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2016-11-19廖敏霞

职教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应用型院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介绍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探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模型,从多方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内涵与特征;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廖敏霞(1984-),女,江西吉安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会计学。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编号:JY1527),主持人:廖敏霞。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3-0055-05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关注最多,讨论最热烈、社会最关心、发展最投入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之一。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4]4号文件)明确指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我国高校发展和改革的首要任务[1]。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对于深化教育改革、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培养应用型人才,评价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准确定义,至今还没有被教育界公认的理解。大多数人认为应用型人才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是在某个领域从事试验研究、规划设计、加工制造、工程应用、技术开发和协调组织管理工作的人才[2]。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培养方式,教育界把应用型人才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及产品,突出技术技能。高职高专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实践,已具有一定的教学规模,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把适应生产、建设、服务最基层、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任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都是以“应用”为宗旨,以“应用”为根本。在基础理论教学方面,以“实用、实际操作”为目的,以“必需”为原则,以“够用”为数量尺度;在专业知识方面,强调“专业性、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组织上,强调“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产学研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等模式。第二种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类型强调理论知识比较深厚、技术技能比较扎实,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知识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培养对象及目标,其强调理论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培养的标准是本科教育,其核心和着力点是应用型。“本科”层次和“应用型”核心,决定了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也是与其他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培养过程、培养途径等方面的区别所在。第三种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技术、技能、能力,良好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属性。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迫切需要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其人才特征是以“知识质量”为属性,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界定人才特征、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应用型人才在其层次定位、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其独自的特征。在思想品格方面,强调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具有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甘于奉献、敢于创造的创新创业精神,突出职业道德和德育实践。在知识要求方面,要求具备较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科技、开发手段;同时,在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应该与相应岗位工作相适应。在技术技能方面,除了具备实验、制图、编辑、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还应当具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经营管理等非技术能力和技术思想表达、技术应用能力[3]。基于以上方面的特征,应用型人才有其相应的岗位领域。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设计、工作要点、决策执行,并应用到生产、流通、社会服务等各领域,解决生活、生产中具体的实际问题,是应用型人才的岗位特征[4]。

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不同的社会功能要求不同的人才技能结构,不同的人才技能结构表现出不同的人才特征,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界一直在思考:应用型人才的通识教育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全国范围内、不同院校的相同应用型专业,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是否需要一样宽,通识教育的培养程度是否一致?很明确,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培养的侧重点不同,人才培养的规格也不同,其专业口径、通识教育的程度应该有区别。层次越高的院校,通识教育比例越大,而且专业口径也越宽;而对应的,层次稍低的院校,通识教育的比例应该低些,专业培养的口径也窄些。从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市场调查得知,完全相同相似型人才,不是社会的迫切需求,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互补型人才。

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多样性,市场经济的多样性特征,从需求的角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表现为各院校向社会、向市场自主办学,根据市场需求、自身的性质、专业特点、办学优势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办出特色,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5]。应用型人才培养在通识教育方面,必须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专业技能方面要高于研究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高的综合素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操作能力强,服务于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体系

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管理,而质量管理的依据就是质量标准。各个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都应该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质量标准体系。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特点在基础理论教学方面应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教学方面侧重于“是什么”。比如知识的起源、知识本身的内容、知识本身成立的条件、在应用知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不必过度关注“为什么”,比如知识自身的论证过程、归纳过程、演绎过程及相关原理。在基础实验方面,主要培养应用型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最基本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教学方面,重点培养应用型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综合应用技能,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使之积累相应实践经验。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知识模块,其质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三、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应用型院校的生存之本,是应用型院校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阐述,当前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认为包括外部评价体系和内容评价体系,详见图1、图2[5]。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外部评价体系,可以促使院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缩小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内部评价体系可以促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改革深入,当前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最终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外部评价体系

在外部评价体系中,针对评价主体的选择,不少院校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要么通过用人单位进行外部评价,要么通过毕业生及家长进行外部评价,很少有院校采取多评价主体的方式进行。由于不同的评价主体角度不同,其代表的利益也有差异,例如用人单位在评价时更多关注人才的道德品质、专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等;毕业生及家长在评价时,关注重点在于就业的满意程度、工作的环境、待遇等方面;社会公众的评价主要包括院校的知名度、声誉等。很显然,如果采取单一的评价主体,其评价内容、评价信息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不真实性,影响评价体系的作用。针对评价方法,通过向评价主体发放调查问卷(包括纸质和电子版形式),是当前主要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因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硬性要求,往往会出现被问卷者不支持、不配合,甚至应付的局面,从而影响评价质量。而且,问卷的回收率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针对评价内容,因缺乏相对统一的指标体系,即使有一定的指标内容,也很难实现量化,基本上是流于形式的定性考核,最终导致评价结果不客观、不全面,未能起到真正的评价作用[6]。

(二)内部评价体系

在内部评价体系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围绕考试成绩、教学督导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四方面展开。当前,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认定的依据,不管是理论课的闭卷考试成绩,还是实习实训课的报告,都只是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综合业务水平、创新创业能力则考核不足。而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这恰恰是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关注的能力。教学督导一学期只听一两节课就给课程教师评价,这种做法、这种结果都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及偶然性。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因受到种种因素限制,很难客观反映课程教师的真实情况,仅仅是一种评价工具,无法形成合理机制,起不到应有的评价效果。

针对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评价主要包括硬性设施的实验实训室评价和软件方面的师资队伍的评价。对实训室建设的评价,仅限于现状分析,缺乏前瞻性、动态性的考核;对师资队伍的评价,也仅限于学历、职称、科研等“有形”要素的评价,而对团队合作、实务操作能力、师资结构等“无形”要素涉及甚少。这些做法,都影响着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工作,制约着其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针对课程教学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评价,基本上是限于表面上、程序上的说明,实质问题涉及不深。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高还是低,能否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客观的标准体系进行评价[7]。构建和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既要兼顾人才培养在评价方面的一般要求,更加要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的新要求、新特点。构建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准则,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采用与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从而形成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8]。

(一)评价主体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校评价、行业企业评价以及社会评价。作为彼此独立的评价主体,其出发点、落脚点不同,观测的内容也差别较大。院校评价主要是教育系统内部评价,论证办学理念、专业定位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课程体系是否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一致;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等。行业、企业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使用者,其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修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工作能力等方面。社会评价主要是站着社会的角度评价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接受和认可程度[9],具体内容见表2。

(二)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说到底就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直以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但至今仍没有形成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本文的课题组成员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党的素质教育思考为指导,力求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思想品德指标体系、才能指标体系、身心指标体系、审美指标体系四方面,如表3所示。

(三)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选择要适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要求,充分考虑为评价目标服务,使评价结果能客观反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质量水平。

1.采用院校自我评价与教育部专家组评价相结合评价的方法。院校自我评价是整个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专家组进入院校,结合院校的自我评价情况进行全面检验和鉴定。院校应建立自我评价机制,通过常态化的自我评价,掌握学校的实际情况,实现学校内、外部质量的一致性,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制约机制。

2.采用查阅文档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评价的方法。“听、看、查、议”相结合,是专家进校评价时的常用方法。“听”是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有关教学工作汇报,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教师、学生、离退休人员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入课堂听教师的讲课。“看”是指查阅有关资料,考察实验室、图书馆等各种生活设施、教学设施。“查”是指考察学校教室、计算机房、网络中心、实训室等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随即调阅学生毕业论文、实习报告,对学生进行随机性的基本技能、课堂技能和实验实践技能测试等。“议”是专家组依据基础材料、基本素材进行商议,得到有关结论等。实践证明,通过采用查阅文档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有利于考察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实际情况。

3.采用全面考察与抽样调查相结合评价的方法。以整体评价为主,把学校教学工作全局作为评价对象,进行整体综合考虑,这是全面考察的具体做法。全面考察方法便于从总体上发现问题,有利于院校从全局和整体上进行完善和改进,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抽样调查指的是专家组进校后对有关教学工作水平评价的材料进行随机性抽样调查,具体做法包括针对性抽样调查、层次性抽样调查、真实性抽样调查、原始性抽样调查。总之,采用全面考察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做出真实性的结论。

第四,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价的方法。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在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实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是实事求是、客观评价的具体表现。专家组对照事先制订的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认真考察学校的自评报告及有关材料,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紧跟人才需求市场,树立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观,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构建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完善评价指标内容,更新评价方法,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01(01).

[2][4][7]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肖俊生.校企双向式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3):73-75.

[5][6]刘翠.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6):116-118.

[8]牛志宏.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3-16.

[9]张建国.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3-35.

责任编辑 王国光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
腰痛康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国家投7.37亿元支持中药标准化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