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骑兵

2016-11-19李少平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骑兵守则马儿

李少平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江海回荡。

山寂寂,水殇殇,纵横奔突显锋芒。

精彩的抓捕

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一颗信号弹突然划过湛蓝的天空,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不一会儿,只见二十几名骑兵骑着骏马奋力追赶一伙“武装越境分子”而来。“哒哒哒”,鬃毛飞扬,蹄下生风,很快骑兵们距离目标只有150米了。这时,负责掩护的两组骑兵跃身下马,指挥战马迅速侧身卧倒,伏地进行掩护,而突击分队的骑兵则一边加速冲锋,一边在马背上举枪射击,“武装分子”瞬间丧失了抵抗力。

咦,这是在拍电影吗?当然不是,刚刚精彩的这一幕是内蒙古骑兵二营的士兵们在进行作战演习呢!

最后的骑兵部队

说起骑兵,大家一定不陌生,“重返古战场”栏目中就有好多关于他们的战争故事。这个古老的兵种是咱们解放军组建时最早成立的几个兵种之一,鼎盛时期曾拥有12个骑兵师,在早些年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不过,随着战场大环境的改变,骑兵渐渐被一支支机械化部队取代,到现在全军只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虽说已经不属于作战部队,但骑兵战士们却不想只当个“文物”“摆设”,高难度的骑乘训练他们一天都没有落下过。

荣誉的传承

美国曾在开国时组建了一支名叫“第1骑兵师”的骑兵部队,该部队作战时总是冲锋在前,也从未打过败仗,被美军看作永远的骄傲。现在,虽说骑兵已经被淘汰,但“第1骑兵师”的番号却被保留了下来。

最亲密的“战友”

来到骑兵营的新兵们,基本都没接触过马,更别说骑马了。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大家都得从马夫的工作做起,也就是老骑兵口中常说的“拍好马屁”。

“拍马屁”守则一:有耐心。喂马虽说简单,但却耗时耗力。马的消化功能不好,吃东西得细嚼慢咽,因此每次开饭,骑兵在马槽边一守就得两三个小时,一点点加料,直到马儿吃饱吃好。

“拍马屁”守则二:不怕苦不怕脏。要想马儿长得壮长得好,卫生环境一定不能差。当了骑兵就得每天打扫马厩、清理马粪,还得定期为马儿洗澡刷毛,想偷懒?马儿可不会饶了你。

“拍马屁”守则三:真诚相待。和马儿相处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绝对是种又聪明又通人性的动物。除了悉心照顾外,骑兵还得真心地把马儿当成自己的朋友,没事聊聊天,尽快建立感情。如果在聊天时马儿会低声地嘶鸣,那说明它已经将对方当成了朋友,嘶鸣就是它的回应呢!

摔出来的骑兵

和马建立了友谊,接下来就该并肩作战了。马上站立、马上倒立、乘马越障、马上平地拾物、马上斩劈……所有这些动作,都要在疾驰的骏马上完成,稍不注意就会受伤住院。真的是当骑兵有风险,挑战需谨慎啊!

不过,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骑兵们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训练方法,那就是“先平地、再墙头、最后马上”,解释一下就是先在平地上练习动作,再骑到一米三左右高的墙头上体验在马背上的感觉,学会寻找重心平衡身体,最后再正式上马训练。如此一来,循序渐进,受伤的概率就小多了。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敢保证上了马训练不会摔下来。怕摔成不了骑兵,骑乘本领全凭士兵们的一身虎气才能练成。

骑兵的价值

内蒙古骑兵二营的士兵们上马练骑兵,下了马,平常步兵的训练科目,他们也都练得杠杠的。在20多万平方千米的锡林郭勒大草原,1100多千米的边防线上,车辆的机动性易受复杂地形和不良天气的影响,这时他们总能临危受命,圆满地完成支援边防作战、抢险救灾等任务。

时至今日,虽然机械化部队已经成为了战场的主力军,但在一些特殊的环境和复杂多变的战场局势中,说不定还少不了骑兵的一席之地,不然,怎么还会有美军骑驴参战呢?(详情请看本期“军迷百宝箱2.0”!)

猜你喜欢

骑兵守则马儿
现代人守则:昏死之前请把手机格式化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By Robert McNamara
骑兵之败
看!马儿在说话
花花世界
骑兵与绿手(大家拍世界)
风景
路遥知马力
做好祖父母的九条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