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

2016-11-19莫振冯海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子女儿童

莫振 冯海云

【摘 要】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童”。儿童约有5800万人。由于种种原因,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在教育上逐渐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学习成绩令人担忧

在一项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中,抽取100名留守儿童作为样本,结果显示其中46%的学习成绩较差,41%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3%的学习成绩优秀。在农村,教育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读书无用论,很多人认为读书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而出去打工还能挣很多钱。另一种是认为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感。

2.留守儿童异常的个性心理发育特征

学生正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小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久而久之,给子女的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更加突出。因此,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是摧残留守儿童的“重磅炸弹”。在个性特征上,留守儿童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不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

3.留守儿童犯罪与越轨现象严重

留守者,即表示他们孤独的滞留于农村,当城市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邀宠的时候,他们却只能冷对落日余晖,寂寞门庭;儿童者,即表示他们心智未成熟,最需要亲情的庇护,社会的关爱。留守儿童相约自杀,其实并不偶然。一份来自广东三大监狱的调查显示,八成犯罪是在幼年时留守农村无人看管。换言之,他们年少时曾是留守儿童

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使得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现象很严重,这些孩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参与社会小青年团体,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甚至被拐卖。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的、不良的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成年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

儿童的社会生活知识、道德规范,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一个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也首先与家庭有关。其一是祖辈觉得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十分心疼,因此对孩子过分溺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其二是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任何帮助。祖辈在精神和体力上都处于衰老的过程中,对孩子的管教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在教育方式上,他们很难和孩子畅通的交流,儿童的沟通障碍对其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寄住在其他亲戚家的孩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就更加不利。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感觉总是寄人篱下,也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而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平常一般是通过电话或书信两种形式,而电话的快捷成了亲子间沟通与联系之首选。但大多数父母至少半个月才给孩子一个电话,少数是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来个电话问问成绩了事,儿童行为得到密切的注视,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互动频率低的特点,从而造成亲子之间的交往几乎成了一种监管情感的缺失。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如果说家庭里的社会化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实现的,那么学校中的社会化则强调专门的学习,带有半强制性。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

3.留守儿童的存在三大现实命题

一是,农民工子弟在城市受教育的困境。农民工子弟在城市读书太难,程序繁琐,手续复杂,无尽的白眼,冷漠的拒绝,还有令人不堪的隐形收费。二是,城乡二元体制未获根本松动的困境。有学者认为,要减少留守儿童,根本之道在于,要为长期稳定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提供进入城市户籍的机会,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建议和对策

1.搞好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抚养孩子、教育孩子、管理孩子是为人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专家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分占70%以上,有时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既然如此,外出务工的父母切莫忽视对孩子的教育。一是沟通时间的分配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或者至少半个月要能交流一次。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可以一个学期中间回来一次.二是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三是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如果父母经常与子女以书信交往,子女就可以把父母作为一种倾诉的对象,而电话由于价格昂贵而不具备这方面的功能。另外,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在外出前主动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

2.抓好留守子女的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实施单位,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针对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可以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也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

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对此类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这些留守生抚养者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知道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学校还与学生所在的村委会联系,让村干部和社会各界参与教育留守子女。学校通过建立留守生档案,使外出打工的父母打工教子两不误。老师、学生和家长经常沟通,学生的表现得到了有效教育和监管,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留守学生们同样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这种办法有效地起到了教育管理好这类学生的目的。

3.关注、鼓励和帮助留守儿童

首先,任课教师必须对这些留守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其次,应多多关注这些留守子女的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地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再次,对这些留守子女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对这些孩子学习内在的监督和动力。老师应经常与这些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联系和交流,以便共同及时地解决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总之,老师的爱是抚慰这些留守孩子最好的良药。

4.农村应加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力度

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项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应该严格依法办事,以有效的措施督促农民工及其委托的子女监护人从守法的高度,正确处理好外出务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把留守儿童的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留守子女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配合。各种媒体、企事业单位和组织、个人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对此作出努力。尤其是家庭、学校、农村社区应紧密配合,齐抓齐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子女”的浓厚氛围,真正为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

猜你喜欢

社会化子女儿童
Tomb-sweeping Day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教育子女陋习
“六·一”——我们过年啦!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