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老年环形混合痔的治疗效果观察①

2016-11-18裴鹏昌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环切痔上吻合器

裴鹏昌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老年环形混合痔的治疗效果观察①

裴鹏昌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目的:对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患有环形混合痔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环形混合痔的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操作时间、痔疮手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术后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环形混合痔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痔疮手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术后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环形混合痔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患有环形混合痔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外剥内扎术;环形混合痔;老年患者

环状混合痔属于临床肛肠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该疾病的病变范围可以波及患者肛门的一周,临床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属于临床上公认的三大肛门疾病治疗难题之一[1]。开放式外剥内扎切除术是以往临床对环状混合痔疾病实施治疗的主要方式,大多数患者在术后都会伴随出现肛门部疼痛,创面愈合速度相对较慢,如果组织切除量过多,肛门失禁或肛管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加大。而单纯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则会出现外痔未能切除或部分痔体残留等情况[2,3]。本次对患有环形混合痔的老年患者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05~2015-05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环形混合痔的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痔疮患病时间1~18年,平均(6.5±2.3)年;年龄62~87岁,平均(71.3±4.1)岁;Ⅲ期痔疾病患者29例,Ⅳ期痔疾病患者13例;体重42~79kg,平均(53.9±5.7)kg;治疗组中男23例,女19例;痔疮患病时间1~19年,平均(6.2±2.1)年;年龄62~89岁,平均(71.6±4.0)岁;Ⅲ期痔疾病患者27例,Ⅳ期痔疾病患者15例;体重44~76kg,平均(53.4±5.5)kg。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措施包括:手术操作采用两点牵引法,于齿线的上方3cm左右黏膜下的位置作单环状荷包,痔脱垂程度达到2.0cm以上的患者,实施双环状平行荷包,双荷包缝线的间距水平应该达到1.0cm。对于该类疾病的女患者应该首先对阴道壁有无被缝进行检查,将旋松到最大程度的痔吻合器头端位置伸入到荷包缝线以上的位置,荷包线应该实施收紧打结处理,并从吻合器侧孔的位置将其引出,双荷包可以再将远端荷包线收紧打结处理之后从侧孔的位置引出,同时对荷包缝线进行牵拉,并对吻合器实施旋紧处理,直至达到安全刻度已经不能再进行旋转为止,吻合处理之后,应该保持关闭状态达到20s左右,旋松之后并将吻合器取出,对吻合口实施检查,存在有活动性出血症状的患者,采用可吸收薇乔线8字实施缝扎止血处理。对切除组织进行检查,使其呈现完整的环形,平均宽度水平应该达到3.5cm左右。吻合线与齿状线之间的距离在1.5~2.0cm最为适宜,对于女性患者应该在吻合器、击发吻合器关闭之前,应该对阴道后壁是否被牵拉至吻合器内进行检查,以免术后有直肠阴道瘘等不良事件发生。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所有外痔均会向肛管位置有不同程度的回缩,对痔体相对较大或回缩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外痔部分顶端近齿线的位置应该做一倒"V"形的切口,痔核间切口间应该保留足够的皮桥,沿外痔的静脉丛和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可以对外痔组织实施剥离处理直至齿线位置,再对内痔部分实施纵形钳夹,将剥离组织剪去,采用4-0可吸收缝线"8"字缝扎,在齿线处的不同水平面。仍有存在少许皮赘的患者,可以实施梭形剪除处理。在术毕之后将油纱条与排气管置入[4,5]。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与治疗组中所述的外剥内扎术相同。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手术操作时间、痔疮手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术后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环形混合痔手术治疗效果等五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混合痔症状完全消失,术后检查显示病灶全部去除,患者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混合痔症状明显减轻,术后检查显示病灶去除程度超过50%,患者肛门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混合痔症状没有减轻,术后检查显示,去除程度没有达到50%,患者肛门生理功能仍然存在明显异常[6]。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操作时间、痔疮手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术后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对照组常规外剥内扎术共计操作(73.94±10.87)min,术后共住院接受恢复治疗(10.47±2.12)d,术后(28.66±3.78)d患者的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治疗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共计操作(41.56±8.92)min,术后共住院接受恢复治疗(7.63±1.69)d,术后(21.57±4.08)d患者的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三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1=24.8782,t2=12.8057,t3=19.9421,P<0.05)。

2.2 环形混合痔手术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剥内扎术后环形混合痔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69.1%;治疗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后环形混合痔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环形混合痔手术治疗效果比较[n=42,(%)]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48,*P<0.05。

2.3 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外剥内扎术的围手术期内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χ2=4.78,P<0.05)。

3 讨论

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患有环形混合痔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势:(1) 两种术式可以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使老年环形混合痔疾病在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治疗后的痔体残留现象得以解决,使患者肛门的形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恢复,使残留痔症状解除。适合对一些病史时间相对较长、病情反复发作的老年环形混合痔疾病患者实施治疗。(2)与临床以往应用的痔环切术相比较,该手术方式对肛垫及肛管所造成的破坏和损伤程度相对较轻,肛门的生理功能保存状态完好,不会有肛门狭窄等事件出现[7]。

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患有环形混合痔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以下注意一下几点问题:(1) 老年患者围术期处理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特别是一些存在合并症的患者。(2) 吻合处理之后应该对吻合口进行认真观察,有出血的时候必须实施缝扎处理,术后实施压迫止血。术后10d以内应该着重预防继发性出血。(3)对于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输液量过多或输液速度过快、在床上排尿不适、伴前列腺肥大等情况的患者应该积极预防尿潴留现象的出现。(4)疼痛:吻合口位置不可过低,扩肛操作应该保证适度,否则会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重。(5)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操作过程中应该充分保证吻合口不可过高,以免导致肛管上提不全现象出现;荷包缝合不可过浅,以免痔上血管丛离断不彻底,使痔核发生严重的萎缩不全,对仍然有痔体残留的患者应该实施外剥内扎术治疗,以防止病情在手术治疗后再次复发[8,9]。

[1]解伟华,石健,王建民.痔手术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1):1031-1032

[2]陶桂珍,吴浩荣.吻合器痔环切除术与传统的痔切除术的疗效对比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6(12):324-325

[3]应晓江,叶平江,沈毅,等.吻合器痔环切术与传统痔切除术临床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4(12):1546-1547

[4]陈函琪,肖振球.吻合器痔环切术治疗痔病概述[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12(13):196-197

[5]梁卫,张信来.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脱垂痔6l例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5):674-675

[6]张升涛,刘宇.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1,6(7):836-837

[7]朱军,丁健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开放剥内试外扎痔切除术治疗Ⅲ度痔远期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5):398-402

[8]方新军.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痔切除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57-2658

[9]王起才,刘吉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20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2):107

裴鹏昌(1977~)男,广西钦州人,本科,主治医师。

R657.1+8

B

1008-0104(2016)05-0073-02

2015-11-11)

猜你喜欢

环切痔上吻合器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分析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包皮过长早“环切”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临床应用评价(附1452例报告)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