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思考

2016-11-19汪光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主体文本

汪光莲

教育是一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事业。因为教育有责任超越现实,引领社会进步和人类前进;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人住人类的精神家园,参与一场陶冶人性和人格的文化传递,变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理念彰显的教育的精神实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能得到充分体现——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

研究开展初中语文主体阅读教学要有大视野、大语文教育观,对初中语文主体阅读教学既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也要有个性化的见解。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初中语文主体阅读教学的研究开展谈几点思考。

一、学生——阅读的主体

阅读教学过程是阅读实践的过程,谁进行阅读实践?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语文课堂阅读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进行的阅读实践,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却忽略了这一点,通常是以演讲的方式把教师作为中心,或采用谈话的方法“请君人瓮”、“牵着学生鼻子走”,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接经验,来重构文本的具体化形态。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的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不同阅读主体之间由于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导致对同一文本的心理活动、解决状态会不同,甚至差别很大。因此,研究开展初中语文主体阅读教学,首先要确定“学生必须成为阅读的主体”这一观念。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呢?

第一,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主动权。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问,这有利于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展开,加深理解和体验,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阅读的时间、方式以学生管理、选择为主,辅之以教师有意识的阅读指导,不能因为完成教学内容而压缩学生阅读时间。其次,学生是阅读的实践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文本言语同已有知识经验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能借助自己积累的相似经验去解读文本内容。而不能越俎代庖。

第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自主探究阅读。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既是对文本的同构解读,更是带有批判性的异构解读。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二、三维目标——阅读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初中语文主体阅读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在不断的转化和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呢?

首先,要将三维目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落实到初中语文主体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学段或时段,结合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适应现代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网络或系统”的特点,让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施策略,选择恰当的突破口。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情境、诱发认知冲突、丰富内心体验、鼓励个性化交流,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合理的教学策略、灵活的教学方法、适当的教育契机,能使三维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再次,评价三维目标的达成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主体意识有重要作用。对“知识与能力”可以量化评价,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可以用观察和访谈的方法来判断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师要学会“察言观色,心理访谈”,强化学生在阅读中体现出来的主体意识。

三、多元解读——体现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初中语文主体阅读教学倡导“多元解读”。怎样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语文素养呢?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和思想的解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一方面要建构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倾听,分辨对错,分辨认知水平的高低,觉察出见解的独到与新颖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争鸣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多元解读”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标准导向的辩证关系。“多元解读”不等于“多元价值观”“多元标准”,如果不进行正确引导,脱离文本原本的意义,就会给学生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也会使教学陷入混乱无次序状态。在教学中,可采用先放后引、先求异后求同的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使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赖莉.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与培养[J].科教文汇,2008,02:35-36.

[2]夏长国.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语文阅读能力[J].教育艺术,2008,11:67-68.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主体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何谓“主体间性”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