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桐新贵!春日浪漫桐花祭

2016-11-19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16年4期
关键词:海桐刺桐油桐

在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之间,台湾又迎来一个灿烂的花开季节。在苗栗县的客家村落旁,高大的树木挂起满枝白色花朵,“桐花祭”的盛典也随之展开。满树洁白的桐花,一边在枝头次第开放,一边掉落在地,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落花地毯。捡起一朵桐花细看,白色花朵分成五瓣,花瓣靠近基部处,或淡红或灿黄,或带着一点点区别于整体的色彩,为花朵添了几分灵性。

在台湾的“桐花祭”活动中,大家喜欢看桐花遍布的美景,借着春光,赏花踏青。“桐花祭”的花是油桐花。油桐树实际上是两种树木的统称:一种正式名就叫油桐,开花稍早,4月上旬已经绽放,叶片硕大,较少分裂,果实是平滑的;另一种叫木油桐,台湾常称之为“千年桐”,开花从4月到6月,花朵略小,果实有棱。“桐花祭”的主角,以木油桐居多,因花期5月最盛,所以人们又叫此花为“五月雪”。在山间小径上,桐花铺满溪流和沟渠间,真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别样韵味。

血桐

稀罕!暗自流血的海岛奇树

叶片宽大的血桐,与油桐的亲缘关系较近,在我国仅见于台湾岛和珠江口附近的岛屿上,对于内陆人而言,此树可是稀罕之物,但在台湾东部及南部海岸,血桐非常常见,而且能够顽强地矗立于荒凉沙地与外来入侵植物的围剿之中。它们还有易栽易活、无需管护的道树之称。

血桐之所以得名,是因它的枝桠茎脉折断后,会流出有些透明的黄绿色液体,暴露在空气中约10~20分钟后,这些液体就悄然变成了红色,仿佛树干的伤口在汩汩流血,因而民间称之为“流血桐”。

泡桐

正统!华而不实伤艳丽

若说油桐花就是“桐花”,想必古人一定大摇其头,因为自古在人们心中,所谓桐花另有其物。正统之桐花,并非洁白如雪的油桐花,而是看上去略似喇叭的泡桐花。

泡桐,因为它的木质轻虚松软而得名——泡字读音为“抛”,意为松软虚浮之物。常见的泡桐分为两种:开白花,正式名叫“白花泡桐”,古时叫白花桐,在我国的华中、华南、华东、华西都有,阳春三月就开始开花;开紫花的,正式名叫“毛泡桐”,也叫紫花桐,在四月至五月开花。泡桐的花是喇叭状的,一串串很引人注目。泡桐的花落后,枝头上生出果实,但果实里只有一些灰色的碎屑,却难以找到明显的种子。

那么泡桐的种子究竟去哪了呢?实际上,泡桐果实成熟后,里面生出的灰色碎屑就是它的种子。每一枚种子仅仅有3~5毫米长,外面带有一圈薄膜状的“翅”。这样,泡桐种子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可以乘风飞扬。高大的泡桐树和小小的种子差别很大,难怪人们常常忽略它的种子。

在欧美各地,人们认为泡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守候”或“期待你的爱”——有无花果的守候一说,是典型的苦恋和傻等的代表。

海桐

奇货!从传说到园林常客

既然泡桐才是真正的“桐”,那么油桐、梧桐之类为何要借用桐树的名字,被人们叫得如此顺理成章呢?因为它们都有相同的特征:叶片宽大,轮廓多为卵圆形,厚实而树荫浓郁,与泡桐的叶片特征很相似。

在各种因叶子相似而被赋予桐名的树木中,生于南方的“海桐”最风光。因为海桐开花鲜红似火,最是热烈,与红色的木棉花一样,被当作南国各色春花中的佼佼者。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岛,就写了“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的诗句。

海桐因为树皮带刺又被叫作刺桐。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用刺桐的花预告作物收成:如果刺桐先长新叶,而后开花,则预示五谷丰登;如果花朵先开,后长出绿叶,则表示粮食要歉收;如果刺桐的花不开,预示年景不好。

当人们逐渐接受“刺桐”这一名号时,此树最初的名字“海桐”受到了冷遇。于是,在20世纪初,另一种植物被冠以海桐之名。新的海桐,生于南方临海山坡林间,常为灌木状,叶片并没有泡桐大,只是果实和泡桐很相似。新的海桐的名字一用就延续到了今天。海桐的花开时颜色洁白,将要凋谢之前,颜色会转为淡黄。它的这一特性,使人们赋予了它“金玉满堂”的喜庆寓意。如今,海桐在南方各地都很常见,或栽为绿篱或用于赏花。

赪桐

明艳!南国祥瑞的赤龙花

猜你喜欢

海桐刺桐油桐
春天的比喻
基于不同土壤基质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海桐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又见油桐林
樱花谷
新报道的一种蜜源植物
——柄果海桐
刺桐胜景 知多少
湘西州森林生态研究实验站国家油桐种质收集保存库
金脉刺桐嫩枝上刺桐姬小蜂虫瘿分布规律研究
海桐植物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海桐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