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距离说浅析古典芭蕾的审美理想

2016-11-19于文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芭蕾芭蕾舞天鹅

于文昕

芭蕾,以其无与伦比的曼妙与奢华,在全世界不分种族、不分宗教、无论性格、无论素养的人群中都产生了强大而又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本文中,我希望试将舞蹈心理学中“心里距离说”这一理论与古典芭蕾加以结合,分析古典芭蕾审美理想的变化规律。“心里距离说”是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罗提出和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美学理论,心理距离,不是指单纯的物理距离,而是指艺术形象即意象与具象或原型之间的心理距离,亦指审美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艺术高于生活的距离。这种距离听起来抽象,实质上十分简单,生活中的具体的、大家熟知的物体形象,只有经过了艺术家的艺术化处理,才能变成舞台上人人所憧憬所仰望的美的形象。而这处理的过程,其实就是拔高距离的过程,有了这个距离,才有了艺术美的产生,舞蹈艺术才由具体走向抽象,从生活中发现了美。

一、芭蕾:距离与抽象的结合体

芭蕾,从根追溯,就是“单纯为审美而生”的,“审美”不仅给了芭蕾诞生的理由,也规定了它超越现实、凌驾于生活之上、追求单纯审美的发展方式。芭蕾舞追求的美没有停留在模仿生活的本来面貌,而是与其他艺术异曲同工,实现了从现实生活到非现实理念的提升。芭蕾舞始终在追求着一种抽象性的审美概念,以“抽象”为手段对生活中的人或事物、规律或精神作一概括,这便是芭蕾理想审美的原则。正是因为存在如此抽象的审美理念,芭蕾可谓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最高于生活的艺术了”。

二、想象:心理距离的转换工具

一个是现实表象的具体原型,一个是舞蹈意象的升华和艺术化的处理,“想象”作为二者距离的转化工具,究竟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呢。让我们从一个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予以体会。我们知道,《天鹅湖》是芭蕾舞史上的经典之作和久经不衰的艺术珍品,而1877年,列津格尔首次把《天鹅湖》搬上了舞台,结果演出惨遭失败,但1894年,伊凡诺夫重新创作演出了《天鹅湖》第二幕,却引起了广泛的瞩目,1895年,彼季帕创作的《天鹅湖》全剧在彼得堡上演,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心理距离、心里空间和想象空间的理论观点出发来看,列津格尔创作的天鹅形象太过真实,背插双翅,双臂僵硬的上下挥舞,逼真的模仿着天鹅翅膀的拍动,结果却笨拙不堪,使之“插翅难飞”,原因就在于这个形象的真实,缺乏心理距离和想象空间;伊凡诺夫的创作改变了天鹅的外形,去掉了僵硬的翅膀,仅在天鹅的头顶、肩上和裙子上饰有象征性的羽毛,结果没有了翅膀的天鹅却能够飞翔。因为这只“天鹅”摆脱了具体的、真实的形象,有了想象空间,产生了舞蹈的艺术美感;彼季帕在形象上更进一步,仅在裙子和头饰上保有一点羽毛作为暗示、点缀和象征,在动作上也不拘泥于与真实天鹅的酷似,而是运用蜻蜓点水似的窥视、轻盈的小跳和急促的小碎步等等动作——在想象的心理空间里创造出了虚无的非真实的和与现实天鹅表象具有舞蹈意象。由此可见,在处理芭蕾舞具象与意象之间,想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距离两端的审美游荡

古典芭蕾也是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在它的这种“绝对理性”、“抽象审美”的追求中,也经过了诸多变革,在此我想运用舞蹈心理学中“心理距离说”的理论规律简单分析芭蕾舞史中几次重大的改革现象。芭蕾的审美理想不断的在“具象”与“意象”两者之间游荡。具体来说,就是一段时间追求现实性,而另一段时间又开始了对于抽象性的回归,这种回归周而复始透露出芭蕾审美理想的端倪。在这我总结了三次具有代表性的改革,第一次是乔治·诺威尔的情节芭蕾,他说:“诗歌、绘画和舞蹈都是对美妙自然界的忠实模仿。但他也指不出不能盲目的复制自然,而是应该斧正自然。应该说,诺威尔的价值是将情节与舞蹈统一起来,去给予舞蹈以某种表情和目的。他的理论中过分注视哑剧成分,忽视了舞蹈形式美的本体。第二次是浪漫主义的改革,十八、十九世纪,新一代艺术家倾向于内在感情,寻求内在表现,于是浪漫主义从古典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浪漫主义其本质,是一种对理想化、艺术化、抽象化的回归,于是现实与理想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成为这一时期舞剧主题。第三次改革是戈尔斯基在当时情境之下对舞蹈现实性的改革,作为表现剧情的主要手段,他更多使用的是哑剧,而不是舞蹈。他的改革改变了传统舞剧结构松散、千篇一律、舞蹈游离于情节之外的弊病,加强了逻辑性、历史民族的特色,但他的舞蹈中舞蹈匮乏,生活场面居多。由此可见芭蕾艺术的发展始终在真实与想象之间徘徊游荡,再把具象与意象的距离间寻求芭蕾的审美理想。

了解了芭蕾艺术的审美困惑,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这些现象呢?我认为,从客观上来讲任何艺术都存在着“艺术高于生活”的现象,这既是艺术之美所在,同时有夸张、扭曲的危险地带。芭蕾史所经历的变革,是一种艺术的拱形,古典芭蕾在距离中的探索不仅是对芭蕾艺术的贡献,也是对整个艺术界的思考。古典芭蕾的这种坚持理性审美原则,追求抽象形式美的纯粹审美理想,却仍无法摆脱现实生活的影响的辩证规律,启发着我们芭蕾舞蹈工作者进一步权衡、掌握如何在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之间寻求最合理的“抽象分寸”。

猜你喜欢

芭蕾芭蕾舞天鹅
海滩芭蕾
春天的芭蕾
家中的芭蕾舞学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一张图看天鹅奖
跳芭蕾舞
“热跑”天鹅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小叶子跳芭蕾
天鹅
优雅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