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016-11-19陈益飞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高职生

陈益飞

摘 要: 当下,高职院校存在学生参赛热情不高,第二课堂缺乏职业技能竞赛氛围,实训设备无法适应职业技能竞赛要求,竞赛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仅注重应试式培训等问题。文章指出,高职院校组建“拔尖人才”团队,营造职业技能竞赛文化氛围,将职业技能竞赛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组织校级职业技能竞赛,健全职业技能竞赛的体制机制等措施,改变职业技能竞赛现状,能提升高职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专业核心竞争力;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4-0004-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专题规划》(2010-2020年)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作为重点……开展职业技能竞赛”[1]。高职院校通过不断投入与改革来提高自身的办学实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整体专业水平,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规模变大,生源数量急剧下降,生源质量亦无法与六年前相比。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与职业素养?如何检验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竞赛无疑成为首选,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对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有着深远意义。

一、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都斯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概念,公司企业或者特定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2]。

所谓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学生在高职院校中能够学好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与应用专业技能,拥有良好的个人素质与职业素养,能够与相应生产企业岗位做到无缝对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人才辈出,人们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而社会实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增加,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难提供就业机会。每年都有众多大学生就业,面对“僧多粥少”的状况,谁能笑到最后,就看哪些大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熟练应用专业技能,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方能培养出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社会的大浪中经得住冲刷洗礼[3]。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热情不高

政府和高校都重视职业技能竞赛,以此来检验职业教学水平,也可以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各行各业都会举办技能竞赛,那么就会选拔专业技术扎实的学生参加竞赛,最后发现选来选去还是老面孔,没有其他的学生报名参加,哪怕是前期的培训都难有新的同学踊跃报名[4]。有些同学是感觉自己专业知识学的不扎实,没有信心参加前期的选拔培训,更别提参加之后的比赛。调查显示,高职生一般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完成课程的学习,而不会再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培训与选拔,对这项工作不予支持与关注。在他们的思想中,不会有“专业加餐”的想法。

(二)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缺乏职业技能竞赛氛围

目前,高职院校有部分学生做不到上课认真听讲,他们的课余生活大多数以娱乐为主。他们在学校参加的学生社团大多数是兴趣性的社团,比如武协、乒协、军事与模型协会等等,极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社团,而这些社团所开展的活动亦是其所涉及的兴趣方面的娱乐型活动,根本难觅职业技能的影踪。偶尔会有些专业方面的社团如:航模协会、电子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但是他们所能开展的活动较少,难以形成较佳的职业技能竞赛氛围。高职院校需要统筹学生社团,形成一个有机结构,比如兴趣型社团、专业型社团、文艺型社团各有一定的比例,并且加强活动指南的制定,科学引导学生参加社团,组织社团活动,逐步将第二课堂形成职业技能竞赛的氛围[5]。

(三)高职职业技能竞赛注重应试式培训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竞赛中有机会获得奖项,学校和院系层面都会选拔比较优秀的学生重点进行竞赛赛项的加强训练,通过重复性的训练,使其熟练掌握相应项目任务的技能,对该项目其他的任务不熟悉,由此反映出职业技能竞赛的应试式培训。应试式培训的另外一个方面,学校一般选择几位比较优秀的学生加强训练,不再扩大培训训练的面,无法做到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带动大部分同学一起训练学习,一起提高职业技能。在以后的职业技能竞赛中,应逐步杜绝应试式的培训,要做到能够带动广大同学一起培训学习,能够兼顾全方位专业技能的培训[6]。

(四)高职实训设备无法适应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

职业技能竞赛逐渐成为评价高职教育的有效手段,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竞赛。特别是级别较高的技能竞赛,参赛设备、赛项任务等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符合当下行业生产的要求,往往是行业前沿的技术。这对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高职院校购买大赛指定的先进设备,而在现实教学中,往往由于经费或者预算的时间限制,高职院校无法及时购买相关实训设备,也就不能为参评赛前培训的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训设备与条件,这使学生大赛获奖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五)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职业技能竞赛逐步成为高职教育的评价指标,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都逐渐重视起来,但是作为直接的参与者高职院校,每次组队都会发现有些问题,比如哪些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哪些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健全职业技能竞赛的体制机制,确保有一批专业技术强、政治素质高、稳定的专业教师团队,作为指导教师,不需赛前临时匆匆动员。在学生培养中也需要融入人才培养计划,使学生时刻做好被挑选的准备。在技能竞赛的设备采购方面也要继续完善机制,确保参赛的选手有机会在比赛的机器上训练,方能在比赛中有上好的表现。

三、职业技能竞赛对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一)以赛促教,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竞赛,会重视实训室、实训设备的建设,亦会在教师教学方法、实训技能等方面上下功夫。通过各专业技能赛项的规划与整理,将赛项项目融入相关教学任务之中,教师授课方法、技能与赛项衔接,熟悉赛项的内容与模式。学生有机会学习到前沿的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并且与生产一线的技术融通,能够使自身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任课教师每年根据赛项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与研讨,亦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与教学水平。

(二)以赛促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技能

为了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高职院校会非常重视这项有显示度的竞赛,会抽调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并且从相关专业中选择合适的学生组成几个参赛队。而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知道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性,无形之中会激起大家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大家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亦会花更多的功夫去训练,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方可有机会脱颖而出,参加省级的职业技能竞赛。

(三)以赛促建,有利于学校拥有更好的教学环境

根据常规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的情况,举办省级竞赛时,组委会提出使用目前比较先进的设备,比如某厂家的教学设备,亦是当下企业使用的生产设备,但是有些高职院校没有购买这些设备。他们教学使用的设备比较落后,此时就亟须购买大赛的指定设备,高职院校以此为契机采购行业里比较先进的专业设备,作为参赛学生训练之需,亦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实训设备。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高规格的建设相关专业的实训室,打造专业实训先进、齐全的实训室,使整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收益。

(四)以赛促得,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技能教育

高职院校为了学生能有机会参加各级的技能竞赛,会更加重视专业的教学,会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每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技能竞赛的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经过反复调研,可将一些专业课程修改,与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对接,开设接地气、实用的实训项目,使高职生能够充分的接收技能的训练,从而获得较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在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时,亦会拥有较好的成绩与名次。学生学到职业技能到企业亦能有用武之地,很快与企业生产对接,从而更好的提升了专业核心竞争力。

(五)以赛促改,有利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近些年来,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越来越正规,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其获奖的比例控制在60%。换言之,要想获奖亦是不易,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来促进教学的改革。专业教师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变革,引进项目化教学,将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融入专业课程的项目中,通过练习,提高职业技能。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做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四、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

(一)组建“拔尖人才”团队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水平、个人特长等选拔部分学生,作为“拔尖人才”,根据技能比赛的要求、专业给予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开设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同时与传统的人才培养计划互认,学分可以互换。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拓展专业技能,使学生在技能比赛中得心应手,容易获得奖项。或者学校每年举行校级的专业技能比赛,挑选出优秀的选手,组建“拔尖人才”团队,再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拔尖人才”团队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对于指导教师团队,也需要精心挑选优秀的教师组建团队,注重梯队建设,团队中包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要有精力旺盛的青年教师,同时要处理好他们日常课务、科研等相关活动,让他们有充分的精力参与“拔尖人才”项目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营造职业技能竞赛文化氛围

纵观高职教育发展的十多年,技能竞赛一直在进行,各大高校都会参加,也获得了不少奖项。那么,高校各个专业院校平时可以将所获的奖项拍照存下,在部门网站建立专栏上传所有的奖项,在院系的文化走廊也开辟学生获奖专栏,将学生的获奖展板放置其中,每年根据新获奖的数量更新一次。让学生在校园里可以感受到技能比赛的氛围,了解技能比赛,逐渐愿意接触技能比赛,慢慢喜欢上技能比赛。平时学生技能比赛获奖后,及时将比赛的照片、证书照片撰写成新闻在学校官网报道,也可以在微博、微信中报道,精心打造正能量的职业技能竞赛文化氛围。学生处于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自然会萌发参加技能竞赛是一种光荣的观念。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竞赛相互融合

结合历年本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情况,合理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技能竞赛的内容融进专业课程,使课程内容与相应的技能竞赛项目有机衔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设置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在平时就能接触到竞赛的基本专业知识,按照项目任务训练职业技能,为日后的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也需要与当下企业的生产任务接轨,不能不接地气,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每年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的专家一起研究,结合最新的技能比赛内容和企业生产任务,及时剔除陈旧的项目,引入新的项目任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7]。

(四)高职院校积极组织校级职业技能竞赛

国家、省、市级的职业技能比赛专业不可能很全,有好多专业没有涉及,那么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校级多学科的职业技能比赛。(1)通过组织技能比赛,检验教学的成果,发现不足,决定后期如何改进; (2)借此机会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补充进拔尖人才团队,为参加更高一级职业技能比赛做好准备;(3)以赛促学,通过职业技能比赛,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学习;(4)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把他们从游戏玩乐中“解救”出来,让他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方能更好的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 (5)可以组建专业型的社团,召集感兴趣的学生,每年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跃第二课堂,让学生寓学于乐[8]。

(五)高职院校要健全职业技能竞赛的体制机制

为了更好的参加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参赛学生都必须全身心投入,势必要花费许多精力,那么指导教师需要减免教学工作量以及给予相应的补助与激励,比如实验实训的设备、耗材购买要及时,在指导学生期间不用上课,年度的教学工作量减免1/4-1/3,同时考虑周末节假日晚自习等加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另外比赛获奖后根据级别给予经济奖励。平时进行学习时就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挑选优秀的学生作为参加技能比赛的备选库,可以作为拔尖人才项目,教师结合比赛另外给他们上课训练,并且认可学分同时减免相近的专业课。学生在训练期间给予一定的伙食补助,比赛获奖后也有奖励和荣誉证书,学校也会优先考虑将他们评为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如此,可以建立一个稳定的指导教师团队、优秀、稳定的参赛学生团队,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参加技能比赛,也容易获得奖项[9]。

通过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职业技能竞赛,需要提高师生对技能竞赛的认识,吸引教师和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需要教育机构和高校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使教师愿意参与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将技能竞赛有机的融入课程等等。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提高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再通过他们去影响其他学生,带动大家共同提高,使学生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提升高职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

19492625_3.htm.

[2]廖 伟.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187-188.

[3]袁 青.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6-7.

[4]罗尧成.职业技能竞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对参赛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4(10):36-37.

[5]隆 平.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开展与校园竞技文化建设的对接[J].职教论坛,2012(11):11-12.

[6]李 文.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教论坛,2010(4):48-49.

[7]吴小娴.青年志愿者活动与高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之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2(5):136-137.

[8]何福贵.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3):37-38.

[9]陈晓勇.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1-12.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高职生
职业技能竞赛对两岸高职教育的影响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
基于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指导的高职院校教师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技能竞赛对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