或通过舞台说明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如《窦娥冤》的开头就有舞台说明“卜儿蔡婆上”,后文中凡属点明“卜儿”的地方就都是指“蔡婆”,剧本中的人物语言(戏曲剧本中包括“唱”和“白”)和行动(戏曲中叫“科”或“介”)都与蔡婆有关。后来的明清传奇由于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在每出戏的开头都要对人物进行介绍。如《桃花扇》的〔却奁〕一出的开头的舞台说明就有“杂扮保儿掇马上”,直接点名了人物的身份和行动;有时还通过“自报家门”的方式交代人物,如侯方域在第一出〔听稗〕中出场,先使用了一首上场诗,然后自我介绍:“小生姓侯,名方域,表字朝宗,中州归德人也。”在第五出〔访翠〕中。侯方域一上场,又做自我介绍:“小生侯方域,书剑飘零,归家无日。”阅读时确定了人物的身份和扮演的角色,才不至于产生误解和弄不清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或人物与唱词、宾白之间关系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了解戏曲文学剧本的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最早的戏曲,如“诸宫调”属于讲唱文学的范畴,它产生于民间,活跃在市井乡村,因此它的语言比较接近当时当地的民间口语。但是语言总是发展变化的,古代的白话与我们当今的普通话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况且各个地方,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正如著名戏曲研究学者王季思先生所指出的,戏曲语言具有三个特点,那就是群众性、口头性和流动性。戏曲语言是通过演员的口传达出来的,它要面对观众,而观众的文化层次是参差不齐的,审美经验也是有层次的不同的。这些语言必须让妇孺能懂,因此戏曲剧本的语言必须具有群众性的特点。剧作家写作剧本不是纯粹把它当做阅读的“案头之曲”,而是要把它搬演到舞台之上,成为真正的“场上之曲”。为了让演员演出时能够上口,也为了让观众容易入耳,戏曲文学剧本的语言应该是口语化的。真正优秀的文学剧本的语言应该是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具有朗朗上口的口语特色。在戏曲盛行的时期,演出团体由此地到彼地演出,或者说某个剧本由这个团体或者那个团体演出,往往所使用的语言也是有差别的,更不用说不同剧种的演出了。这就是所谓戏曲语言的流动性。由于戏曲语言的这些特征,我们在阅读戏曲文学剧本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口语、方言,或者某个时代流行的特定的语言,这就给我们阅读剧本带来了不少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挑一些有学者注解的本子阅读,一般来说剧本中比较生僻难解的地方,注释者都有比较详尽的解释。在这个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借助一些工具书如《诗词曲语辞汇释》《金元戏曲方言考》《元剧俗语方言例释》等,弄懂弄通这些疑难点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再次,我们可以用文学的眼光来阅读戏曲文学剧本。我们初读剧本的时候,不妨先把它们当做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来阅读。古代的戏曲文学剧本表现的是一个或者若干个故事,这些故事就搭起了剧本的基本框架,这个特点与中国古典小说是一模一样的。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我们了解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气质风貌,为进一步阅读剧本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不妨将剧本中的每支曲子当做一首首精美的诗歌来阅读和欣赏。这些曲辞有韵律,有感情,有意象,有意境,是一首首优美动人的诗歌。像《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桃花扇》中的〔哀江南〕,这些优美的曲辞与李白、杜甫的优秀诗歌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入乎其内,钻研剧本中的字词句篇、语法修辞,其实我们更应该出乎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作家和作品产生的时代;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戏曲文学放在中国文化这个系统中来加以考察,或者通过和西方的戏剧的比较来了解我国古代戏曲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这样更利于我们建立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广阔的阅读视野。当然这个要求对一个中学生来说似乎太高了,但是如果把这个要求作为努力的目标,也未尝不可。

在阅读戏曲文学剧本的时候,还要多读读作者的题跋,当时人和后代学者,特别是当代学者对作品的分析评价,有条件的还可以读读有关专家的最新的研究文章。因为这个过程是阅读任何文学作品的时候都应该做到并且可以做到的,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作者通联:湖北监利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元杂剧三步走戏曲
论元杂剧的文学——以《单刀会》为例
磁州窑瓷枕上的元杂剧投影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英语世界元杂剧家地位的定量分析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