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休闲文化建设述论

2016-11-19孙天胜

中国名城 2016年4期
关键词:徐州城市化

孙天胜

摘 要: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多少年来我们都相对忽略了休闲文化的建设。财政收入不够充裕固然是原因之一,而观念的落后乃是最为重要的。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城市的休闲文化设施无疑成为相当重要的一个指标。徐州市在逐步还清历史欠账之后,近年正努力致力于城市休闲文化建设,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大批休闲文化设施应运而生,为二百万市区居民和外来旅游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环境。既装点了这个有名的兵家必争之地,使之成为我国北方大中城市中的佼佼者,又为淮海经济区周边城市做出了表率。

关键词:城市化;休闲文化;徐州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we have comparatively negl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recreational culture for many years. Though the insufficiency of fiscal revenue is among the reasons, the outdated conception is actually of more import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 facilities for urban recreational culture undoubtedly become a pretty important index. After paying off historical debt gradually, Xuzhou has been striv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ecreational culture,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Lots of facilities for recreational culture have been installed and provided a favorable recreational environment for 2 million residents and incoming tourists. Such facilities not only decorates the famous city of great military importance and makes it become the best of large and medium sized cities of north China, but also makes an example for surrounding cities in Huaihai Economic Zone.

Key words:urbanization ; recreational culture ; Xuzhou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4- 67(5)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多少年来我们都相对忽略了休闲文化的建设,致使满足市民的衣食住行、学习、就医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旋律,成为城市管理者主要的工作内容。究其原因,地方财政收入的不足固然是限制因素之一,而主政者观念的落后和对现代城市理解的不周全乃是最根本的原因。今天,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城市的休闲文化建设情况无疑成为现代城市评价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指标”。

徐州虽然地处苏北,在江苏处于不够发达的城市行列,但近十年来,在逐步还清最基本的历史欠账之后,正努力致力于城市休闲文化建设,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图书馆、艺术馆、音乐厅、美术馆、体育馆、云龙公园、彭祖园、东坡广场、黄河故道公园等一大批休闲文化设施应运而生,为二百万市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环境,也向大批外来游客展示了徐州文化多彩多姿的风貌。既装点了这个国内外有名的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使之成为我国北方大中城市中文化建设的佼佼者,又为苏鲁豫皖接壤的淮海经济区周边城市做出了表率。在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中国最宜人居的城市排行榜单上,徐州赫然居于第十九位,让众多发达城市瞠目。

站在全国看问题,“美丽中国”不是一句空话,没有千万个“美丽城市”,“美丽中国”肯定是一句空话。而休闲文化建设无疑为美丽城市添加了多彩的一笔。

1 休闲文化建设缺失导致城市病

城市是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将不同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无形的生活结盟,人们的生活都以他人提供的物品和服务为继,同时又都为他人提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人们相互依赖,相互支撑,是城市让人们的商品交易变得更为高效、快捷。在这个组织复杂的无形结盟中,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方便、舒适,所以千百年来,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消失的文明还是香火尚续的文明,城市都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近几十年来,国内城市休闲文化建设相对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病。

1.1 城市病的表现

这几十年来,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城市病了,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个有病的城市之中,城市病一直与城市化的步伐相伴随,现在正日益困扰着我们这个时代。

人类在城市化这趟快速列车上已经旅行了很久,只是人们无暇驻足停留,使秀美河山胜景尽付东流。城市化只会带给我们方便和舒适吗?城市化的未来蓝图到底是什么摸样?城市规模的尽头远在何方?今日中国搭上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快速列车,开启了中国式城市化的高速列车,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才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几乎无处不动土、无处不施工,高楼林立,街道繁华,城市化的成果屡见不鲜。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取得了最大的辉煌,但同时,我们也用最短的时间积累了最多的问题。城市化一面在友善地向我们微笑,一面又在无情地给我们惩罚。城市已经不再像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所说的那样,“让生活更美好”,反而在许多方面,是让生活变得更加糟糕。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进程。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即“城市问题”(或称“城市病”)。即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现在的城市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城市器官功能的修复和更新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口的膨胀速度,城市显得体弱多病,力不从心。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1978年城镇人口是17245万人,占当年总人口的17.92%,2012年年末城镇人口是7118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52.6%。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城镇人口比重增加了近3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城市原有的功能、规模也要修复、更新,要增加原有容纳能力的三分之一,这需要城市规划要有超前的预期,使建设与发展适应这一城市膨胀势头。但是,中国的人口膨胀速度和城市化速度都是城市规划者们始料未及的,可以说城市的准备不足,所以才涌现出了现在的住房紧俏、教育与医疗资源配备不均衡、交通拥堵、地皮稀缺等顽疾。

1.2 城市病蔓延的原因分析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是一种追求和看重精神生活的生命体。城市的病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深层次的精神疾患。

1.2.1 人类自身追求的异化

城市化让我们生活的品味不断提升,人们不断追逐时尚,如衣服的淘汰速度过高造成大量原材料的浪费,又间接加重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废弃的掺杂了化学材料的衣物成为环境的污染源,人对虚荣心的某种虚幻的追逐,成为生活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源。

城市化带来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食品隐患、就业压力大等问题,让我们的精神承受巨大的压力,心情犹如过山车,一惊一乍,情绪犹如钟摆,时左时右,情感方面问题多多,同事之间关系难处,亲朋之间矛盾难调。其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我们对自我的过度看重,在于我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斤斤计较。因此说到底,城市没病,是人病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尤其是掌控城市发展方向的人病了。因为我们把太多背离人的本质属性的梦想和期许,诸如财富、成就、荣耀、辉煌……与城市联系在了一起。

1.2.2 城市管理者的急功近利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决策者的主观意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每个领导都想在自己的任期内使城市面貌越来越现代化,上级政府评价一个官员是否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其为城市做了怎样的改观,尤其是表面视觉上的变化。于是,城市决策者极力去做表面文章也就不足为怪了。比如在城市建设上盲目跟风导致的千城一面就与此有关。

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推出旅游项目“锦绣中华”,于是,雷同的项目纷纷上马,结果昙花一现,绝大多数中途夭折或最终倒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仿古一条街”风行全国,假古董盛行,扭曲传统与地方文化,至今留存有限。20世纪80年代后期,模仿美国硅谷开发模式,许多城市的高新技术园区均以“谷”命名。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场风”几乎刮遍全国,有不少中小城市不切实际地建大广场,大而空,大而无当。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大学城风”遍及南北,互相攀比,唯恐落后。遗憾的是,这样的跟风至今也没有消停的迹象。

在中国城市建设中,有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那就是一届政府一套方案,一届任领导一批形象工程。我们生活的城市总是被一系列数据来界定:城市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招商引资额、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支撑着城市的形象,这样的界定从根本上将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割裂开来,而忽视了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有生命力的系统,市民要过的是有文化的生活。

1.2.3 大众参与的严重缺失

城市是谁的?毫无疑问,是居住于其中的市民的。可在城市项目建设和涉及城市发展方向的大事上,市民又有多少发言权?有几个领导征求了市民的意见?因此,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问题上,长久以来形成了大众参与的严重缺失。

当然,有的领导会认为“众口难调”。但这绝不应该成为对市民参政权力包办代替的理由。只要你的决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一任领导在任不过数年,市民却要在此繁衍生息,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错误的决策在城市里遗患无穷。

1.2.4 知识精英的异常缺位

在城市化的舞台上,经济、规划、建筑、艺术、文化等专业人员无疑应该是形成城市价值和城市标准的重要参与者,然而,体制的约束,沟通和整合的缺乏,使他们的专业价值不断折减。

每一个城市都有多行业的专业人员,他们从自己的行业和职业出发,对城市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这些知识精英的意见在城市发展的决策中能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采纳,我们的城市问题应当会减少许多。相对于忙碌的大众而言,专业技术人员受过较高等的教育,他们专业工作或多或少地都牵扯到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他们在本职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了城市的发展前途和方向。且不说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交通、建筑、城规、园林等等专业人士,就是音乐、美术、哲学、文学、历史等等人文科学的人士,也都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军。可是,在现实中,这些人士的意见在城市发展大计的定夺上又占多大的砝码呢?一般来说,城市的管理者无疑是社会的精英,但他们不可能是每一学科的精英。管理一个城市几乎需要人类所有门类的知识和智慧,仅仅凭几个领导人的谋划又怎么能建设出理想的城市呢?

2 休闲文化建设是治疗城市病的一剂良方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样一个非数量化的标准竟让如今的许多城市难以达到。尽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诗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标准,但从大众舆论所反应的对城市的诸多批评可以看出,能让人有诗意感的城市实在太少了。人们抱怨的心情,无疑也是对城市诗意化的一种深情的期盼。

城市能否成为诗意的生活环境,文化是主要的因素。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在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支撑和决定着城市发展的进程,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换个角度来说,城市发展的最终任务其实就是城市文化的提升。因为城市不仅是储存人类文明智慧的容器,也是不断创造前进的动力源泉。所以,未来的城市发展,也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创造使人类能健康而又诗意地生存的舒适的人居环境;使人类能和平共处的社会环境;使人类能做出更伟大发明创造的科学环境。

2.1 文化景观是城市休闲文化建设的要素

城市景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大地上的投影。城市景观表达的是人类最深层次的情感,展示的是自然与人类社会最精彩的瞬间。一座城市是否休闲,环境是否优美是决定性因素。城市环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文化遗产保护、建筑与环境协调等诸多方面。在这当中,文化景观是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鲜明要素。

2.2 地域文化是休闲文化建设的创作源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更多地体现在人文、历史、精神追求等较深的层面。因此,充分了解本土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营造既符合全球化潮流、又具有本土自然和文化特色的景观作品,是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发展的方向。[1]

广义地讲,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部成果。这些成果在历史中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地域文化是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特色营建的重要创作源泉。城市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复杂的有机体,城市的生命有赖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任何城市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即使新兴城市也不会完全脱离原有村落的基础。城市历史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资源,这些在城市结构、功能布局、居住形态和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显而易见的有所反映。所以城市的景观环境设计要考虑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2]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水土、气候、技术、经济及民间艺术的诸多差异,构成了每一个地域的城市特色的根基。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里,不同地段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建设地段内的地形、地貌、地物、地段周围的人工或自然事物,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特色的自然景观,在景观特色的营建方面有相当作用,在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时要人为地强化这一特征。如同一座城市不同住区景观环境的创造,不仅要研究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当时当地的气候、民风、民俗及生活习惯,还要研究不同住区所在地段的自然特征与周围环境特点,以及居民行为模式与价值取向。

在城市的休闲文化建设中,如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城市,就必须有自己的“地标”,如北京有天安门、故宫、天坛;南京有中山陵、明城墙;杭州有六和塔、灵隐寺;上海有外滩万国建筑楼宇;天津有近代外国小楼等。[3]

2.3 休闲文化建设通过景观展现城市特点

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独具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空间,在世界城市景观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人们通过城市的特色来了解一个城市,把握它独特的文化底蕴。特色最直接地反映在城市的景观及建筑空间之中。城市中的自然山水、道路、公园、广场、街旁绿地、建筑及小品等,以景观语言讲述着自己沉淀的历史岁月、辉煌的传统文化及独特的地域风韵。[4]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以一种不懈的努力来改造自己生活的环境,包括建设城市文明。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城市的理解和希望也不同,这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理想城市的提案,参与这些提案的有哲学家,也有政治家和建筑学家,甚至还有诗人。理想城市虽然只是一种憧憬一种构思,但它好比服装模特的表演,是展示未来的潮流。

2.4 休闲文化建设必须考虑游人的诉求

在旅游业大发展的今天,城市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宜游”的问题。现在的城市管理者、规划者和建设者们,在管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的时候常常还是旧脑筋、老思路,只考虑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而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有的城市简直可以说是成群结队、蜂拥而至)置诸脑后,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大突出问题。但许多城市管理者和城市规划专家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旧照老葫芦画瓢。

城市当然是住人的,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把市民的利益顶在头上当然没错,谁不希望我们的市长天天都在关心我们的起居?但是城市发展就不需要“与时俱进”了么?城市的功能在近代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现代旅游业迅猛发展,城市的旅游功能已经到了不能再被忽略的时候,你还在仅仅考虑市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行得通吗?旅游者虽然到此是“一游”,是“旅居”,但他一样也要吃,也要住,也要行,尤其与市民有着较大差异的是,他们更要游,更要购,更要娱,你不给他提供更方便舒适的食、住、行、游、购、娱的外部与内部环境,如何能行?再换个角度讲,旅游者是“客”,是“朋”,他们回去宣传的还是我们的城市形象,影响的还是我们城市的知名度。从这样一个意义上来看问题,现在和以后的城市规划,应当有旅游规划工作者的参与。而现在的情况却反过来,我们国家的许多旅游规划却是由城市规划工作者来做,结果一看就是个城市规划的模样。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对许多城市来说,如何通过规划让城市吸引更多的游人,是摆在地方领导眼前十分迫切的一个问题。

2.5 休闲文化建设应牢记城市的开放品性

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群组成的。由于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活方式的差异和文化习俗的碰触,城市给多元文化提供了生长的空间。现代城市在建构起实体空间的同时,也具备了开放的虚拟空间,每一种文化都可以在这样的空间中形成精神产品,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城市开放的品性,对于多元文化的矛盾与冲突,总是以包容的胸襟,推动着冲击与碰触的融合。在这当中,人们特别关注每一座城市的历史,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使城市之“脸”与“魂”与众不同。没有一个城市的居民愿意生活在无识别、模式化、“失忆”的长着千篇一律的城市之“脸”与丢失了历史遗存与城市之“魂”的“水泥森林”中[5]。

3 徐州市休闲文化建设

徐州位于苏北,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东陇海线核心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江苏省的“北大门”。作为华东地区的门户城市,现为华东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徐州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23位,超过济南、西安、哈尔滨、长春、郑州、合肥、福州等省会城市,是中国最具潜力的二线城市之一。

3.1 城市休闲文化建设早有意识

早在2002年,市政协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徐州城市建设文化品位的建议案”。委员们认为,徐州市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已从以往主要解决居民住宅困难问题,逐步转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建设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问题。徐州“城建文化”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徐州区域文化个性的定位需要进一步论证。二是云龙山水整体风貌已被蚕食。三是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却名人无馆。四是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少而小。

3.2 大手笔的休闲文化建设精彩叠现

近年来,徐州市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正从“文化大市”迈向“文化强市”。文化,让徐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了活力。

淮海经济区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龟山博物馆区、“创意68”文化创意产业园、老东门时尚街区、中华老字号街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徐州动漫影视基地等文化产业集聚区都已建成。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科、教、文、体设施建设力度,正在实施奥体中心建设、革命历史陈列馆、动漫文化产业园、青少年教育基地、双拥馆等多项工程。

除了已经开馆迎客的艺术馆、音乐厅外,徐州还加快推进中山堂改造扩建工程、徐州博物馆“四位一体”工程、欢乐谷国际演艺中心与淮海文博园等工程的建设。配之以星美影院、银都影院等,徐州市民15分钟文化圈已经形成。

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是包括电影院等文化休闲、健身娱乐场所以及配套绿地等基础设施,占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徐州文化产业园占地400亩,由彭祖楼等20幢仿汉建筑组成,分为戏曲生产及教育、时尚休闲、文化创意、汉文化主题餐饮、书画艺术交流、图书发行等六个功能区。这些休闲文化设施的陆续建成,将使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城市。

3.3 应在继承优秀历史遗产中建设现代休闲文化

城市的发展不能割舍历史,在城市化过程中,每个有特色的城市保护都要传承价值,讲述传统,延续历史,让历史文化精神渗透整个城市的街巷肌理。[6]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600多年的历史留给徐州丰厚的文化遗产。但近年的休闲文化建设项目大多偏重于现代性,而于徐州所固有的文化元素如彭祖文化、东坡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少有倚重。从建筑风格到建筑形式,从展示的形式到展览的内容,都是如此。这固然与设计人员的文化素养有关,但归根结底,是城市管理者在对休闲文化设施的理解上看轻了历史的继承,在对现代化的追求上忽略了对文化血脉的延续,相关部门亟需引起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峻峰.城市景观形象设计的地域性特征浅议.艺术与设计[J].2007,(2):77-78.

[2]王丽,姜长征.地域文化与城市住区特色景观环境的营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6):755-758.

[3][6]葛承雍.历史名城发展需要不朽文化景观.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7):110-114.

[4]张晓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特色.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2006,(4):83-84.

[5]王国荣.城市的“脸”与“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2-5.

责任编辑:蒋亚林

猜你喜欢

徐州城市化
疫散待春回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刘备与徐州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