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6-11-19曹勇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德育课中职院校优化策略

曹勇生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学生不喜欢上德育课,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课本理论与现实脱节,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差,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对此现象,教师应在激发学生兴趣、想方设法促使学生在课堂“动”起来等方面加以改变。

【关键词】中职院校;德育课;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功底不是很好,导致学生得的学习主动能力差,学生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等问题。其根本原因一是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教育方式的枯燥。三是教学内容的乏味。以上三点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德育课程的发展。

一、中职院校德育课程的现状

1.教学方式乏味

在中职院校进行德育课程过程中,采用的往往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方式,然而由于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复杂,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与之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德育课程会很难进行,使学生对德育课程产生厌烦心里。

2.学生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中职院校中,学生往往注重的是技能的培养,而思想道德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了在进行德育课程时,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而学生在台下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种情况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中职德育教育变得可有可无[1]。

3.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不高

在中职院校课程标准中规定德育课程作为中职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中职院校还是招工单位都对德育教育不重视,在进行人员的选拔时,只注重人员的工作能力,而忽视了人员的思想道德能力。所以,虽然国家要求中职院校德育课程加强,但是由于社会实际情况的需求,导致德育课程的质量得不到加强。

二、优化中职德育教学的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知识单向流动,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德育理论课教学枯燥乏味,效果不佳。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选择讨论的案例要学生有兴趣、尽量贴近学生职业。能较好地摆正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其在德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真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课堂效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采用教学一定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教学互动、师生合作的双向效应。

(1)教师要关爱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良好,才喜欢上这个教师的课,才相信教师讲的道理,对教师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厌烦的心里,就不会对德育课程产生兴趣,甚至扰乱课堂的进行秩序。同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充满信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回答的正确,给予赞扬;回答的错误,给予改正[2]。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使学生亲其师,能信其道。

(2)教师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在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进行时,教师一位的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照本宣读,脱离实际,那样就是使课堂乏味无趣。德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内心充满阳光,这就要求教师在有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大量的德育专业知识。作为一个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在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由于德育教育往往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就需要教师关注每天的新闻要事,从中寻找出对学生德育课程教育有利的内容,才能使德育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科技型人才。由于学生讨厌理论教学,但对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内容比较关注,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在进行德育课程时可以对热点新闻进行探讨,加强了学生在课堂的中注意力,使学生对课程产生了兴趣[3]。

(3)使用具有专业特色的德育课教材,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选择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教师就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性对德育教学进行创新,让德育课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德育课程充满兴趣,这样就可以把德育教学落到实处,加强了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的发展。

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在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进行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生从来不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上课时,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而学生在下面或说或睡,他们对自己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认识不足,不积极参与教学。在进行德育课程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加强其进行德育教育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同等共处,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对学生尽可能的鼓励,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活动的参与。一般说,在德育课中主张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占整节课的三分之二,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得到提高[4]。

4.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

(1)活用评价方法,激活思维。在德育教学中,教师渐渐的发现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在课堂中踊跃的发言。但是积极的评价不是盲目的对学生所有错误的肯定,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令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减弱。只有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才能有效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2)扩大教学空间,推动教学实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室作为传播知识的环境,其空间的过于狭窄影响了师生思维的开发,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中职院校德育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教育教学空间进行有效的扩大,打破课堂教学的空间限制,使教学手段与内容更加的丰富。

5.改革考评方式,注重教学实效

中职院校考察学生德育的主要方式往往是进行笔试方法进行考察的,这样考察的结果往往只能考察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不能准确的评估出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情况,降低了德育课的时效性。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对其日常的表现做出准确的评估,评价了学生掌握的德育理论知识,而不能评价其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等都能表现出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因此,对学生的考评不应该只考理论,而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地综合考评,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应用能力、感性认识的测评,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平时表现为基础,考试成绩为根据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有序的发展。

三、总结

我国中职德育教育现阶段发展中的问题要抓住根本原因,从教师与学生方面入手,加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评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加强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使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蕾.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行为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S3):136.

[2]詹敏玲,龙欢.“活动——发展”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的构建[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07,08(12):5.

[3]刘娟.浅议中职市场营销教学效果的优化策略[J].职业,2013,01(17):135.

[4]周裕梅.行动导向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05(03):60.

猜你喜欢

德育课中职院校优化策略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