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19赵艳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17期
关键词:遗传病染色体微课

赵艳玲

微课,简单说就是微小的课,这里所指的“课”更多是倾向于课件,即教学中借助媒体手段而制作的各类素材或视频资源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从生物教学实践来看,因对微课的作用及其应用方法不到位,微课的价值并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也可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微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说其“微”是因其时间短、容量小,若以视频方式来呈现,最多不多几十兆,但微课直观形象,且可课前制作,将其应用到课堂中,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种群的特征”概念为例,在教学中,借助微课形式,播放“动物世界”片段,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在视频中提出“物种”和“种群”的概念,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此时的微课时间不多,就3~5分钟,但却较为直观,可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利用微课形式来导入新的学习内容,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而搜索并制作好微课,同时,要注重结合微课而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如《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中,课前通过搜集人类遗传病的重要类型和表现,课堂中借助微课形式呈现人类遗传病的案例,在微课中辅以相应的文字介绍,这样,可更好地让学生在看微课的过程中了解人类遗传病。当学生对人类遗传病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再以问题“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而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进入到新的探究活动中。

二、利用微课探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并不是把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都逐一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识记、背诵、掌握,相反,就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点是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和同伴交流而掌握的,教学中教师更多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如《染色体变异》教学中,染色体组的概念就是一个重点,探究中可借助微课,以果蝇染色体组成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染色体组的概念。

在具体操作中,先借助微课而呈现出果蝇的染色体图,利用声音控件播放染色体组的部分内容,同时引出问题“果蝇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此外,有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针对这些问题,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此时暂停课件),学生讨论后以视频资源和学生核对,雄果蝇形成精子时要进行减数分裂,此时借助视频回顾减数分裂内容,思考同源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呈现两个配子染色体数,最后再进行归纳。在整个过程中,微课是作为一种师生互动的媒介出现的,学生看微课中思考,交流,整个课堂因微课而变得更活跃,也更好地让学生抓住了重点。

三、应用微课展示,促进学生突破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重点内容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难点则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一些学生之所以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是因为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没有突破难点,结果问题积累多了,学习也就变得吃力了。在生物教学中要较好地帮组学生突破难点,除了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讨论,用实验或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外,微课也是较好的方法。尤其是借助微课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看、说、议中分析难点,更利于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构建。

以《DNA的复制》为例,该课时的难点是DNA复制过程的掌握,教学中先借助微课呈现DNA复制的动态变化过程,思考复制时间、场所、条件、特点及意义。如“半保留复制”,借助微课,引导学生了解同位素、大肠杆菌的培养、亲代、子一代、子二代培养类型、结果和试管中的位置,分析离心处理后子一代DNA为何只有杂合链带,子二代DNA却出现了轻链带和杂合链带,结合视频的讲解,学生的讨论而引导学生归纳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在应用微课过程中,切忌只让学生看而不互动。

四、借助微课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目前,借助微课来引导学生练习的做法还较少,其实,在生物教学中,借助微课来帮助学生练习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以基础练习为例,教师要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那就必须把全体学生集结在一起,同时,并不是全体学生在练习中都会遇到问题,借助微课则可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微课空间而纠正自己在练习中的错误。

以实验操作和应用类练习为例,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学习后,引导学生进行杂交育种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自己实验并录制视频,通过快进方式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育种过程中种子的变化过程。在教学中,有条件的也可让学生自己录制微视频,教师通过观看学生的微视频而帮助学生查找自己的不足,思考对应办法。微课的应用,改变了枯燥而单调的生物学习模式,在生物教学中,应正确认识微课的作用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应用。

时代在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停留在黑板和粉笔的窠臼中,而应以现代科学技术来革新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应用新的媒体技术,这样方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借助微课直观、方便、快捷等特点,以微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学生巩固,这样方可更好地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生物探究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遗传病染色体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新技术可诊断罕见遗传病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能忍的人寿命长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