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1-19张学梅

成才之路 2016年32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高校

张学梅

摘 要:指出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即:以生为本,培养创新人格;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个性化教育;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营造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课外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05-01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影响创新人才培养。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强调“以教师为本位”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主体精神、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弱化,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

(2)忽视个性化的培养。教育中关注的是教材、教师、课堂,而不是学生及其个性化的发展;鼓励的是对既有知识、结论、方法的机械认同,而不是独立、求异、发散的思维;教师则以“一刀切”的方式取代了因材施教,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

(3)教学和评价方式简单化。课堂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评价系统以笔试为主。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独白式”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表达想法的时间和空间;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死板,不愿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了擅长记忆和考试的“读书机器”。

(4)未形成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只局限于某些课程、某些时段,只涉及教学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没有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形成,需要教师、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意识。应从平等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入手,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来释放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从激发、保护和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潜质,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完善创新人格。

(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表达想法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讨、发现、创造的积极性。改变“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手段,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考核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上,重点考核学生是否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应用和创新。

(3)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构建弹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多元化的评价保障体系,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确定学习课程的种类和层次,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保证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

(4)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教学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技能,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

(5)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1)制定开放式培养方案。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而学分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弹性学习。第一,课程弹性。第二,时间弹性。2)推进更加自由的选课制,可以选课程、选进程、选教师、选学校。3)推行主辅修、二学位制。高校可开设辅修专业和二学位制,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选修另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满足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4)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一是要求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二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组合和发展水平及具体的需求确定学习进度和方式。5)加强各类教学实践。个性的发展只能存在于自主的实践活动之中,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将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时,除了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体系外,还应注重加强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并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结束语

创新及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齐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燕山大学,2005.

[2]李桂兰.高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要处理好四种关系[J].河南教育,2009(05).

[3]施成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06).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高校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