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神木县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6-11-18崔彩霞

吉林蔬菜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具农机

崔彩霞

(神木县农业机械管理推广站)

●农村经济●

关于神木县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崔彩霞

(神木县农业机械管理推广站)

1 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几年来,我县的农机化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发展建设的总体指标,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突出抓好各项富民惠民政策的落实,加强监管,强化服务,提高质量,实现了我县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0万千瓦。农机具配套比达1∶1.5以上,机耕面积达22万亩,机械半机械化播种20万亩,机收面积7万亩。农机专业合作社5家。我县的农机化发展呈现有如下特点。

1.1 机具总量在扩大,装备结构进一步改善

针对我县具有工业大县、农业大县、大农业种植结构多元化的特点,结合农机具购置补贴认真搞好农业机械生产计划、论证、申报等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大力推广适合我县实际的新技术、新机具。重点抓玉米、马铃薯生产各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

1.2 强化农机培训,提升作业水平

紧紧围绕加强农机安全法规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形成了政府负责,农机监理主抓,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了共同关注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注重技术培训。在坚持常规培训的同时,注意拓宽培训渠道,邀请机械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来我县现场对农业机械使用技术进行讲解,进行一对一交流,全方位解答机手在使用、维修、保养、故障排除中的疑难问题。依托“阳光工程”培训,深入镇、村、组开展培训。据统计,去年我县培训新机手1100余人,培训农机技术人员1500多人。主要做法是落实防范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农机整治活动,以整治“黑车非驾”为重点,集中力量查处农机违章行为,规范农机牌证管理,严把农机登记关、检验关、培训关、审核关,减少了事故隐患,强源头管理。

1.3 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农机具的普及使用和农民生产实践对农机具综合配套功能的需求,对农机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网络,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创建组织,构筑新型农机系列化服务体系。针对迅猛增多的农业机械,初步形成了依托县农机推广站的人才、技术和管理服务、信息服务等优势,以全县大中型农机拥有者为主体,以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辐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使合作社成为连接政府与农机手的桥梁,绝大部分农机大户具备了农机服务个体企业的雏形。

2 存在问题和不足

近几年来,虽然我县的农机推广、农机服务、农机安全管理等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产业化发展和新机具、新技术的综合推广应用,逐步暴露出一些困难和问题。

2.1 管理网络不健全,公共服务仍有困难

近年来乡镇机构改革乡镇农机服务站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功能弱化,基本处于“线松、网烂、人散”的尴尬局面,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充实到其它行业,即使机构存在大都属于兼职,名存实亡,造成农机工作被动,上级农机惠农政策不能及时迅速地传达到农户和农机手中,致使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等工作难以得到很好开展。

2.2 田块、经费有所限制,制约服务效果

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家一户地块分散,土地流转进程缓慢,限制了大中型联合机械的作业,农机配套比偏低,阻碍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发展。同时,由于经费比较紧张造成农机管理、科研推广、培训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一些新机具及现场演示不能组织实施,影响了推广力度,示范引路力不从心。

2.3 执法力度依然欠缺,安全生产仍有隐患

由于缺乏农机执法力度及管理网络等原因,服务管理等不能管理到位,质量、安全等隐患不能有效消除。在农机安全监理方面,由于农村线长、点多、面广,管理难度逐渐增大,农机违章作业、拖拉机载人等现象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的任务十分繁重。

2.4 维修网点不健全,常规配件难以购买,导致有些机具易损件损坏而失去使用功能。

3 加快发展进程的意见建议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机械化作业需要连片经营。如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针对当前农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出如下建议:

3.1 在技术推广上要有新举措

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要以政策、法规宣传为引领,以技术推广为先导,以技术培训为平台。宣传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加大玉米机收力度,秸秆收集打捆新技术。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理论数据,增产(增效、增收)因素及主要参数等编成资料或教材,突出对比效应,以传单、宣传册或电视讲座等形式直观地传达到农民、农机当中,并通过演示示范增强直观效果。开展综合培训,搭建致富平台。确定培训对象:将无证机手、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大户作为培训重点。选好培训内容: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点,把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保护性耕作、法律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做到四个结合,即把集中与分散、现场演示与实地操作、市场管理与入户培训、课堂传授与送教下乡相结合。同时,要适时采用广播、网络、短信、电视、版面、横幅、标语、利用庙会、物资交流会等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推广。

3.2 在服务功能上要有新突破

面对基层农机推广网络工作弱化的现实,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中介组织等为抓手,探索建立民间农机网络,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功能。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组织。一是从经营机制创新入手,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传土地承包权,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培育和完善多种经济结构、经营形式的农机合作社等各类服务组织。可通过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优化配置机械、资金、场所等生产要素,与农机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二是把农机大户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增长点,积极扶持、引导,在购机补贴、工商登记、金融贷款、税收征管、用地安排等方面提供便利,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不断发展状大。三是发展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农机经纪人,建立农机协会或农机服务协会。由此推进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

3.3 在投入机制上要有新模式

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形成是推进农机化的强劲动力,单纯依靠国家、集体或个人都无力承担,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逐年增加投资,形成以国家投入为导向,以乡村集体为动力,以农民自筹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二是呼吁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有关从事农田作业和加工业农用油料的补贴政策,以保护农机户的的利益。三是各级政府要根据农业推广法的要求,增加对农机管理、试验、推广、教育培训的经费。

3.4 在安全管理上要有新加强

乡镇农机管理职能弱化,给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造成相当压力。因此,要在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文明管理上下功夫。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法规,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事)例,增强广大农机手安全意识、落实防范措施、规范牌证管理,做到监督管理法制化,业务管理规范化,行政管理制度化。各乡镇都配备专职农机管理员,行政村配备兼职农机安全员,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实现农机安全生产全程监督管理,杜绝各类农机事故发生。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6.10.021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具农机
沃得农机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